中国公共卫生  2016, Vol. 32 Issue (1): 108-112   PDF    
痴呆居家照料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郭振军1, 赵玫2, 吕晓珍2, 赵谦1, 毕亮1, 于欣2, 王华丽2     
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191;
2.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痴呆家属照料者对照料培训的需求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样本取自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全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就诊路径多中心登记研究的基线调查,共有752名痴呆照料者完成了照料培训需求问卷调查。 结果 在752名照料者中,49人(6.52%)曾经接受过痴呆照料培训,450人(59.84%)表示需要接受痴呆照料培训;照料者对照料培训的内容需求前3位的分别为日常照护(86.3%)、基础知识(80.3%)以及应对问题行为(79.7%),最期望通过电视/广播(85.0%)、社区健康讲座(80.9%)以及报纸/杂志(76.4%)等形式获得照料培训;比较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的痴呆患者,其职业类型、家庭人均年收入、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等病史、痴呆临床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为农民(OR=0.201,95%CI=0.086~0.468)、教师/科研/医务人员(OR=0.431,95%CI=0.214~0.867)、公务员(OR=0.303,95%CI=0.104~0.879)与干部管理人员(OR=0.497,95%CI=0.253~0.977)时,其照料者对照料培训需求更高(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2000~30000元(OR=1.675,95%CI=1.155~2.428)或<12000元(OR=2.265,95%CI=1.374~3.733)、血管性痴呆患者(OR=2.051,95%CI=1.161~3.623)的照料者照料培训需求更低(P<0.05)。 结论 痴呆照料者对居家照料培训需求较大,其需求与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疾病特征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痴呆     居家照料     培训     需求    
Current statu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training demand among care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 at home
GUO Zhen-jun, ZHAO Mei, LV Xiao-zhen, et al    
Huayuanlu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demand for training among care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 at home,and to explor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mand. Methods The data on training demand of 752 home care 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baseline survey of the National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Registry Study for Alzheimer Disease conducted at 28 tertiary hospitals in 16 cities between November 2012 through March 2013 in China. Results Of all the caregivers,only 49(6.52%)reported ever receiving training for dementia care and 450(59.84%)reported the demand for the training,with the top three required trainings for daily routine care(86.3%),essential related knowledge(80.3%),and management of problem behaviors(79.7%);the required major training routes included television/radio program(85.0%),health education lecture in the community(80.9%),and newspaper/magazine(76.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mentia patients' occupation,annual household income,disease comorbidity(diabetes,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and stroke),and the subtypes of dementia between their caregivers with and without training demand(all P<0.005).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u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higher training demand of the caregivers wa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patient's occupation(teacher/technical or medical professional:odds ratio[OR]=0.431,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0.214-0.867;cadre or administrative staff:OR=0.497,95%CI=0.253-0.977;civil servant:OR=0.303,95%CI=0.104-0.879;and farmer:OR=0.201,95%CI=0.086-0.468);whereas lower training demand of the caregivers was associated with dementia patient's annual household income(30 000-12 000[RMB yuan]:OR=1.675,95%CI=1.155-2.428;<12 000:OR=2.265,95%CI=1.374-3.733)and type of dementia(vascular dementia:OR=2.051,95%CI=1.161-3.623). Conclusion The care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 at home have higher training demand and the demand is influenced b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diseas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under their cares.
Key words: dementia     home care     training     demand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中国>60岁的老年人中,痴呆患病率高达4.8%,患者将近一千万,约占全球痴呆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2, 3]。其中,80%~90%患者接受家庭照顾,疾病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巨大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4, 5, 6, 7]。由于痴呆病程迁延,照料过程极其漫长。在当前针对痴呆的社会服务资源相当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居家照料能力更为至关重要。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于2012年11月1日—2013年3月31日,在全国16个城市2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精神科、老年科、神经科或干部科的记忆门诊,对752名年龄≥45岁以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诉的就诊患者的照料者进行调查,了解国内痴呆居家照料培训的重点对象,指导如何根据患者特点设计照料培训课程,为后期建设可行的痴呆照料技能培训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样本取自全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就诊路径多中心登记研究的基线调查,自2012年11月1日—2013年3月31日,在全国16个城市2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精神科、老年科、神经科或干部科的记忆门诊,对≥45岁以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诉的就诊者进行登记,采用连续登记的方式,共登记1 010名,其中有752名痴呆患者及其752名家属照料者纳入本研究。痴呆患者纳入标准:(1)因认知问题到记忆门诊就诊。(2)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ICD-10),临床诊断为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8]。(3)年龄≥45岁。(4)至少有1位知情者或照料者陪同就诊。排除标准:(1)因认知障碍以外的原因就诊。(2)无知情者或照料者陪同就诊。(3)有严重躯体疾病无法完成调查。(4)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接受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和临床医生,对入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获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提供书面知情同意。问卷内容包括:(1)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文化水平、职业、工作情况、婚姻状况、生活陪伴者、医疗保险、户口类型、家庭收入等)、既往史(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抑郁症等疾病)、临床信息(包括疾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首发症状、病程特征)。(2)照料培训需求问卷:主要询问照料者是否接受过痴呆照料服务的培训或指导,照料者是否需要痴呆照料服务的培训或指导,如“需要培训”,则由受试者选择期望培训的内容以及主要形式。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完成全部数据的双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平α=0.05。

2 结 果 2.1 痴呆家属照料培训需求现状(表 1)

752名家属照料者中,仅49人(6.52%)曾经接受过痴呆照料培训,450人(59.84%)表示需要接受痴呆照料培训。在家属照料者期望培训的内容中,排名前3位者为日常照护、痴呆基础知识、应对问题行为;最期望的培训形式依次为电视/广播、社区健康讲座、报纸/杂志。

表 1 需要培训组家属期望培训主要内容与形式(n=450)
2.2 需要培训与不需要培训组痴呆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表 2)

根据照料者对“是否需要痴呆照料培训”这一问题的应答,将患者分为需要培训组(n=450)和不需要培训组(n=297)。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患者的职业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医疗保险、户口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痴呆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比较

2.3 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痴呆患者临床特征(表 3)

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患者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史、痴呆临床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冠心病史、抑郁症史、痴呆严重程度、病程特点及首发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 3 需要培训组与不需要培训组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
2.4 痴呆家属照料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表 4)

以家属照料者是否需要培训为因变量(1=否,0=是),以患者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史、痴呆临床类型等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职业为农民、教师/科研/医务人员、公务员与干部管理人员的家属更可能需要培训(P<0.05);家庭年均收入≤30 000元、患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家属对照料培训的需求较低(P<0.05)。

表 4 痴呆家属照料者照料培训需求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仅有6.52%的痴呆家属照料者曾经接受过痴呆照护培训,这一结果略高于张振馨等[9]在4个城市的调查结果,即曾经接受培训的照料者不足4%[9]。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患者都是记忆门诊患者,参加研究的记忆门诊都已在当地开展健康教育,其中包含部分照料者培训内容。但该结果明显低于Dunkin等[10]综述的结果:国外大约有25%~34%的照料者曾经接受过培训。国内外的差异可能与本国痴呆服务体系有关,我国的痴呆服务体系跨于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两个体系之间,其建设仍处于起步状态,对照料者的支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1],当前主要任务在于提高专业人员的诊治能力。与张振馨等的结果相比较,本研究中接受培训的比例略高,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患者都是记忆门诊患者,参加研究的记忆门诊都已在当地开展健康教育,其中包含部分照料者培训内容。本研究中,59.84%的家属照料者存在照料培训的需求,低于管锦群等[12]在干休所的研究结果。已有研究发现,对痴呆照料者提供照料技能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减轻照料者的心理和躯体负担[13, 14, 15]。干休所健康管理体系比较系统,相比其他患者,干休所老人可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帮助,因而其家属求助倾向明显高于普通医疗机构的家属。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属照料者尤其需要基础知识、日常照护和问题行为管理等技能,而且倾向于电视/广播等普及性广的培训形式。国内曾有研究发现,普通民众对痴呆的知晓率仍较低,对疾病缺乏了解[16]。因此,照料培训中需要首先加强痴呆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比较常见,给家属带来照料痛苦[17, 18]。因此,家属特别需要关于问题行为管理的技能培训。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退休前职业地位较高、当前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患者,其家属照料培训需求较高,推测与家属对患者的社会角色期望有关,往往患者既往职业地位较高,家属期望患者还能继续维持原有的高功能社会角色,而且,经济状况越好,家属在改善家庭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因而,可能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巧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另一方面,这类家庭可能对痴呆的认识水平更高,因而渴望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比,血管性痴呆患者家属的照料培训需求较低。这可能与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关。血管性痴呆发病时间相对明确,家属会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多归因于脑血管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患者的人文关怀。但具体原因还值得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探索。

尽管本研究为全国多中心研究,样本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但是,本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研究主要在大中城市的记忆门诊开展,以城市患者居多,农村痴呆老人的需求未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对于极重度的痴呆患者,家属照料负担较重,可能急需照料培训,但由于患者无法亲自就诊,不能纳入本研究。因此,还值得进一步对农村以及极重度痴呆患者的家庭进行调查,更为全面了解痴呆居家照料培训需求。

志谢 感谢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照料者。感谢CPAD各中心参与数据采集与整理。本研究得到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的部分资助。资助方未参与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解释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mentia:a public health priority[M].Geneva,CH:WHO Press,2012.
[2] Chan KY,Wang W,Wu JJ,et al.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in China,1990-2010: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J].Lancet,2013,381(9882):2016-2023.
[3] 董永海,毛向群,刘磊,等.中国老年期痴呆患病率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4):512-515.
[4] 付艺,岳鹏,柳秋实,等.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负担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4):267-270.
[5] 岳鹏,尚少梅,柳秋实,等.居家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62-463.
[6] Wang H,Gao T,Yu X,et al.Caregiver time and cost of home care for Alzheimer's disease:a clinic-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in Beijing,China[J].Ageing International,2010,35(2):153-165.
[7] 董华蕾,王伟伟,吴多文,等.山东省城乡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160-163.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Revision(ICD-10)[M].Geneva,C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
[9] 张振馨,陈霞,刘协和,等.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四地区痴呆患者卫生保健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26(2):116-121.
[10] Dunkin J,Anderson-Hanley C.Dementia caregiver burde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J].Neurology,1998,51(Suppl 1):S53-60;discussion S65-57.
[11] 李晶,张秋霞,罗晓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3,1(7):56-61.
[12] 管锦群,姬萍,肖顺贞,等.驻京部队干休所居家痴呆照料者需求与身心负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1):25-27.
[13] 周舒艾君.阿尔茨海默病居家照料干预成本效果分析的探索性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4] Signe A,Elmstahl S.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reduces caregiver's burden:development and effect after 6 and 12 months[J].Scand J Caring Sci,2008,22(1):98-109.
[15] 柳秋实,尚少梅,王志稳,等.护理干预对减轻居家痴呆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172-174.
[16] Li X,Fang W,Su N,et al.Survey in Shanghai communities:the public awareness of and attitude towards dementia[J].Psychogeriatrics, 2011,11(2):83-89.
[17] 解恒革,王鲁宁,于欣,等.北京部分城乡社区老年人和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829-832.
[18] Zhang M,Wang H,Li T,et al.Prevalence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cross the declining memory continuum: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a memory clinic setting[J].Dement and Geriatric Cognitive Disorder Extra,2012,2(2):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