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暨南大学
抑郁是大学生群体最常见的严重心理问题,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普遍>20%[1]。因抑郁具有持续的心境低落,严重时伴有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等临床特征,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死亡率每年高达20/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高职新生刚刚经历了高考的失败,在自卑、失落的同时,还要适应全新的环境,其抑郁发生状况更值得关注。有研究表明,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少[3],自尊水平更低[4],而高自尊却预示着更好的心理状态,更少的抑郁[5],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有效缓解抑郁及自杀意念[6, 7]。为探讨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于2014年11—12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抽取的272名高职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中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6%。其中,男生165人(60.7%),女生107人(39.3%);城市学生97人(35.7%),农村学生175人(64.3%);年龄17~19岁,平均年龄(18.06±0.92)岁。
1.2 方法(1)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生源地等。(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该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其中反向计分1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从无”到“持续”按1~4级评分。将20个项目评分之和乘以1.25后,其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标准分<53分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总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3)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9]:该量表共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按1~4级评分。总分为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9]: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第1~4和8~10题为单选题,选择1~4项分别计1~4分,第5题分A、B、C、D 4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题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总分等于各维度之和。得分越高提示个体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对支持的利用度越好。本次调查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填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后,由学生自行填写问卷,要求在20 min内完成问卷后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职新生抑郁现状及抑郁得分情况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抑郁检出率为19.85%(54/272);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6.91%(46/272),中度抑郁检出率为2.57%(7/272),重度抑郁检出率为0.37%(1/272)。高职新生抑郁总平均分为(44.59±8.80)分,其中,男生和女生抑郁总平均分分别为(43.94±8.03)和(45.6±9.99)分,城市和农村学生抑郁总平均分分别为(43.76±9.12)和(45.05±8.63)分。不同性别、生源地高职新生抑郁总平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高职新生自尊和社会支持得分情况(表 1)高职新生自尊总平均分为(30.83±3.93)分;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平均分和社会支持总平均分分别为(9.21±1.95)、(20.52±3.89)、(8.1±1.77)和(37.83±5.76)分。不同性别高职新生比较,男生客观社会支持平均分和社会支持总平均分均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生源地高职新生比较,城市学生自尊总平均分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P=0.034)。
![]() |
表 1 不同性别、生源地高职新生自尊和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分,x±s) |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抑郁与自尊呈负相关(r=-0.521,P<0.01);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0.165、-0.230、-0.172、-0.261,均P<0.01)。
3 讨 论本次调查显示,湖南省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抑郁检出率为19.85%,低于2002—2011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检出率的(29.3%)[10]。这一现象与研究预期结果不同,可能与高职生的心理韧性有关,也可能与社会家庭对高职生的期望有关。高职生长期遭受学业成绩较低的挫折,心理韧性反而更好,加上社会、家庭对高职生的期望明显低于本科生,高职生的生活压力反而更小,因此高职生的抑郁发生率较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的抑郁水平不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与吴洪辉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高职新生抑郁的发生与某种特定的素质或特别的应激源,如自尊等有关[11]。本次调查发现,高职新生的自尊水平存在城乡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与张奇等[12]研究结果一致。90后大学生或高职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不论男孩还是女孩,获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及呵护相当,尤其在“重男轻女”思想的破除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别优势得以彰显,因而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其自尊水平也得到提升,从而导致了自尊在性别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然而,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还依然明显,在城市长大的90后学生所享受到的经济条件、教育条件以及生活条件明显优于农村学生,其特长更多、见识更广、优越感更强,因而自尊水平也更高,所以自尊在城乡高职新生中差异明显。与自尊不同的是,高职新生所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却不存在城乡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与孙崇勇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传统的文化观念息息相关。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孩常常被更多地赋予独立、担当及责任的意识,而女孩则被给予更多的照顾与关怀,因而导致了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自尊和社会支持及其3个维度均呈负相关,与文献[13, 14, 15]结果一致。提示自尊和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缓冲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若个体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集体的支持越多,更愿意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沟通,其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自信心更强、自尊水平更高、自我接纳水平更强,从而可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不良情绪的困扰。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长给予孩子的不能仅仅是物质,还需要给予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如爱、鼓励、认可等,通过给予孩子主观上的支持,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可运用课堂教学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并关注人际、情感教育,以预防学生抑郁的发生。
[1] | 吴洪辉,廖友国.近十年大学生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结果的元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6):9-12. |
[2] | 和红,杨洋.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80-83. |
[3] | 杨莉萍,刘甜芳.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61-66. |
[4] | 逄宇,佟月华,田录梅,等.自尊和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3):327-330. |
[5] | Butler AC,Hokanson JE,Flynn HA.A comparison of self-esteem liability and low trait self-esteem as vulnerability factors for depress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6:166-177. |
[6] | 孙崇勇,刘洁强,袁晶.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8-1519. |
[7] | 陈立芳,马绍斌,范存欣,等.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对自杀意念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25-926. |
[8] | 中华医学会.ZUNG抑郁自评量表: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会,2005:223-224. |
[9] |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4,113-117. |
[10] | 唐慧,丁伶灵,宋秀丽,等.2002-2011 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的 Meta 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3,39(5):965-969. |
[11] | 邹涛,姚树桥,代晖,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依恋及应激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63-1365. |
[12] |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93-99. |
[13] | 罗艳红,蔡太生,张玉宇.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女性罪犯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85-893. |
[14] | 薛松,李永鑫.大学新生的集体自尊、个体自尊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12-616. |
[15] | 程冉,王玉锋.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271-1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