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5, Vol. 31 Issue (11): 1475-1477   PDF    
辽宁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监测分析
文涛, 王文思, 孙葳, 李雪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沈阳 110005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各地区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致病菌的污染现状及分布特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辽宁省14个城市全部纳入检测范围,2010-2014年对六类食品进行采样,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 六类5822份食品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9株,阳性率为1.87%;其中生畜禽肉阳性检出率为8.88%,水产品为2.02%,熟肉制品为1.22%,速冻米面食品为0.65%,餐饮食品为0.93%,豆制品均为阴性;2010-2014年单增李斯特菌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1.38% 、0.67% 、1.44% 、1.29% 、4.82%,年均检出率基本保持平稳;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为严重的食品为生畜禽肉(8.88%)、水产品(2.02%)、熟肉制品(1.22%)。结论 辽宁省各类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尤以生畜禽肉、熟肉制品、水产品污染严重。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食物污染     食品监测    
Contamin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foods in Liaoning province,2010-2014
WEN Tao, WANG Wen-si, SUN Wei, et al     
Liaoni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food contamin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Lm) in food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od Lm contamination.Methods All municipalities(14) of Liaoning province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Six kinds of f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m from 2010 to 2013.Results Lm was isolated from 55 of the 4701 food samples,with an overall positive rate of 1.17%.The Lm positive rates were 4.66% for uncooked meat,1.22% for cooked meat,1.05% for aquatic products,0.65% for quick-frozen rice and flour foods,and 0.91% for food samples served in catering facilities,respectively.The yearly Lm positive rates were 1.38%,0.67%,1.44%,and 1.29%,respectively,from 2010 to 2013,with a stable variation.Conclusion There was food contamination and higher detection rate of Lm for uncooked and cooked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Listeria monocytogenes     food contamination     food monitoring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致病物质主要是溶血素及其菌体表面成分,可由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食物,人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1],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2]。免疫力低下者、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易受L.m感染而发病,主要能引起人与动物的脑膜炎、胃肠炎、菌血症、流产、无败血症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累及脑干者预后差,病死率可达20%~30%[3]。为防止L.m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本研究于2010—2014年对辽宁省14个市六类共5822份食品进行L.m污染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在辽宁省14个城市的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无菌采集六类市售食品,包括生畜禽肉(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等)608份,熟肉制品(酱肉、香肠等)1151份,水产品(以鱼类为主)693份,豆制品368份,速冻米面制品309份及餐饮食品(沙拉、盒饭、米面制品、凉拌菜、烘烤油炸食品、果蔬汁及冰淇淋等)2693份,共计5822份。

1.1.2 培养基

LB1、LB2增菌液,TSA YE、SIM动力培养基,TSI和鉴定生化培养基(北京路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HROMagar(科玛嘉)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博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平板(广州市乐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1.3 标准菌株

L.m(54005)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2 方法 1.2.1 增菌

以无菌操作将样品25 g 加入到225 mL LB1增菌液中,30 ℃培养24 h;取0.1 mL 加入到10 mL LB2增菌液中,30 ℃培养24 h,进行二次增菌。

1.2.2 分离培养

取LB2增菌液接种到CHRO Magar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琼脂平板上,35 ℃培养24 h时,菌落特征为蓝色并带有白色光环(晕轮)。将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TSI)琼脂和SIM动力培养基中,37 ℃培养24 h。L.m呈伞状生长,有动力,产酸不产气。

1.2.3 纯培养

将上述有动力、形成伞状、并在三糖铁琼脂培养基上层、下层的产酸而不产硫化氢的可疑培养物接种于TSA YE上纯培养,鉴定。

1.2.4 鉴定试验

将TSI培养基内的菌落做革兰氏图片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小杆菌。同时做尿素酶、甘露醇、鼠李糖、甲基红、甲基红-靛基质、等生化试验,并接种于血平板上,其中三糖铁培养基上产酸不产气,SIM培养基上呈伞状,尿素酶、甘露醇、木糖、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阴性,鼠李糖、甲基红、七叶苷、过氧化氢、甲基红-靛基质试验为阳性,血琼脂培养基上能长出狭窄的β溶血环,菌落为灰白色。湿片检查,显微镜下呈现轻微旋转或翻滚的特点,为L.m的典型运动特征。鉴定试验用L.m标准菌株阳性对照。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各类食品L.m污染状况(表 1)

在六类5822 份食品中共检出L.m109株,阳性率为1.87%;六类食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8,P <0.01)。2010—2014年L.m年检出率依次为1.38%(16/1162)、0.67%(12/1779)、1.81%(15/831)、1.29%(12/929)和4.82%(54/1121)。

表 1 2010—2014年六类食品L.m污染分布情况
2.2 生畜禽肉食品中L.m污染状况(表 2)

生畜禽肉食品中以羊肉污染最为严重(10.42%),其次为禽肉(9.57%)。

表 2 2010—2014年5种生畜禽肉食品中L.m污染情况
2.3 不同城市L.m污染情况

2010—2014年,沈阳市L.m检出率最高,为4.77%(34/713),鞍山市为2.66%(14/527),抚顺市为2.44%(13/533),盘锦、营口、辽阳及葫芦岛市均未检出L.m,其余7个城市检出率为1%~2.36%。生禽畜肉在阜新市污染最严重,高达50%(6/12),其次沈阳市为30.77%(16/52);熟肉制品沈阳市污染较重达4.2%(6/143),大连市次之为2.02%(2/99);水产品以沈阳市污染最重[7.35%(5/68)],鞍山市次之[6%(3/50)];速冻米面食品仅在丹东市和朝阳市有检出;餐饮食品检出率朝阳市2.67%(2/75)、铁岭市2.21%(5/226)、抚顺市2.03%(5/246)、沈阳市1.92%(7/365)、鞍山市1.5%(4/267)、阜新0.45%(1/223)、大连0.38%(1/263),其余城市均未检出L.m;豆制品在14个城市中均未检出。

3 讨 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是否引起疾病与菌量多少、宿主的年龄及其免疫状态有关。该菌多寄生于一些免疫细胞内部,能在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内增殖。宿主对其清除能力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所以,易受感染者多为免疫功能低下者、新生儿、孕妇和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L.m的报道中指出,4%~8%的水产品、5%~10%的奶与奶制品、30%以上的肉与肉制品,15%以上的家禽均被污染[4]L.m为嗜冷菌,对热的抵抗力弱,60 ℃30 min,80 ℃1 min即可全部灭活。但在4 ℃条件下保存的食物中可繁殖生长,反复冻融也有部分可存活,故应注意其潜在的危害性。

2010—2014年辽宁省连续5年共对5822份食品进行检测,共检出L.m109株,检出率为1.87%,年检出率分别为1.38%、0.67%、1.44%、1.29%、4.82%。邵美丽等[5]研究表明,2000年前辽宁省食品中L.m的污染率为1.03%,2000年后污染率为1.00%,辽宁省食品污染L.m总体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与刘翔等[6]报道的宁夏地区2006—2012年检出李斯特阳性株共计40株,阳性率为0.89%较为接近。但需注意2014年食品中L.m污染率在上升,必须引起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六类食品中除豆制品外的其他五类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L.m污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98,P <0.01)。生畜禽类污染率最高为8.88%,其次为水产品(2.02%),表明生畜禽肉类食品及水产品污染较为严重。虽然生畜禽类食品及水产品食用前需加热处理,但在运输、储存及加工制作过程中也极易造成污染。熟肉制品污染率为1.22%,据报道美国密歇根州曾有14人因食用被污染的“热狗”和熟肉死亡[7]。因此应鼓励居民食用熟透的动物性食品,海蜇等生食海产品食用前用冷开水反复冲洗[8]。餐饮食品的污染率为0.93%,年均污染率基本保持稳定。冯家望等[9]研究表明,珠海市蔬菜中L.m带菌率为1.5%,生食蔬菜曾在加拿大、美国等引致单增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流行,导致很多人死亡。我国有生食凉拌菜的习惯,利于单增李斯特菌病的暴发流行。从各市5年的检出率看,沈阳市食品污染L.m率最高,达4.77%,鞍山市次之(2.66%)。美国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对一般人群推荐降低L.m风险的5条措施:(1)生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猪肉、家禽肉食用前要彻底加热;(2)生食蔬菜前要彻底清洗;(3)未加工的肉类、蔬菜与已加工的食品和即食食品要分开;(4)不吃生奶(未经巴氏消毒的)或用生奶加工的食品;(5)加工生食后的手、刀具和砧板要洗净[10]

虽然辽宁省L.m污染状况不是很严重,但仍然存在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建立和完善各个环节的监管,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good hygiene practice,GHP)和良好的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遵守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更好地发挥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HACCP)[11]的管理作用,将L.m暴发流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水平。今后应加强市售L.m污染率高的食品的卫生监督,保证食品安全,并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如家庭储存于冰箱的食品不应存放太久,分袋放置,且应煮熟食用;未加工的食品和已加工的食品应分开放置;超市食品应定期对冷藏柜进行消毒;销售和储存肉类产品时使用混合抑制剂(如乳酸钠、乙酸钠)来控制细菌生长[12],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顺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污染[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6):564-566.
[2] 郭仰霖,曾凡伟,王培玉.李斯特菌病流行菌型、溶血素、抗原检测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4):369-369.
[3] 时炜,唐晓,黄剑屏.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研究近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1):121-122.
[4] Anonymous.Foodborne Listeria report of WHO informal working Group[R].Geneva:1988,20.
[5] 邵美丽,杨帆,刘娣.食品中单核增生新李斯特菌的污染及耐药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11(1):21-22.
[6] 刘翔,詹军,郭邦成,等.宁夏地区2006-2012年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检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41-1643.
[7] 宋爱莉,杨左光.奇特的单增李斯特菌[J].航天航空医学,2010,21(3):364-365.
[8] 章迎春,陆永梅,张雁.绍兴市越城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监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8):1921-1923.
[9] 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等.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1):44-46.
[10] 杨建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最新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5):465-467.
[11] Yang S,Augulo FJ,Alterkruse SF.Evaluation of safe food-handing instruction on raw meat and poultry products[J].J Food Prot,2000,63(10):1321-1325.
[12] Bruce Tompkin.肉制品的微生物安全问题[A].北京:第一届ICMSF-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会议[C].2004,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