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4, Vol. 30 Issue (7): 962-964   PDF    
中国少数民族HBV基因型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郭乐1, 申元英1,2     
1.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2. 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少数民族     乙型肝炎病毒(HBV)     基因分型     地理分布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常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HBV感染者1.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0%[1]。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HBV基因型的研究更加深入。HBV的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病情轻重、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和民族差异。为此,本文对中国部分少数民族HBV基因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以期为不同民族HBV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HBV基因分型方法

迄今为止,根据HB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异质性≥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将HBV分为A、B、C、D、E、F、G、H 8种基因型[2,3]。HBV由双链环状DNA构成,长度约3.2 kb,根据HBV全基因序列的同源性>92%,或S基因序列同源性>96%,可以将HB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目前主要的HBV基因分型方法有:(1)基因序列测定法;(2)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3)HBV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4)单克隆抗体ELISA法;(5)分子杂交法。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使用的范围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 HBV基因型在不同民族间的分布(表 1)

有研究表明,HBV基因型在全球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和种族分布特异性。A型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美国和亚洲国家;B型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C型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孟加拉国和中国等远东亚洲国家;D型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E型仅见于西部非洲;F、G型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地区;H型是新发现基因型,主要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分布仍需进一步调查[4,5]。我国的HBV基因型也呈一定的地域分布,长江以北主要以C型为主,长江以南主要以B型为主;其中,白族、土家族、水族、侗族、苗族、仡佬族、傣族、瑶族、独龙族主要聚集在长江以南,均以B型为主;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主要聚集在长江以北,均以C型为主;藏族、蒙古族、维族、回族、哈萨克族、黎族、壮族、锡伯族检测到一定数量的D型,符合我国D型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多见的规律[6,7];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表现为混合感染的类型,主要以B/C混合型多见,少数为B/D、B/E、C/D混合型,而A、E、F、G、H均未检出。我国HBV基因型在不同民族间的分布情况具体见表 1

表 1 HBV基因型在中国不同民族间分布情况
3 HBV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许多研究表明,C基因型HBV感染者的HBV DNA载量和HBeAg阳性率均高于B基因型,并可引起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与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的关系更为密切,更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24,25,26,27]。张爱民等[28]应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2 922份HBV感染者血清标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检测相关病毒学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表明,C基因型较B基因型HBV感染者HBeAg阳性率更高,白蛋白、胆碱酯酶更低,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是反应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说明C基因型HBV感染者肝脏功能损害较重,这可能与B基因型HBeAg血清学转换早于C基因型,故更易发生生化学好转,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感染HBV B基因型的人群平均年龄较C基因型感染者小,说明B基因型HBV感染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比例下降,提示可能B基因型HBV感染者自然缓解率较高,预后较好。有研究表明,D基因型HBV感染后肝脏病变活动更重,有时更易发展为重型肝炎[29,30];美国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基因D型在肝功能衰竭病例组中所占比例更高[31]。HBV感染后的结局往往受病毒和宿主等多因素的影响,干扰素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已有20余年,到目前仍为抗病毒治疗到主要药物之一,较多的证据显示,干扰素治疗后所产生应答率B基因型高于C基因型、A基因型高于D基因型,所发生的HBeAg血清转换率B基因型也高于C基因型,而又以A基因型的反应最好[32,33]。HBV对干扰素治疗反应的差异推测和不同基因型的变异程度有关。有研究表明,感染B基因型HBV者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优于感染C基因型者;血清ALT复常率、血清学应答率及HBV耐药变异率与HBV基因型无明显关系[34]

4 结 语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之间种族、地区分布、宗教信仰、文化习俗、饮食习惯不尽相同。随着社会进步,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使得流动性增大,因此调查不同基因型的HBV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可反映其在地域和人群流动性上的差异。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乙型肝炎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表现的关系,可为乙型肝炎的人类学、发病机制及我国少数民族乙型肝炎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道理.HBV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D].泸州:泸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Weber B.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 S gene of hepatitis B virus:clinical and diagnostic impact[J].J Clin Virol,2005,32(2):102.
[3] Arauzruiz P,Narder H,Robertson H,et a1.Genotype H:a new Amerindian genotype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revealed in Central America[J]. J Genvirol,2002,83:2059.
[4] Bartholomeusz A,Schaefer S.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comparison of genotyping methods[J].Rev Med Virol,2004,14(l):3-16.
[5] Miyakawa Y,Mizokami M.Classsifying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J]. Intervirology,2003,46(6):329-338.
[6] 龙少康,王小玲,蒋庆军,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专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调查[J]. 广西预防医学,2003,9(5):290-291.
[7] 李劲,刘莹,邓志芳,等.不同民族大学生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状况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38-41.
[8] 李威,张烜榕,申元英,等.云南大理白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3):166-169.
[9] 朱武军,杨兴林,王义光,等.贵州省少数民族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耐药变异研究[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2):91-94.
[10] 赵海平,申元英,沈茹,等.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群HBV基因型及亚型分布[J].中国热带医学,2009,9(2):211-213.
[11] 曹占良,高英堂,郑必海,等.世居藏族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特点分析[C].张家界: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09年第三届输血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12] 韩学吉,许顺姬,偰光华,等.延边地区朝鲜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的检测与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2):2529-2532.
[13] 席云峰,席鹏飞,卢爱桃,等.内蒙古科右前旗蒙古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11,32(3):323.
[14] 姚刚,章廉,包立华.新疆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无症状携带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测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22(4):301-303.
[15] 杨少奇,王战会,杨力,等.回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6):466-467.
[16] 李旭明,蒋卫平,李珊,等.畲族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与HbeAg关系[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4):F0002.
[17] 丽娜,马玉霞,鲁晓擘,等.5种少数名族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J]. 肝脏,2009,14(4):299.
[18] 曾俊涛,刘正稳,周元平,等.HBV基因型在海南岛黎族和汉族之间分布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9):2955-2957.
[19] 李德昌,马超,林潮双,等.广东乳源瑶族居民HBV感染及基因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0):1217-1218.
[20] 沈茹.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族HBV的检测与分析[D]. 大理:大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21] 李强.云南傈僳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亚型鉴定[D]. 大理:大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22] 冯琴,朱善军,何江,等.新疆5个民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特点[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2015-2017.
[23] 黄重敏,覃亚勤,覃后继,等.桂西壮族人群乙肝病毒基因型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4,19(2):177-178.
[24] Sumi H,Yokosuka O,Seki N,et a1.Influ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o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type B liver disease[J].HepatoIogy,2003,37:19-26.
[25] Yuen MF,Sablon E,Yuan HJ,et a1.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genotype in acute exacerbation,HBeAg seroconversion,cirrhosis-related complications,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2003,37:562-567.
[26] Chu CJ,Hussain M,Lok AS.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B is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HbeAg seroconversion compar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C[J]. Gastroenterology,2002,122:1756-1762.
[27] Kao JH,Chen PJ,Lai MY,et al.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and spontaneous hepatitis B e antigen seroconversion in Taiwanese hepatitis B carries[J]. J Med Virol,2004,72:363-369.
[28] 张爱民,王慧芬,王海滨,等.中国30个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2):126-128.
[29] Thakur V,GuPtan RC,Kazim SN,et al.Spectrum and significance of HBV genotype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2,17(2):165-170.
[30] Garfein RS,Bower WA,Loney CM,et al.Factors assoeiated with fulminant liver failure during an outbreak among injection drug users with acute hepatitisB[J]. Hepatology,2004,40(4):865-873.
[31] Wai CT,Fooniana RJ,Polson J,et al.Clinical outcome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es of hepatitis B-related aeute liver failure in the United States[J].J Viral Hepat,2005,12(2):192-198.
[32] Zhang X,Zoulim F,Habersetzer F,et a1.Analy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and pre-core region variability during interferon treatment of HBe antigen 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Med Virol,1996,48:8-16.
[33] Kao JH,Wu NH,Chen PJ,et a1.Hepatitis B genotypes and the response to interferon therapy [J].Hepatol,2000,33:998-1002.
[34] 黎明,吴锦瑜.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感染与阿德福韦酯疗效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2,52(7):63-64.
中国少数民族HBV基因型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郭乐, 申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