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局
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一种催化氨基转移反应的细胞内功能酶,其主要分布在肝脏,是衡量肝功能、反映肝脏受损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包括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2]。研究表明,MS是肝细胞内脂肪异常沉积原因,且与肝细胞坏死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3]。国内、外学者发现,血清ALT与MS及其危险组分密切相关,血清ALT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和诊断MS的新指标[4, 5]。为探讨ALT与MS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为MS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6—10月对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抽取的8 81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常州市武进区郊区随机抽取6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将调查点内所有居住≥4年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应调查9 932人,实际调查9 230人,应答率为92.9%。排除实验室指标缺失、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其他肝脏疾病及肝硬化者后共8 818人纳入本次研究。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南京医科大学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并通过考核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等行为方式以及既往病史等。(2)体格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标准化方法现场测量调查对象腰围和血压。(3)实验室检测:采集调查对象空腹12 h静脉血5 mL,由常州市武进医院检验室采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公司)测量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等生化指标。 1.3 诊断标准和相关定义
(1)MS: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亚洲人群适用诊断标准[6],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任意2项者即可诊断为MS。①TG升高:TG≥1.7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②HDL-C降低:男性HDL-C<1.03 mmol/L、女性HDL-C<1.29 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③血压升高:收缩压/舒张压≥130/85 mm Hg(1 mm Hg=0.1 333 kPa)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④FPG升高:FPG≥5.6 mmol/L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2)吸烟:指每天吸卷烟≥1支,连续或累计≥6个月[7]。(3)饮酒:指饮酒≥3次/周,且持续≥6个月[7]。 1.4 统计分析
应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并核错,采用R 3.0.0(http://www.R-project.org/)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8 818名居民中,男性3 488人(39.56%),女性5 330人(60.44%);年龄23~93岁,平均年龄(56.92±11.7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 253人(36.89%),初中4 616人(52.35%),高中或中专862人(9.77%),大专及以上87人(0.99%);吸烟1 893人(21.47%);饮酒1 832人(20.77%)。MS、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B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者分别1 907、3 264、4 674、2 369、2 843、1 591例,分别占21.62%、37.02%、53.00%、26.86%、32.24%、18.04%。 2.2 不同ALT水平MS及其各组分发生情况比较(表 1)
居民ALT平均水平为(22.43±17.71)U/L,根据ALT的四分位水平,将居民ALT水平分成4组(Q1:ALT<14 .00 U/L,Q2:ALT 14.00~17.99 U/L,Q3:ALT 18.00~24.99 U/L,Q4≥25.00 U/L),Q1、Q2、Q3、Q4组分别为1 869、2 173、2 515、2 261人,分别占21.20%、24.64%、28.52%、25.64%。不同ALT四分位分组居民比较,随着ALT水平升高,MS、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B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者比例均呈增高趋势(均P<0.001)。
![]() | 表 1 不同ALT水平MS及其各组分发生情况比较 |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随着ALT水平的升高,Q4组居民发生MS及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B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的风险分别为Q1组居民的5.69、4.57、2.05、2.62、5.02、2.04倍;进一步调整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B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5个MS组分后,Q4组居民发生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FBG升高、TG升高的风险分别为Q1组居民的3.20、1.36、1.87、3.52倍。
![]() | 表 2 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关系 |
ALT是一种催化氨基转移反应的细胞内功能酶,主要分布在肝脏,是衡量肝功能、反映肝脏受损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LT水平升高不仅是肝功能损害的指标,同时还与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等MS组分有关[8, 9]。Schindhelm等[10]进行的一项队列研究在随访6年后发现,ALT水平较高者发生MS的风险是水平较低者的2.25倍。同样在中国南方人群[11]和北方人群[9]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因素后,随着ALT水平的上升,发生MS及其相关组分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血清ALT(或者其他肝酶)与MS关系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血清ALT水平的升高反映肝脏的脂肪沉积,随着肝脏脂肪沉积的积累,可能会导致早期肝和全身性的胰岛素抵抗[10]。另外血清ALT水平升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表现。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ALT升高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2]。还有研究发现,ALT是炎症标志物之一,ALT水平的升高可刺激肝C反应蛋白的产生,可能会导致进一步代谢紊乱的发生[10]。
有研究表明,血清ALT水平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且可能独立于肥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功能[13]。Vozarova等[14]前瞻性研究也表明,血清ALT水平升高先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Goessling等[15]研究表明,ALT是MS和糖尿病独立的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血清ALT水平最低四分位组(Q1组)比较,其他3组FBG升高的风险明显增加,在同时调整了其他4个MS相关组分后结果仍有意义,提示血清ALT水平可能是FBG升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血清ALT水平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血清ALT水平可能成为MS患病风险的一个预测指标。Prati等[16]提出ALT水平健康参考值范围男性为0~30 U/L,女性为0~19 U/L,低于目前临床使用的参考值范围(0~40 U/L)。因此,将ALT水平与其他指标相结合有利于正确评价MS的进展情况,尤其对于MS高危人群需正确认识血清ALT水平以有效预防和控制MS的发生。
[1] |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275-278. |
[2] | 胡健伟,冯艳,察晓琴,等.不同性别居民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4):562-565. |
[3] | Li M,Campbell S,McDermott R.γ-Glutamyltransferase,obesity,physical activity,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indigenous Australian adults[J].Obesity(Silver Spring),2009,17(4):809-813. |
[4] | Ryu S,Song J,Choi BY,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in Korean male workers,ages 30 to 39[J].Ann Epidemiol,2007,17(4):245-252. |
[5] | 周燕,王绩凯,黄凯,等.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水平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01-102. |
[6] | Alberti KG,Zimmet P,Shaw J.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J].Diabet Med,2006,5(23):469-480. |
[7] | 强德仁,周义红,许敏锐,等.常州农村地区糖尿病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9):145-148. |
[8] | Yun JE,Kim SY,Kang HC,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independently of insulin resistance[J].Circ J,2011,75(4):964-969. |
[9] | 周松华,缪珩,谢之俭,等.585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谷丙转氨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0):5-8. |
[10] | Schindhelm RK,Dekker JM,Nijpels G,et al.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the 6-year risk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aucasian men and women:the Hoorn Study[J].Diabet Med,2007,24(4):430-435. |
[11] | Liu Z,Hu Y,Yang X,et al.Combin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e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n adult male population from southern China[J].Clin Biochem,2012,45(18):1683-1688. |
[12] | Clark JM,Brancati FL,Diehl AM.The prevalence and etiology of elevated aminotransterase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5):960-967. |
[13] | 霍丽丽,纪立农.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与糖代谢状况关系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2):91-94. |
[14] | Vozarova B,Stefan N,Lindsay RS,et al.High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2,51(6):1889-1895. |
[15] | Goessling W,Massaro JM,Vasan RS,et al.Aminolransferase levels and 20-year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diabet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2008,135(6):1935-1944. |
[16] | Prati D,Taioli E,Zanella A,et a1.Updated definitions of healthy ranges fo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levels[J].Ann Inter Med,2002,137(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