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孙静, 马朝辉, 张柠, 崔娜, 刘燕燕, 李力, 王亚东. 北京市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现况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5): 576-579.

SUN Jing, MA Zhao-hui, ZHANG Ning, et al. Current situation of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 on food safety in cater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4, 30(5): 576-579.

北京市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现况分析
孙静
1, 马朝辉
2, 张柠
1, 崔娜
1, 刘燕燕
1, 李力
1, 王亚东
1
1.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 北京 100069;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
数字出版日期:2014-3-20 9:43.
作者简介:孙静(1989-),女,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通讯联系人:王亚东,Eemail:yadong61@ccmu.edu.cn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效果,确定不同类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为监管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北京市所有餐饮单位,分别有15 391和19 138家为研究对象,采用秩和检验和参照单位分析比较组间量化等级分布差异,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北京市餐饮单位食品安全规范(42.9%)和基本合格(51.2%)的单位比例较高,与2009年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馆规模越大,量化评定等级越高(P<0.001);学校食堂量化等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食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冷藏存储、盥洗及通风设施、留样要求等7个指标影响餐馆等级分布(OR=1.471~2.284);交叉污染、内外环境、面积等7个指标影响食堂等级分布(OR=1.461~2.812),其中食品安全制度、洗手设施、食物保存要求和摆台要求4项指标相同。结论 北京市餐饮业食品安全情况较好,不同类型单位监管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
餐饮服务
食品安全
量化分级管理
现况研究
Current situation of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 on food safety in cater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SUN Jing
1, MA Zhao-hui
2, ZHANG Ning
1, et al
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 an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Health Administra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 on food safety in cater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and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steps in food safety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atering units for effective supervision on food safety.Methods All catering units(15 391 and 19 138)in Beijing were surveyed in 2009 and 2010.Rank sum test and relative to an identified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quantitative grade 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catering group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totally qualified and basically qualified regulation in food safety among the catering units was 42.9%and 51.2%in 2010, respectively,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ose in 2009(P>0.05).The larger catering units had higher scores in the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P<0.001).The level of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 of school cafeteri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ype canteens(P<0.001).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seven indexes affected the grade of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of the restaurants, including refrigerated storage, lavatory and ventilation, retention samples, with the odds ratios of 1.471-2.284.Seven indexes affected the grade of the canteens, including cross contamin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business area, with the odds ratios of 1.461-2.812.There were four indexes(food safety regulation, hand washing facilities, food preservation requirements, table requirements)affecting the grade for both restaurants and canteens.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in cater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is good, the focus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atering units.
Key words:
catering service
food safety
quantitative grade management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2002年卫生部根据“责任分担”理念,提出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和信誉度分级,按等级进行分类监督管理[1, 2]。北京市从2004年开始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单位[3]。自2004年至今,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先后走过了全面评级、全面提高、强化重点和突出自身管理4个阶段,不断规范餐饮安全监管标准、创新餐饮安全监管机制、强化公众餐饮等级意识、提升整体餐饮安全水平,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2009年北京市食品安全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峰,2010年以巩固成绩为重点[4]。为了解2009—2010年北京市餐饮业量化分级评定现状,确定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于2011年3月在北京卫生监督工作平台上对北京市所有餐饮单位(2009年15 391家,2010年19 138家)的等级评定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北京卫生监督工作平台上获取2009—2010年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全部量化分级评分数据。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均为已经取得北京市《餐饮服务许可证》≥3个月并进行等级评定的餐馆和食堂。
1.2 评分标准
采用《北京市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5]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评分。评分表由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环境卫生与设施、加工过程、专间、食品留样、餐饮具及消毒、餐厅等9个类别,制度、机构人员、体检培训等26个子类别构成。审查结论的判定主要以标化后的评分为依据,评为食品安全优秀(≥85分,A级)、食品安全规范(≥75分,B级);食品安全基本合格(≥60分,C级);食品安全不合格(<60分,D级)。此外,若得分≥85分但有A级关键项不合格的,评为
B级;如果有一项关键项不符合要求,则评为D级。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参照单位分析(relative to an identified distribution,Ridit)比较2组和多组间量化等级分布差异。以评定等级(D级=0,C级=1,B级=2,A级=3)作为因变量,各项评定指标(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用Spearman秩相关对各评定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同类型餐饮业量化等级分布的因素。
2 结 果
2.1 等级评定总体情况(表 1)
经Wilcoxon秩和检验,2009、2010年北京市所有餐饮单位量化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7,P>0.05)。
表 1
 表 1 2009—2010年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级评定情况
食品安 全级别 |
2009年 |
2010年 |
个数 |
最高 |
最低 |
中位数 |
四分位间距 |
个数 |
最高 |
最低 |
中位数 |
四分位间距 |
A级 | 942 | 100.00 | 85.11 | 96.58 | 5.28 | 1 132 | 100.00 | 85.11 | 96.33 | 5.28
| B级 | 6 454 | 98.57 | 75.00 | 85.11 | 10.07 | 8 206 | 98.78 | 75.00 | 84.62 | 9.87
| C级 | 7 985 | 75.00 | 60.00 | 70.26 | 5.40 | 9 793 | 74.90 | 60.00 | 69.74 | 5.78
| D级 | 9 | 59.64 | 52.17 | 58.37 | 2.31 | 7 | 59.53 | 54.29 | 59.05 | 1.54
| 合计 | 15 391 | 100.00 | 52.17 | 74.40 | 16.09 | 19 138 | 100.00 | 54.29 | 74.40 | 16.14
|
| 表 1 2009—2010年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等级评定情况
|
2.2 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等级评定情况(表 2)
不同类型餐馆等级分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939.125,P<0.001);经两两比较,大型餐馆量化评定等级高于中型和小型(P<0.001),中型餐馆评定等级高于小型餐馆(P<0.001)。不同类型食堂等级分布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966,P<0.001);经两两比较,大学食堂、中小学食堂和托幼机构食堂之间量化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食堂评定等级均高于其他类型食堂(P<0.001);单位职工食堂评定等级高于建筑工地食堂(P<0.05)。
表 2
 表 2 2010年北京市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量化等级评定情况
类型 |
个数 |
食品安全级别 |
Ridit分析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R |
95%CI |
餐馆 |
| 大型 | 2 030 | 406 | 1 220 | 404 | 0 | 0.367 | 0.358~0.376
| 中型 | 7 330 | 165 | 3 360 | 3 800 | 5 | 0.213 | 0.210~0.216
| 小型 | 5 672 | 12 | 1 143 | 4 515 | 2 | 0.135 | 0.132~0.138
| 合计 | 15 032 | 583 | 5 723 | 8 719 | 7 | 0.204 | 0.202~0.207
| 食堂 |
| 大学 | 343 | 107 | 210 | 26 | 0 | 0.646 | 0.623~0.670
| 中小学 | 435 | 114 | 289 | 32 | 0 | 0.629 | 0.609~0.649
| 托幼机构 | 487 | 130 | 314 | 43 | 0 | 0.624 | 0.604~0.644
| 单位职工 | 2 687 | 192 | 1 589 | 906 | 0 | 0.444 | 0.435~0.453
| 建筑工地 | 41 | 0 | 17 | 24 | 0 | 0.310 | 0.242~0.379
| 其他集体 | 113 | 6 | 64 | 43 | 0 | 0.419 | 0.374~0.464
| 合计 | 4 106 | 549 | 2 483 | 1 074 | 0 | 0.500 | 0.492~0.508
|
| 表 2 2010年北京市不同类型餐饮服务单位量化等级评定情况
|
2.3 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差异的影响因素
2.3.1 餐馆等级差异的影响因素(表 3)
对与评定等级有关的26个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餐饮具消毒、食品安全制度、内外环境、机构人员、采购、交叉污染、三防、存储、更衣盥洗及通风设施、流程布局、个人卫生、废弃物存放、留样范围、体检培训、面积、操作流程、保存要求、洗手设施、摆台要求、冷藏存储、标识、留样要求、烧烤间和冷荤间等24个指标在量化等级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0.2的有12项,以餐饮具消毒最高(rs=0.54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将食品安全制度、机构人员、体检培训、个人卫生等其他2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评定等级作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参数估计及相应的检验结果,与评定等级显著相关的7个解释变量为洗手设施、冷藏存储、食品安全制度、保存要求、摆台要求、更衣盥洗及通风设施和留样要求。
表 3
 表 3 餐馆评定等级与各项指标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因素 | β | Sx | Wald χ2值 | P值 | OR值 | 95%CI
| 洗手设施 | 0.826 | 0.097 | 72.468 | <0.001 | 2.284 | 1.889~2.762
| 冷藏存储 | 0.616 | 0.120 | 26.293 | <0.001 | 1.852 | 1.464~2.344
| 食品安全制度 | 0.551 | 0.015 | 1 321.899 | <0.001 | 1.735 | 1.684~1.786
| 保存要求 | 0.477 | 0.055 | 76.316 | <0.001 | 1.611 | 1.448~1.793
| 摆台要求 | 0.419 | 0.043 | 96.593 | <0.001 | 1.520 | 1.398~1.652
| 更衣、盥洗及通风设施 | 0.398 | 0.031 | 166.930 | <0.001 | 1.489 | 1.402~1.582
| 留样要求 | 0.386 | 0.080 | 23.047 | <0.001 | 1.471 | 1.257~1.723
|
| 表 3 餐馆评定等级与各项指标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2.3.2 不同类型食堂等级差异的影响因素(表 4)
对与评定等级有关的26个指标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食品安全制度、餐饮具消毒、机构人员、采购、内外环境、交叉污染、三防、存储、更衣盥洗及通风设施、留样范围、流程布局、废弃物存放、面积、体检培训、保存要求、个人卫生、操作流程、摆台要求、洗手设施、冷藏存储、标识、留样要求和冷荤间等23个指标在量化等级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0.2的有13项,以食品安全制度最高(rs=0.648)。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23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评定等级作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参数估计及相应的检验结果,与评定等级显著相关的7个解释变量为洗手设施、食品安全制度、交叉污染、保存要求、摆台要求、内外环境和面积。
表 4
 表 4 食堂评定等级与各项指标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因素 | β | Sx | Wald χ2值 | P值 | OR值 | 95%CI
| 洗手设施 | 1.034 | 0.406 | 6.489 | <0.05 | 2.812 | 1.270~6.234
| 食品安全制度 | 0.589 | 0.033 | 309.253 | <0.001 | 1.802 | 1.687~1.925
| 交叉污染 | 0.417 | 0.029 | 200.268 | <0.001 | 1.517 | 1.432~1.608
| 保存要求 | 0.408 | 0.098 | 17.325 | <0.001 | 1.504 | 1.241~1.824
| 摆台要求 | 0.395 | 0.160 | 6.088 | <0.05 | 1.484 | 1.084~2.030
| 内外环境 | 0.390 | 0.032 | 147.266 | <0.001 | 1.477 | 1.387~1.573
| 面积 | 0.379 | 0.043 | 75.843 | <0.001 | 1.461 | 1.342~1.590
|
| 表 4 食堂评定等级与各项指标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0年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情况基本相同,全市A、B级单位比例累计接近50.0%,C级51.9%,D级<0.1%,说明北京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状况整体上还有待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餐馆规模越大,量化评定等级越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大型餐馆A、B级比例累计>80%,食品安全情况最好。有研究认为,不同规模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水平的差异与餐饮服务单位的投资、设施、管理人员素质等密切相关[7],中小型餐馆可能难以满足餐厅摆台要求和提供必要设施。另外,市内一定数量的餐饮从业人员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其食品安全意识薄弱[8],易发生操作行为不规范。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学校食堂量化等级高于其他类型食堂。与学校食堂比较,职工单位和建筑工地将食堂作为辅助经营的一个很小环节,往往不太重视自身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卫生设施不全或损坏、内外环境差、加工环节问题突出等[9, 10]。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制度、洗手设施、保存要求和摆台要求等4项指标均影响餐饮单位等级评定,是监管重点。餐饮单位突出问题表现在餐饮单位追求经济利益,轻视卫生管理,为降低成而忽视必要的卫生措施[11]。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食品生产销售业转移,缺乏必要技术和专业知识,经常利用简陋工具和没有卫生保证的原料生产加工食品[7],为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埋下隐患。餐饮单位经营管理者应重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 7, 12, 13],对从业人员进行体验培训[14, 15],自查力度高,有利于保证其提供的餐饮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参考文献
[1] |
张佳颖,陈玉文,李野.食品卫生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6):714.
|
[2] |
高扬,张玉梅.北京市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9):1747-1758.
|
[3] |
肖文平,马秋菊,于淑君,等.北京市石景山区餐饮业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515-4517.
|
[4] |
马朝辉.北京市餐饮业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历程和启示[J].北京卫生监督,2010,9(5):14-18.
|
[5] |
百度文库.北京市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http://wenku.baidu.com/view/7843f30ef78a6529647d53b8.html.
|
[6] |
刘秀兰,陈立章,何翔.湖南省餐饮业量化分级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南大学学报,2012,37(2):137-141.
|
[7] |
李洋,岳青,任霞,等.北京市朝阳区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2012,19(1):65-70.
|
[8] |
张雁宏,孙占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6):475-477.
|
[9] |
姜泽民.铁路单位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6):520-521.
|
[10] |
喻文俊,庄啟骏.大东区企事业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1):147.
|
[11] |
靳晓梅.大型宾馆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1015-1016.
|
[12] |
王义新,朱悦,王旭太,等.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355-356.
|
[13] |
沈丽君,冯光,韩向锋,等.包头市昆区2004—2009年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分析[J].2010,26(4):27-28.
|
[14] |
封苏琴,李春玉,孙樨林,等.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分析[J].2012,28(9):1247-1248.
|
[15] |
虞洁红,王军波,陈超,等.2007—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餐饮卫生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2012,17(6):552-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