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2, Vol. 28 Issue (11): 1506-1507   PDF    
厦门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现状调查
李学来1, 蔡黎新1, 郭志南2, 李锦阳1, 王珊珊1, 张峙纬1, 牛建军2     
1. 厦门市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361006;
2.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幼儿园     手足口病     防控     传播     影响因素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病毒71型(EV71)[1],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患者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水或(和)食物等进行传播[2]。托幼机构是儿童密集场所,手足口病容易在托幼机构的儿童间传播[3, 4]。为了解和掌握福建省厦门市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现状和传播影响因素,为厦门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制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3-6月对厦门市抽取的57家幼儿园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厦门市共6个区,岛内2个区,岛外4个区,随机选择岛内和岛外各1个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2个区2010年教育行政机构在册的306家幼儿园中抽取57家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公立幼儿园(简称公立) 5家,私立已经批办幼儿园(简称私立已批) 25家和私立未批办幼儿园(简称私立未批) 27家。

1.2 方法

采用现场暗访观察托幼机构的晨检情况,采用现场观察的方式对托幼机构的日常消毒、缺勤登记、洗手设施及儿童如何洗手等情况进行调查。幼儿园晨检合格判定:调查员在儿童入园高峰时间,即8:00~8:30,在不被幼儿园老师发现的情况下(不佩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牌,距离幼儿园入园晨检点至少10 m,又能清楚观察晨检情况),观察晨检老师对连续10名入园儿童关于测体温、查看手掌、观察咽部、询问腹泻等情况,只有对10名儿童均完成上述4个项目,才判定该幼儿园晨检合格。幼儿园科学洗手判定:调查员在幼儿园每个中班按"东西南北中"方位抽取5名儿童进行洗手,现场观察他们的洗手步骤是否符合"湿、搓、冲、干"4步法,所有儿童均按照上述步骤洗手,则判定该幼儿园为科学洗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幼儿园手足口病2代传播的影响因素。托幼机构手足口病2代传播判定:幼儿园2010年1-5月登记缺勤儿童发生手足口病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手足口病病例,在第1例发生后手足口病最短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2~10 d)[5]内发生至少1例手足口病病例为2代传播。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3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通过计算RR值评价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例2代传播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晨检及手足口病防控情况(表 1)
表 1 不同性质幼儿园晨检情况比较

调查57家幼儿园均开展晨检,其中49.12% (28/57)的幼儿园晨检由保健老师负责监督,82.46% (47/57)幼儿园晨检老师晨检前进行了手消毒。晨检中测体温的合格率为70.18% (40/57),咽部检查的合格率为63.16% (36/57),手掌检查的合格率为82.46%(47/57),询问腹泻的合格率为24.56%(14/57),以上4项晨检措施均合格的占21.05% (12/57)。91.22%(52/57)幼儿园有前2周的晨检记录。对所有10名儿童测体温、查看手掌、观察咽部的幼儿园共29家,占所有幼儿园的50.88%,其中公立幼儿园4家,私立已批12家,私立未批13家,3类幼儿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餐饮及消毒情况(表 2)
表 2 不同性质幼儿园餐饮及消毒情况比较

3类幼儿园均采用分餐和每餐后消毒制度;公立幼儿园中儿童每人均有专用水杯,而私立已批和私立未批幼儿园中分别只有80%(20/25)和85%(23/27)的儿童有专用水杯;公立、私立已批、私立未批幼儿园饮用开水比例分别为60.00%(3/5) 、84.00%(21/25) 、96.30(26/27),3类幼儿园饮用开水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

2.3 科学洗手及毛巾使用情况

27家(47.37%)幼儿园中班儿童掌握了科学洗手方法,其中公立、私立已批、私立未批幼儿园分别有80.00% (4/5) 、64.71%(16/25) 、25.93% (7/27)的中班儿童掌握了科学洗手方法,不同幼儿园科学洗手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4 幼儿园手足口病传播情况(表 3)
表 3 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例2代传播情况

2010年2月23日-5月31日,有40.35% (23/57)的幼儿园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经二级以上医院诊断),34.78%(8/23)的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的2代传播。其中,公立幼儿园均未发生2代传播(0/3),38% (5/13)的私立已批幼儿园发生2代传播,42.86%(3/7)的私立未批幼儿园发生2代传播,3类幼儿园手足口病2代传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有专职保健老师的幼儿园中有29%(2/7)发生2代传播,无专职保健老师的幼儿园中有37.50%(6/16)发生2代传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幼儿园出现病例后,儿童科学洗手对于幼儿园内的2代传播有保护性(RR=0.24,95%CI=0.11~0.51)。

3 讨论

2008年4月,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疫情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把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作为重点进行防控[5]。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厦门市私立未批幼儿园晨检和儿童掌握科学洗手情况较差,有研究显示,幼儿园进行合格的晨检、有效的缺勤原因追踪、幼儿园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对防止手足口病传播有重要意义[7],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私立未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防病能力和报告意识。有研究结果表明,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比例大于托幼儿童,但是托幼机构儿童是特殊的群体[8, 9, 10],并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传播速度较快,容易短时间内在托幼机构发生暴发疫情[11]。此次调查发现,在57家幼儿园中,尚有50%幼儿园未进行测体温、检查手掌、观察咽部等项目的检查,因此,在加强托幼机构教师培训的同时,托幼机构还需加强内部管理,教育、卫生等部门也应加强对幼托机构的外部监督。

有研究表明,对托幼机构实施有效消毒,能减少儿童传染病发生率[7],本次调查未发现幼儿园全面消毒在防止手足口病疫情传播上的效果,可能与发生手足口病幼儿园数较少以及幼儿园消毒质量有关。但本次调查发现,儿童科学洗手可以防止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的2代传播,与文献[12, 13]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督促儿童养成科学洗手的习惯可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孙成斋.手足口病[M].沈阳: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出版社, 1981:246-249.
[2] Chen KT,Chang HL,Wang ST,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herp angina caused by enter virus 71 in Taiwan,1998-2005[J].Pediatrics,2007,120:E244-252.
[3] Ang LW,Koh BKW,Chan KP,et al.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2001-2007[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9,38:106-112.
[4] Kargar M,Sadeghipour S,Nategh R.Environmental surveillance of non-polio enterviruses in Iran[J].V irol J,2009,6:14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EB/OL].[2009-06-04]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78/200906/41047.htm.
[6] 吴家兵,方益荣,王建军,等.安徽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16(2):96-98.
[7] Chang LY,Lin TY,Huang YC,et a1.Comparison of enterovirus 7l and coxsac-kie virus A16 clinical illnesses during the Taiwan enterovirus epidemic,1998[J].Pediatr Infect Dis J,1999,l8(12): 1092-1096.
[8] 王联君,高洪,常志荣,等.北京市崇文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139.
[9] 王亚丽,郑廷杰,杨如璞.2008年开封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3):267-268.
[10] 于秋燕,许华茹,马金姝.济南市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3):172.
[1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1.
[12] Uhari M,Mottonen M.An op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child day-care centers[J].Pediatr Infect Dis J,1999,18:672-677.
[13] Falsey AR,Criddle MM,Kolassa JE,et al.Evaluation of a handwash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respiratory illness rates in senior day-care center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1999,20: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