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大学医院与卫生管理处;
3.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
隐形眼镜,即角膜接触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主要用于矫正各类屈光不正的眼用医疗镜片[1]。近年来,隐形眼镜具有比框架眼镜更大的视野,展现佩戴者自然面容,方便、安全的特点并深受广大青年朋友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用隐形眼镜替代传统的框架眼镜[2],但隐形眼镜正确使用的相关知识却未得到及时的普及[3]。隐形眼镜会对眼部产生影响,且不良的佩戴习惯可能造成相应的眼部疾病,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影响眼部健康[3, 4, 5]。为了解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现况及隐形眼镜佩戴习惯与眼部不适症状关系,2010年6月12-22日对山东省济南市5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院校类别抽取济南市5所高校:山东大学(综合性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师范类院校)、山东建筑大学(理工类院校)、山东轻工业学院(理工类院校)、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院校),并以宿舍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675份,有效回收率为93.1%。其中,男生725人,占43.3%,女生950人,占56.7%;年龄17~35岁,平均年龄(21.66 ± 1.83)岁。
1.2 方法自行设计眼部健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信息,包括所在院校、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别、月生活费用等;(2)眼部健康状况,内容涉及是否近视、佩戴眼镜类型、用眼习惯、眼部不适症状及症状发生情况、隐形眼镜使用的认知等共计10个问题;(3)隐形眼镜使用情况,内容涉及1周内揉搓清洗隐形眼镜的次数、1周内戴隐形眼镜过夜的次数、1 d中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等隐形眼镜佩戴习惯问题,选择镜片的类型、佩戴动机、佩戴隐形眼镜出现不适症状的处理措施等17个问题。其中一般信息和眼部健康状况部分由所有被调查对象填写,隐形眼镜使用情况部分由最近2个月内佩戴过隐形眼镜的被调查者填写。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的解释,遵循自愿原则,由被调查者现场独立、匿名回答,现场审核并回收。
1.3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状况调查济南大学生1 675人,有309人佩戴隐形眼镜,占总人数的18.4%;其中男生65人,佩戴率9.0%,女生244人,佩戴率25.7%,不同性别大学生佩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96,P<0.001)。理工类专业有93人佩戴隐形眼镜,占理工类专业总数的13.4%;医学类专业60人佩戴,占医学类专业总数的14.9%;艺术、体育类专业100人佩戴,占艺术、体育类专业总数的59.2%;文史哲、经管类专业42人佩戴,占文史哲、经管类专业总数的12.4%;其他专业14人佩戴,占其他专业总数的20.6%;不同专业隐形眼镜佩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179,P<0.001)。
2.2 是否佩戴隐形眼镜大学生眼健康状况比较(表 1)是否佩戴隐形眼镜大学生在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眼睛痒、眼球血丝或血斑、眼睑水肿、疼痛、流泪、畏光、灼热感、眼球水肿、眨眼困难11个症状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隐形眼镜佩戴组发生上述症状的阳性率均高于非佩戴组;但在视物模糊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形眼镜佩戴组与非佩戴组在无任何不适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7,P=0.003)。
![]() | 表 1 是否佩戴隐形眼镜大学生眼部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
为进一步探讨不良佩戴习惯与眼部症状的关系,将11个症状分别作为因变量,将不良佩戴习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α=0.05为显著水平,逐步筛选变量进入模型。结果显示,戴镜化妆、戴镜洗脸洗澡、每日戴镜时间过长、隐形眼镜到期不抛弃、戴镜过夜5种佩戴习惯是眼部相应症状的危险因素;定期揉搓清洗隐形眼镜和定期更换护理液、佩戴和摘取前洗手3种佩戴习惯是眼部不适症状的保护因素;此外,眼部干涩症状与戴镜过夜、超过隐形眼镜佩戴期限仍佩戴,球结膜水肿与隐形眼镜超过佩戴期限是否仍佩戴也具有相关性,但其对应的OR值与预期相反。
![]() | 表 2 眼部不适症状与隐形眼镜不良佩戴习惯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者的佩戴习惯与其眼部不适症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学生隐形眼镜佩戴率为18.4%。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隐形眼镜,且隐形眼镜使用者大多为追求时尚的青年人,其生活习惯随意性更高,作息不规律、常常熬夜等不良日常用眼习惯更为突出,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隐形眼镜正确佩戴方法的宣传教育[6],如通过广播、网络、学校健康教育等方式[7],提高隐形眼镜广大消费者对隐形眼镜的关注度与认识度,促进隐形眼镜佩戴者尤其是大学生佩戴者摒弃隐形眼镜到期继续使用、每日戴镜时间过长,戴镜过夜、戴镜洗脸或洗澡、戴镜化妆等不良佩戴行为,养成定期揉搓清洗隐形眼镜、佩戴和摘取前洗手、及时更换护理液等良好的佩戴习惯,以防止眼部疾患的发生或发展[3]。此外,强化隐形眼镜验配的医疗规范化管理,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也非常必要[8, 9]。
本研究仅对眼部不适症状和隐形眼镜佩戴习惯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关于隐形眼镜的不良佩戴习惯引起相应眼部不适症状的原理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佩戴隐形眼镜过夜、隐形眼镜超过佩戴期限是否佩戴与眼干涩,隐形眼镜超过佩戴期限是否仍佩戴与球结膜水肿也具有相关性,但其对应的OR值与预期相反,可能与这几种佩戴隐形眼镜的行为样本量较小有关。
[1] | 王育良,李凯.眼视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26. |
[2] | 胡延宁,褚仁远,吕帆.近视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56-357. |
[3] | 谢培英.正确配戴隐形眼镜[J].中国眼镜科技,2007(8):74-75. |
[4] | 孙峰,杨绍斌.关于隐形眼镜对眼睛伤害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81-183. |
[5] | 郑洋,甘仲霖.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大学生眼表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41-243. |
[6] | 胡月,冷明祥.大学生自我保健与生活方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304-305. |
[7] | 姜红,姜广水.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81-1183. |
[8] | 熊巍巍,容更生.隐形眼镜与护理液的经营状况及监管对策[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1):27-28. |
[9] | 张广仁,傅燕风.基于风险管理原则加强角膜接触镜流通使用环节监管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2011,35(3):213-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