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2, Vol. 28 Issue (8): 1031-1035   PDF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周建波1, 郝超1, 还锡萍2, 王金塔1, 甄森1, 郭燕丽1, 史太平1, 尹跃平3    
1.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控制所, 江苏 213022;
2.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控制所;
3.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参比实验室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常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相关健康服务及行为学等信息,并采集血液和尿样标本分别进行HIV和梅毒抗体、及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共有效调查593名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3.7%(81/593)和31.2%(185/593),同时感染HIV和梅毒者占7.1%(42/593);5.7%(34/592)曾经发生过性虐待;在近6个月,63.9%(379/592)与男性发生过肛交行为,76.0%(288/379)在最近1次肛交中使用安全套,47.2%(280/592)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53.2%(149/280)在最近1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偏大、学生、有过性虐待、梅毒抗体阳性;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HIV抗体阳性、有过性虐待出血.结论 常州市MSM人群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其HIV和梅毒感染率已达较高水平;应采取HIV和性传播感染(STI)筛查及性病规范诊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HIV)     梅毒     性传播感染(STI)    
HI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ZHOU Jian-bo, HAO Chao, HUAN Xi-ping, et al    
Department of STDs/AIDS Control, Changzhou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02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igh-risk behavior,and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V and syphilis infection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in Changzhou city.Methods Questionnaire interview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behaviors of sex and drug use,HIV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s)related health services.Blood and urine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HIV/syphilis antibodies and Neisseria gonorrhoeae(NG)and Chlamydia trachomatis(CT)infections.Results Of 593 participants,13.7%(81)were HIV-positive,31.2%(185) were sero-positive for syphilis infection,and 7.1%(42)were both HIV-positive and sero-positive for syphilis infection.There were 5.7%(34/592)of MSM having sexual abuse.In the latest 6 months,63.9%(379/592)of the MSM had anal sex with men,of which 24%(91/379)did not use condom in the recent anal sex.There were 47.2%(280/592)of the MSM having sex with women,of which 46.8%(131/280)did not use condom in the recent vaginal sex with women.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 included age(χ2=14.83,P=0.005),occupation(χ2=11.06,P=0.047),sex abuse(odds ratio[OR]=2.97,95% confidence interval[CI]1.26-7.01),syphilis infection(OR=3.17,95% CI:1.88-5.35).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for student MSM was three times of that in workers/migrant workers(OR=3.01,95% CI:1.04-8.72).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 included positive for HIV infection(OR=10.60,95% CI:1.09-103.55)and bleeding in sex abuse(OR=11.95,95% CI:1.27-112.68).Conclusion The HIV-high risk sex behavior was prevalent among MSM population in Changzhou city and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HIV and syphilis infection were high.Screening of HIV and STIs and normative treatment to the diseases are essential in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Key words: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yphili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已成为艾滋病和梅毒等其他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s)的主要高危人群之一;中国2007年估计5万新发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病例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占12.2%[1]。多维性伴网络造成HIV在MSM内部及普通人群间传播[2]。为在江苏省常州市MSM中进行性病和艾滋病干预研究,于2009年7月开始对MSM人群进行HIV、梅毒等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线调查,在满足400个样本后进行随访并进行性病治疗干预,期间随时增补基线中未调查的对象纳入新的队列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常州市主城区MSM人群较为活跃的7个主要活动场所(3个酒吧、2个浴池、2个会所)以及互联网等其他场所。本次调查以活动场所为基础,以同伴推荐和网络招募为补充。对象纳入标准:≥18岁,且过去1年与男性有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自愿参与调查并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根据队列研究基线调查要求,考虑MSM人群的HIV感染率和失访率,结合国家哨点监测要求确定样本量为400人。由场所/网站老板和专家对活动场所的MSM人群数量进行初步估计[3],将400人按大致比例分配至各类场所中,采取以分类滚雪球抽样[4]为主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调查对象。首次调查时为便于队列随访,充分与研究对象沟通并获得知情同意后,由调查员采用项目组自制问卷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取向、行为学、寻找性伴场所、既往性病相关症状、接受相关健康服务情况等。调查完成后由专业医护人员采集生物样品(5~7 mL静脉血、尿液)。本研究将性虐待限定为有过主动或被动的容易导致出血的性虐待方法来刺激性伴而实施的强迫性交行为(包括手交、口交和肛交及咬等)[5]

1.2.2 HIV和STI检测

采用HIV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初筛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HIV1+2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新加坡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进行蛋白印迹实验确证。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筛检测梅毒抗体,初筛阳性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阳性者进行梅毒治疗。尿样送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采用amplicor Chlamydia trachomatis/Neisser gonorrhoeae test试剂盒(美国Roche诊断有限公司) PCR检测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共招募601名合格调查对象,剔除8份信息缺失问卷,有效问卷593份。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2.5岁(最小18岁、最大73岁),其中20~29岁的占44.6%(264/593);汉族占99.1%(587/593);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8.6%(407/593),初中占24.8%(147/593);以未婚和独居为主,分别为53.5%(317/593)、41.3%(245/593);外地户籍占55.5%(329/593)。职业中以工人/农民工和服务行业为主,分别占30.5%(179/587)、24.7%(145/587);场所来源主要为浴池和酒吧,分别占39.7%(230/579)、28.5%(165/579),其次为互联网19.9%(115/579),会所及其他10.5%(61/579);认为自己为绝对同性恋者占23.3%(138/593),双性恋55.5%(329/593),异性恋21.2%(126/593)。

2.2 健康干预服务接受情况

最近1年在本地接受过任何1项性病检查治疗等相关健康干预服务项目的占49.9%(296/593)。其中,接收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性病知识宣传、HIV抗体检测与咨询者的分别占29.0%(192/593)、26.1%(155/593)、25.4%(151/593),而性病检查治疗、安全套发放、润滑剂发放与梅毒检测者分别占14.2%(84/593)、12.1%(72/593)、6.4%(38/593)、8.1%(48/593)。未接收过任何干预服务的占50.1%(297/593)。

2.3 性行为相关情况 2.3.1 性行为对象

承认性行为对象只有男性的占30.6%(180/589),大部分为男性、男女差不多、大部分为女性分别占26.1%(154/589)、27.3%(161/589)、16.0%(94/589)。

2.3.2 商业性行为和性虐待

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占14.4%(85/589),其中提供商业性行为的占57.6%(49/85)。在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占77.7%(66/85)。曾经发生过性虐待的占5.7%(34/592),其中性虐待出血的占35.3%(12/34)。

2.3.3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行为的占63.9%(379/592);其中,最近1次肛交中使用安全套的占76.0%(288/379)。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占47.2%(280/592);其中,最近1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占53.2%(149/280)。

2.3.4 吸毒行为

1.7%(10/588)在最近1年中吸食过毒品。最近半年注射过毒品的仅3人。

2.4 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4.1 HIV和梅毒感染情况

HIV感染率为13.7%(81/593)。同时感染HIV和梅毒者占7.1%(42/593);HIV和梅毒均未感染的占62.2%(369/593)。梅毒(ELISA阳性)感染率为31.2%(185/593);其中,梅毒(Trust阳性)占47.1%(87/185),感染率为14.7%(87/593)。有效采集尿样291例,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4%(7/291)、6.5%(19/291)。最近1年报告出现性病相关症状(尿道分泌物、生殖器出现破损或增生物等)者占7.5%(44/584)。

2.4.2 HIV和梅毒感染影响因素

(1) HIV感染影响因素(表 12):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年龄、职业、性虐待、梅毒感染是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学生感染HIV的风险为工人/农民工的3.01倍,有过性虐待者感染HIV风险是无性虐待者的2.97倍,梅毒抗体阳性者感染HIV风险是阴性者的3.17倍。(2)梅毒感染影响因素(表 3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户籍、性行为对象、性虐待、性虐待出血、寻找性伴场所、职业和HIV感染情况为其影响因素。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IV抗体阳性和有性虐待出血是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最近1次男性肛交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与否对HIV和梅毒感染无明显影响。

表 1 不同特征MSM 的HIV 感染情况

表 2 HIV 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 3 不同特征MSM 的梅毒感染情况

表 4 梅毒感染( ELISA 阳性) 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市MSM人群以双性恋为主,检出率高于王岚等[6]报道的结果。针对不同MSM亚人群的行为干预应关注其性取向。双性恋MSM人群、少部分有商业性行为MSM人群和正常人群共同构成性网络的一部分[7, 8],导致HIV在MSM群体内、家庭内及普通人群之间传播[9]。另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市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3.7%和31.2%,均高于国内其他报道[10, 11]

梅毒抗体阳性、有过性虐待者较容易发生HIV感染,与Ruan等[12]和Reynolds等[13]研究结果一致。20~39岁的青壮年感染HIV的风险低于≥50岁者,个体经营者感染HIV风险低于工人/农民工,可能是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社会经验较丰富。而学生感染HIV的风险高于工人/农民工,可能与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经验和在MSM人群内抵抗外来诱惑能力较差有关。仅有7.5%的调查对象报告最近1年曾出现过STI相关症状,低于梅毒感染率(14.7%),表明常州市在性病规范诊治、防治可及性和宣传上普及不够。

心理健康问题与高危行为和HIV感染有关[14]。5.7%的调查对象报告曾经有过性虐待。性虐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精神心理状态。性取向和现实的道德规范,使MSM精神较易忧郁而试图通过性欲宣泄来自我排解、释放心理压力[15]。提示社会应给MSM人群更多的关爱和包容,以减少歧视。因此,应加强MSM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监测和检测,提供优质价廉的规范化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并充分发挥民间非政府组织自身优势,有效实施同伴综合干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应更多关爱MSM人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OL].[2007-07-11].http://www.chinaids.org.cn/n443289/n443292/6438.html.
[2] 郑迎军, 许娟, 张洪波.男男性接触者性伴网络特征与HIV传播[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5):531-533.
[3] 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艾滋病高危人群规模的估计方法[M].北京: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 2002:21-28.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南(试用本)[M].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7:8.
[5] 李洋, 张北川, 李秀芳, 等.有导致出血的性施虐-受虐行为的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2):142-145.
[6] 王岚, 汤后林, 张大鹏, 等.不同性取向的男男性接触者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3(2):123-126.
[7] Parker M.Core group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IV:learning from male sex workers[J].J Biosoc Sci, 2006, 38(1):117-131.
[8] 朱军礼, 张洪波, 郑迎军, 等.男男性接触者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4):400-402.
[9] Csepe P, Amirkhanian YA, Kelly JA, et a1.HIV risk behavior among gay and bisexual men in Budapest, Hungary[J].Int J STD AlDS, 2002, 13(3):192-200.
[10] 王海龙, 张旻, 胡清海, 等.男男性接触者HIV/STD感染及性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995-997.
[11] 陆朝国, 袁飞, 石作宏, 等.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1):1320-1321.
[12] Ruan YH, Li DL, Li XX,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yphilis and HIV infection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J].Sex Transmit Dis, 2007, 34(3):1-6.
[13] Reynolds SJ, Risbud AR, Shepherd ME, et a1.High rates of syphilis among STI patient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spread of HIV-1 in India[J].Sex Transm Infect, 2006, 82(2):121-126.
[14] 周振海, 李书明, 刘英杰, 等.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行为因素和心理状态与HIV感染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3):273-276.
[15] 王毅, 张洪波, 徐杰, 等.男男性行为者自我歧视与性行为和心理因素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44(7):63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