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2, Vol. 28 Issue (7): 898-902   PDF    
宜昌市夷陵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乐群1, 张蕃2, 张桂林1, 王小玉1, 田祎2, 屈克义1     
1. 宜昌市夷陵医院体检中心, 湖北44310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摘要: 目的 了解宜昌市夷陵区农村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宜昌市夷陵区9 781名35~75岁移民和非移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人数和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 677(37.6%)、340(3.4%)、2 801(28.3%)、629(6.3%);其中男性分别为1 617(39.3%)、139(3.3%)、1 127(27.9%)、224例(5.7%),女性分别为2 060(36.6%)、201(3.5%)、1 674(29.0%)、405例(7.0%);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P<0.05);移民血脂异常率低于非移民,肥胖率高于非移民(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与其疾病家族史有统计学关联,OR(95% CI)分别为2.114(1.893~2.360)、4.229(2.705~6.611)。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危害宜昌市夷陵区居民的重要健康问题,应依据当前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现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关键词: 慢性病     移民     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main chronic diseases in rural residents of Yiling district,Yichang city
WANG Le-qun , ZHANG Fan , ZHANG Gui-lin, et al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Yiling Hospital,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Yichang 443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of main chronic diseases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rural population in Yiling district,Yichang city. Methods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9 781 migrants and non-migrants aged from 35 to 75 years in Yiling district,Yichang c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The number and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diabetes mellitus,dyslipidemia,and obesity were 3 677(37.6%),340(3.4%),2 801(28.3%),and 629(6.3%),respectively.The number and the age-adjusted prevalences of the diseases were 1 617(39.3%),139(3.3%),1 127(27.9%),and 224(5.7%)in men and 2 060 (36.6%),201(3.5%),1 674(29.0%),and 405(7.0%)in women,respectively.Th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P<0.05),but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mong women was higher than among men (P<0.05).Compared to non-migrants,the rate of dyslipidemia among migrants was lower,but the rate of obesity was higher(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cluded family history,with the odds ratio(OR)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of 2.114(1.8932.360)for hypertension and 4.229(2.705-6.611)for diabetes mellitus.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are main chronic disease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among the residents of Yiling district of Yichang city.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rural popula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慢性病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WHO 报告指出,目前由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约占所有死亡的 70%,所有慢性病死亡的80% 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2002 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等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国外有研究显示,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3, 4]。夷陵区是三峡工程移民的重要安置地,而国内有关移民的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影响农村居民的主要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 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宜昌市夷陵区的12 个乡镇按照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学特征、 地理位置进行分层,从中抽取6 个乡镇。从这6 个乡镇中分别随机抽出2 个村作为调查现场,于2007 年12 月对这12 个村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年龄 35 ~ 74 岁的移民和非移民,除去外出打工者,实际调查9 871 人。

1.2 方 法

本调查运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自行设计,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前被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生活饮食习惯等; 体检检查使用经校准和检验的相应器械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 调查对象均隔夜禁食≥ 10 h,于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血糖用氧化酶法,总胆固醇用CHO-PAP 法,甘油三酯用GPO-PAP 法。所有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 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 疾病判定标准

(1) 高血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 》[5]: 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 =0.133 3 KPa) 和/或舒张压≥90 mm Hg; 既往已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符合2 项之一则判定为高血压患者; (2) 糖尿病依据2005 年WHO 标准[2]: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 /L 或餐后2 h 血糖≥11.1 mmol /L; 既往已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符合两项之一则判定为糖尿病患者; (3) 肥胖程度参照我国体质指数(BMI) 标准[6]: 25.0 kg /m2 ≤BMI < 28.0 kg /m2 为超重,BMI≥ 28.0 kg /m2 为肥胖; (4) 血脂异常[6]: 甘油三酯≥ 1.7 mmol /L 和(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 < 0.9 mmol /L,女性< 1.0 mmol /L 为血脂异常。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x±s 表示,2 均数间的比较用t 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P < 0.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9 871 人,有效问卷9 841 份,问卷有效率99.69%。男性4 060 人 (41.3%) ,女性5 781 人(58.7%) ,平均年龄 (50.22 ± 10.49) 岁。移民1 949 人(19.8%) ,非移民7 892 人(80.2%) 。已婚9 254 人(94.0%) 。职业主要是务农6 980 人(70.9%) 。

2.2 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水平(表 1)
表 1 不同特征的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表 2 不同年龄性别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x±s)

参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有9 841 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 37.4%、3.5%、28.5%、6.4%; 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6%、3.4%、28.3%、6.3%。

2.2.1 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

血压均值: 调查对象的收缩压为(127.65 ± 22.56) mm Hg,舒张压为(81.37 ± 12.30) mm Hg,其中男性收缩压为 (128.27 ± 21.29) mm Hg,高于女性收缩压 (127.21 ± 23.40) mm Hg; 男性舒张压(82.60 ± 12.52) mm Hg,高于女性舒张压(80.50 ± 12.08)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不论男性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都呈增加的趋势 (P < 0.05) 。高血压患病率: 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3 677 例,高血压粗患病率为37.4%,标化率为 37.6%。其中男性患病人数1 617 例(粗患病率 39.8%) ,标化率为39.3%; 女性高血压患者2 060 例(粗患病率35.6%) ,标化率为36.6%。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移民患病率为38.0% (740 例) ,高于非移民患病率37.2% (2 937 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P < 0.01) 。

2.2.2 空腹血糖及糖尿病患病情况

空腹血糖水平: 调查对象空腹血糖水平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空腹血糖水平呈升高的趋势 (相关系数r = 0.098,P < 0.01) 。糖尿病患病率: 调查对象中有糖尿病患者340 例,糖尿病粗患病率为 3.5%,标化率3.4%。其中男性患者139 例(粗患病率3.4%) ,标化率3.3%; 女性患者201 例(粗患病率3.5%) ,标化率3.5%,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民患病人数78 例(患病率4.0%) ,非移民262 例(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3 BMI 指数及肥胖患病情况

BMI 指数水平: 男性BMI 指数(22.47 ± 3.09) ,低于女性BMI 指数(22.92 ± 3.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 BMI 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减小的趋势(r =-0.181,P < 0.05) ,女性BMI 指数变化无明显趋势。肥胖率: 该地区肥胖患者629 例,肥胖粗患病率 6.4%,标化率6.3%。其中男性肥胖人数224 例 (粗率5.5%,标化肥胖率5.7%) 低于女性肥胖405 例(粗率7.0%,标化肥胖率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移民肥胖人数160 例(肥胖率 8.2%) 高于非移民469 例(肥胖率5.9%) (P < 0.01) 。

2.2.4 血脂水平及异常率

血脂水平: 调查对象男性LDL 低于女性(P < 0.05) 。血脂异常率: 夷陵区血脂异常患者2 801 例,血脂异常粗率为28.5%,标化率为28.3%。男性血脂异常人数1 127 例(粗率 27.8%,标化率27.9 %) 低于女性1 674 例(粗率 29.0%,标化率29.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民血脂异常率低于非移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

2.3 主要慢性病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病为因变量,以性别、是否移民、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家族史、体育锻炼、喜食水果、较咸饮食、含油脂较高的食物、饮茶、腰臀比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中,采用向前Wald 法,引入变量标准α入= 0.05,剔除变量标准α出= 0.10。

2.3.1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喜食水果、含脂较高的食物、喝茶、腰臀比为可能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夷陵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的影响因素有男性(OR = 1.623,9 5% CI = 1.412 ~ 1.866) 、年龄 (OR = 6.572,95% CI = 5.481 ~ 7.879) 、文化程度 (OR = 0.760,9 5%CI = 0.628 ~ 0.921) 、饮酒(OR = 1.342,95% CI = 1.155 ~ 1.559) 、腰臀比(OR = 1.984,95%CI = 1.787 ~ 2.202) 、高血压病史(OR = 2.114,95%CI = 1.893 ~ 2.360)

2.3.2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饮酒、糖尿病家族史、喜食水果、含脂较高的食物、腰臀比为可能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 3.103,95% CI = 2.201 ~ 4.376) 、大专及以上学历(OR = 2.286,95%CI =1.022 ~5.112) 、饮酒(OR = 1.412,95%CI = 1.091 ~ 1.828) 、腰臀比(OR = 3.040,95% CI = 2.380 ~ 3.883) 、糖尿病家族史(OR = 4.229,95% CI = 2.705 ~ 6.611) 。

2.3.3 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移民、年龄、婚姻状况、吸烟、含脂较高的食物、腰臀比可能与血脂异常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民(OR = 0.577,95% CI = 0.508 ~ 0.656) 、每日吸烟> 20 支(OR = 1.321,95% CI = 1.077 ~ 1.620) 、腰臀比(OR = 2.228,95% CI = 2.023 ~ 2.453) 。

2.3.4 肥胖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性别、移民、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喝茶可能与肥胖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有移民(OR = 1.465,95% CI = 1.202 ~ 1.786) 、 65 岁(OR = 0.529,95%CI = 0.360 ~ 0.777) 、未上过学(OR = 0.639,95% CI = 0.464 ~ 0.880) 、喝茶 (OR = 1.584,95%CI = 1.323 ~ 1.898) 。

3 讨 论

目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年人的最主要死因。本次调查显示,影响宜昌市夷陵区农村居民的主要慢性病有高血压病(标化率 37.6%) 、糖尿病(标化率3.4%) 、血脂异常(标化率28.3%) 、肥胖(标化率6.3%) 。与2002 年的调查结果[2](高血压18.8%、糖尿病2.6%、血脂异常 18.6%、肥胖5.6%) 相比,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患病率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王良锋等[7]研究,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周海滨[8]和王瑜等[9]的调查。患病率的增高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升高,使得更多的病人被发现有关。总体来说,该地区的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强烈重视。

多因素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饮酒、腰臀比和家族史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影响因素,移民是血脂异常和肥胖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与以往的研究[7, 8]一致。提示中老年人为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慢性病的教育和监测工作。文化程度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这可能由于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掌握更多慢性病防治措施,注重饮食,自我保护意识强。而文化程度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4.7-8]一致。这可能因为较高文化程度者易找到高薪工作,生活水平高,油脂类摄入多,工作繁忙应酬多,缺乏锻炼,使其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和肥胖。经常饮酒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可能性是不喝酒的1.342 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不喝酒的1.412 倍。因此,应该加强健康宣教,建议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酗酒,尤其是针对青少年,更要做好提前预防。家族史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共同危险因素,这与王良锋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夷陵区移民的肥胖率高于非移民,可能由于移民人群失去土地,劳作方式发生改变,受当地环境气候影响饮食习惯有所变化,身体各部分机能不能完全适应; 此外,移民被迫离开家乡后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WHO Global Report.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a vital investment[R/OL].WHO,2005.http://www.who.int/chp/chronicdisease_report/enhttp://www.who.int/chp/chronic_disease_report/en/2005-10-5..
[2]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0.
[3] Matheson GO,Kluql M,Dvorak J,et al.Responsibility of sport and exercis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applying our knowledge and skill is overdue[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1(9):205-228.
[4] Yang ZY,Yang Z,Zhu L,et al.Human behaviors determine health:strategic thoughts on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1(10):101-1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市卫生局,2005:37.
[6] 董忠,李刚,谢瑾,等.北京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57-358.
[7] 王良锋,王英,张顺,等.上海静安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2008,16(5):501-502.
[8] 周海滨,彭绩,刘小立.1997年和2009年深圳居民糖尿病患病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9(45):149-151.
[9] 王瑜,张炎.北京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及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787-788.
[10] 徐继英,李新建,姚海宏,等.上海市15~69岁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5):467-469.
[11] 柴本正.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