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与体重是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形态学指标。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细则》)〔1〕要求,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学生体质调研)。为了解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为2010年9月启动的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提供分析比较的参考依据,为制定蒙古族学生生长发育筛查参考值及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打好基础,本研究对2005年(第5次调研)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要求〔1〕,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县)、库伦旗(县)蒙古族中小学校,按经济水平好、中、差3个等级抽取学校,选取父母双方均为蒙古族、年龄6~18岁的学生3 180人,各年龄组51~70人,其中城市男生770人,城市女生788人,乡村男生806人,乡村女生816人。
1.2 方法严格按照《细则》〔1〕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和身体测量由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专业人员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双人双机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城乡蒙古族学生身高比较(表 1)![]() | 表 1通辽市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的城乡比较(x±s,cm) |
城市男生各年龄组身高均值除6岁、10岁及11岁外均高于乡村男生,但其中只有7岁、15岁及17岁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10岁外,城市女生各年龄组身高均值均高于乡村女生,但只有7岁、8岁及17岁年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4.9±2.8)cm,总增长值为58.6 cm,生长突增期分别为6~7、12~13岁,增长值分别为11.2 cm、7.5 cm;乡村男生身高总增长值为(4.7±2.6)cm,总增长值为56.9 cm,生长突增期分别为9~10、 12~13岁,增长值分别为8.3 cm、8.7 cm。城市女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3.9±3.0)cm,总增长值为46.9 cm,生长突增期分别为6~7、10~11岁,增长值分别为9.1 cm、6.8 cm;乡村女生身高平均增长值为3.8±2.8cm,总增长值为45.7 cm,生长突增期分别为6~7、9~10岁,增长值分别为6.9 cm、7.7 cm。
2.2 不同性别蒙古族学生身高比较(表 2)![]() | 表 2通辽市6~18岁蒙古族学生不同性别身高比较(x±s,cm) |
城市不同性别学生身高均值的差异除6岁、8~10岁及13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乡村不同性别学生身高均值的差异除7岁、9~11岁及13岁、15岁外,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2.3 城乡蒙古族学生体重比较(表 3)![]() | 表 3通辽市6~18岁蒙古族学生体重的城乡比较(x±s,kg) |
9岁、15~16岁及18岁城市男生体重高于乡村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城市女生8岁组体重高于乡村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城市男生体重平均增长值(3.7±1.7)kg,增长较高年龄组为12~13、14~15岁,增长值分别为6.4 kg、 5.2 kg;乡村男生体重平均增长值(3.4±1.7)kg,增长较高年龄组为9~10岁,12~13岁,增长值分别为6.4 、5.5kg。城市男生体重增长总值为44.1 kg,大于乡村男生体重增长总值为40.8 kg;城市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值(2.8±1.7)kg,增长较高年龄组为10~11、11~12岁,增长值为5.3、5.1 kg,乡村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值(2.8±1.7)kg,增长较高年龄组为10~11、 11~12岁,增长最高值为5.5、4.4 kg。城市女生体重增长总值为34.1 kg,大于乡村女生33.0 kg。
2.4 不同性别蒙古族学生体重比较(表 4)![]() | 表 4通辽市6~18岁蒙古族学生不同性别体重比较(x±s,kg) |
城市不同性别学生6岁、11~12岁、15~18岁体重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乡村不同性别学生7~8岁、12岁、16~18岁体重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城市男生体重总增长值为44.1 kg,大于女生的34.1 kg;乡村男生为40.8 kg,大于女生33.0 kg。
3 讨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6~18岁蒙古族学生身高均值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提高,生长突增期差别较大,城市女生比城市男生提前2岁,乡村女生比乡村男生提前2~3岁,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第一生长突增期6~7岁身高增长较体重快,第二生长突增身高体重同步增长。
蒙古族学生身高与体重的城乡差别不明显,与陈容〔2〕报道不同,与肖艳杰〔3〕报道一致。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蒙古族地区饮食多以牛羊肉、奶类为主,城市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18岁组学生的身高、体重均值均低于辽宁,高于西藏〔3〕、安徽〔4〕等省区。男生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女生,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是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营养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创造有利于学生良好发育增进健康的各种环境条件,以不断提高蒙古族学生整体生长发育水平〔5〕。
〔1〕 |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M].北京,2000:17-21. |
〔2〕 | 陈容,张迪,谭咏惠,等.沈阳地区中小学生形态与机能发育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25-1126. |
〔3〕 | 肖艳杰,席焕久.西藏地区7-18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968-969. |
〔4〕 | 田贞尚.2005年宿州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1):54-55. |
〔5〕 | 张天成.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217-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