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1, Vol. 27 Issue (8): 956-958   PDF    
长安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妮, 王学良 , 朱宏亮, 丛斌, 刘南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安区6所中学的1 273名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长安区中学生总吸烟率为16.73%,男生吸烟率为30.88%,女生为1.93%,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9,P<0.01);45.32%的学生开始吸烟的原因是由于受朋友、家庭、同学影响;70.43%在郁闷时选择吸烟;初、高中学生对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均为80%左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生、认为吸烟是享受是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观点则对中学生控烟起保护作用。结论 学生控烟应从自身、学校、家庭等多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应以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及危害认识为重点进行教育。
关键词: 中学生     吸烟     危险因素    
Smoking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an district,Xi’an city
ZHU Ni, WANG Xue-liang , ZHU Hong-liang, 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Branch of Public Health, Medical Colleg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smok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an district of Xi'an city. Methods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1 299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6 middle schools in Chang'an district were chosen and surveyed with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total smoking rate was 16.7%(30.88%in the boys, 1.93%in the girls)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gender(χ2=191.29,P<0.01).There were 45.32%of the respondents reporting an attempt to smoke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ir friends,family and classmates,and 70.43%reporting smoking when being depressed.The ratio of the respondents with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smoking behavior was 80%.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male,regarding smoking as an enjoyment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moking,whereas regarding smoking as a bad habit could prevent the students from smoking.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smok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class,family and school,and the attitude toward smoking and the hazard of smoking are key points in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smoking     risk factor    

吸烟是中国当前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近年来吸烟人数仍在增加,烟草有关疾病(如呼吸系疾病、肺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1。有关吸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吸烟呈持续上升趋势,初始吸烟年龄明显提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成为卫生工作者关注的焦点2。为了解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学生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于2009年10-11月对长安区6所中学的1273名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先将西安市长安区所有中学按学校类型分为初中、高中、完全中学,每种类型各抽取2所学校,再对所抽取学校的一、二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被抽检到班级的学生全部接受调查。共调查学生1299人,回收有效问卷1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8.0%。其中,初一299人,占23.5%,初二330人,占25.9%,高一323人,占25.4%,高二321人,占25.2%;男生652人,占51.2%,女生621人,占48.8%;年龄10.72~20.02岁,平均(15.59±1.839)岁。

1.2 方 法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匿名调查。由经集中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班级内统一发放问卷,集中填写,在规定时间(10min)内完成后当场收回,并由调查员核查问卷完整性。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包括吸烟是否危害自身和他人健康、是否了解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被动吸烟、主动吸烟那个危害更大、吸烟危害人体哪些器官等),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包括对中学生、女性、家人吸烟态度,对老师同学在校园、教室吸烟的态度),周围人群的吸烟情况,自身的吸烟情况(包括开始吸烟时间、吸烟原因、每日吸烟量、戒烟情况)等。

1.3 吸烟定义

参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有关未成年人吸烟标准3,以每天吸烟≥1支,判断为每日吸烟;以每周吸烟≥1支,且时间>3个月判断为每周吸烟;以每周吸烟<1次判断为偶尔吸烟。本次研究将每周吸烟、每日吸烟和偶尔吸烟者合称为吸烟者。

1.4 统计分析

采用双重录入法将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年级及性别学生吸烟率(表 1)
表 1 不同年级及性别学生吸烟率

本次调查学生总吸烟率为16.73%(213/1273),其中男生吸烟率为30.88%(201/651),女生为1.93%(12/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29,P<0.01);初中学生吸烟率为16.53%(104/629),高中为16.42%(109/6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年级分布看,各年级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P<0.05),其中以高二年级学生吸烟率最高。

2.2 不同年级学生吸烟量(表 2)
表 2 不同年级吸烟学生每日吸烟量比较

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学生每日平均吸烟量为1支的人数比例最高,而高二年级平均每日吸烟量在2~5支的人数比例最高。4个年级组间每日平均吸烟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1 P<0.05)。

2.3 中学生吸烟原因及时间

中学生开始吸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受朋友、家庭、同学影响,占45.32%(94/207),35.30%(73/207)是由于受挫折或负面情绪的影响开始吸烟,31.51%(65/207)仅是感觉好奇、时尚、喜欢抽烟的感觉而开始吸烟,28.17%(58/207)由于喜欢的偶像抽烟,从模仿开始。此外,在吸烟的学生中,70.43%(146/207)会在郁闷时选择吸烟,64.31%(134/207)会在孤单无助时选择吸烟,在无所事事时、聚会别人礼让时、课业压力大时选择吸烟的分别占64.28%(133/207)、59.50%(123/207)、57.64%(119/207)。

2.4 中学生吸烟相关知识知晓程度

对吸烟相关知识各题目回答正确率初中组与高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是否了解三手烟的危害”初中组学生的正确回答率高于高中组外,其他各题高中组正确回答率均高于初中组。“吸烟是否有害健康”和“吸烟是否危害他人健康”2题的正确回答率初、高组学生均达>96%;“是否了解二手烟的危害”问题初、高中组学生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7.20%(422/628)、82.30%(530/644);而“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危害更大吗”问题正确回答率最低,初、高中组分别为35.14%(221/629)和61.18%(394/644)。

2.5 吸烟中学生的戒烟情况

高中学生有戒烟意向的比例为96.97%(96/99),高于初中学生的82.41%(89/1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P<0.05)。所调查吸烟学生中,共有185人(89.37%)曾考虑过戒烟,认为比较有效的戒烟方法为:靠朋友和同学监督占38.43%(71/185),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别的地方转移注意力占42.79%(79/185),丢掉所有的香烟、打火机等与香烟有关的东西占32.44%(60/185),烟瘾上来时用口香糖或其他东西代替占50.31%(93/185),拒绝香烟的引诱,提醒自己不能再吸占45.68%(85/185)。

2.6 中学生对吸烟行为的态度分析

初、高中2组学生对待老师学生在教室吸烟、对待老师学生在校园吸烟、对待女性吸烟、对待二手烟等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均在80%左右,持赞成态度的比例也均未达到10%。对家人亲戚朋友吸烟和对于吸二手烟这2题,初中学生的正确选择率均高于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χ2=36.67P<0.05;χ2=6.66P<0.05)。

2.7 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2.7.1 吸烟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χ2检验,有12个因素与吸烟行为有关,分别为性别、知晓吸烟的危害、知晓三手烟的危害、知晓被动吸烟危害大于主动吸烟、家庭中有人吸烟、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认为吸烟是享受、认为吸烟是成熟的标志、遭受挫折、心情郁闷、感到孤单无助以及课业压力大。

2.7.2 吸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 3)
表 3 中学生吸烟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12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按α=0.05,拟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和认为吸烟是享受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男生较女生更有吸烟的趋势、认为吸烟是享受是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则对中学生控烟起保护作用。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长安区中学生吸烟率为16.7%,低于西安市中学生吸烟率(30.5%)4,这可能与吸烟行为的界定标准不一致有关。男生吸烟率为30.9%,女生为1.9%,男生远高于女生,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5。本研究中大多数学生已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且初中生的知晓程度大多低于高中生,因此,控烟教育应以男生为干预重点,并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进行,使学生更早更全面地了解吸烟危害,减少吸烟行为的发生。本调查结果还表明,各年级中学生平均每日吸烟量大多为1支,说明大家的吸烟行为多在形成阶段,烟瘾不大,因此,在中学生中有效开展控烟工作,可能更容易获得积极效果。

中学生开始吸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受朋友、家庭、同学影响。提示一方面抓紧对家庭及社区的健康教育,改变吸烟有利于社交的错误观念,降低家庭成员吸烟的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强同学、朋友甚至老师等吸烟行为的控制,有效控制学生现吸烟的比例,减少学生吸烟的概率。在吸烟的同学中,大多数人会在郁闷时或者孤单、无所事事时选择吸烟,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6。提示当前中学生课余生活平淡,思想空虚,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改善学生的交际环境,丰富课余生活,使学生远离烟草影响。

本次调查的吸烟学生中,有戒烟意向的占89.37%,说明大多数吸烟学生都有戒烟的意愿。另外,初、高学生对多种吸烟行为持反对态度比例较高,均在80%左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外,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习惯和认为吸烟是享受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提示中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认识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恂,董丽君,宋钰,等.沈阳市初、高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78-1179.
〔2〕 邱泉,陈维清,文孝忠,等.家长参与家庭控烟程度对初中生吸烟行为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88-790.
〔3〕 姚捷,叶冬青,朱继民,等.农村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4):423-424.
〔4〕 方华,丁寅君,李宁.西安市中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9-20.
〔5〕 包静梅,张继昌,汤大俊.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2004,20(6):672-674.
〔6〕 阿达力别克,巴合提古丽,瞿世和.哈萨克族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