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乌鲁木齐市宝科达医院;
3.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尿酸及高尿酸血症与性别、民族、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而且尿酸水平及糖、脂代谢紊乱、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在遗传和病理机制上有密切的联系[1, 2]。为控制尿酸和防治高尿酸血症,维持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2009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者1 236 人份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分析,探讨尿酸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收集2009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 236人份血液样本,其中,男性569人,女性667人,男性平均年龄(46.39±10.18)岁,女性(47.63±9.39) 岁。汉族992 人,平均年龄(43.96±10.51)岁,维吾尔族244人,平均年龄(44.59±8.72)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采集禁食12 h后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当日3 500 r /m in,离心15 m in,取上层血清,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测定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SUA) 等指标。(2) 糖、脂代谢紊乱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判定标准参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规划(NCEP) 2001年新修订的成人治疗组第3次指南(ATP Ⅲ) [3]和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于2007 年提出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4]: 高胆固醇血症: 总胆固醇≥ 5.72 mmo l/L; 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脂≥ 1.70 mmol/L; 混合型高脂血症: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0.9 mmo l/L。高血糖判定标准: 空腹血糖(FBS) ≥ 6.1 mmol/L和(或)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 高尿酸血症判定及分级标准: 以血尿酸值男性> 417 μmol/L,女性> 357 μmo l/L 为高尿酸血症组,低于此标准为正常组,血尿酸水平分级参考文献[2, 5]。
1.3 统计分析应用Epidate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χ2 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 果2.1 不同性别、民族血液生化指标比较(表 1)
(1)性别: 男性ApoA和HDL-C低于女性外,其他指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 民族: 汉族ApoA、BUN、肌酐、TG、HDL-C高于维吾尔族,而维吾尔族ApoB、TC、FBS、LDL-C高于汉族,2个民族之间ApoA、ApoB、TC 和LD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
表 1 受检人群不同性别民族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高尿酸组除ApoA 和HDL-C 低于正常组外,其他指标均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除ApoA和FBS外,其他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表 2 高尿酸组与正常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不同尿酸水平组除了ApoA 和HDL-C 随尿酸水平增高而降低外,其他指标均随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统计学分析发现,除FBS外其他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表 3 不同尿酸水平人群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随尿酸水平增高除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外,其他代谢紊乱的检出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表 4 不同尿酸水平人群糖、脂代谢紊乱检出率(% )比较 |
SUA 水平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有明确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2],Krishnan等[6]对血尿酸大于417 μmol/L但是无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或代谢综合症的3 073名男性进行了为期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尿酸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组的1.81倍,每增加一个单位尿酸就有9%发生高血压危险。本研究表明,男性血液生化指标中除ApoA 和HDL-C 外其他指标均高于女性(P < 0.05) ,汉族ApoA、BUN、TG、HDL-C 高于维吾尔族,而维吾尔族ApoB、TC、SCR、FBS、LDL-C 高于汉族,统计学分析ApoA、ApoB、TC和LD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尿酸组除ApoA 和FBS 外,其他指标均大于正常组。随尿酸水平增高,ApoA 和HDL-C有降低的趋势外,其他脂代谢指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尿酸对血糖影响不大。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其他代谢紊乱均随尿酸水平增高。血尿酸的增高引起血脂代谢的紊乱可能与其体内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降低,使尿酸及TG 合成增加,进而导致尿酸和TG水平明显的上升机制有关[7],而脂代谢的紊乱又会加重高尿酸血症的程度[10, 11]。血尿酸与甘油三酯之间的关系尤其密切,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并不清楚。有学者提出了2种可能的机制: (1) TG分解生成的部分游离脂肪酸在再酯化或进入其他组织的过程中将会加速ATP的利用率,血TG 的升高将引起更多的游离脂肪酸生成和利用,从而加速ATP的分解,引起血清尿酸生成的增加; (2)高血清尿酸有可能抑制催化TG分解的酶,使血清TG 分解减少,从而引起高TG[12]。综上所述,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受检人群各项生化指标表现出性别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而且随着尿酸水平的增高,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向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方向发生变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也增加。因此控制尿酸水平和防治高尿酸血症在维持机体健康,减少脂代谢紊乱起到积极的作用。
[1] | 孙玉萍,李清,姚华,等.不同民族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病相关指标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5):584-586 |
[2] | 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acid concentration,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ath erosclerosis[J].Intern Med,2006,45(9):605-614. |
[3] |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mtent Panel III),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mt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J].JAMA,2001,285,(19):2486-2497. |
[4]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
[5] | 田进信,缪敏,袁静义,等.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9):3-5 |
[6] | Krishnan E,Kwoh CK,Schumacher H R,et al. Hyperuricemia and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men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J].Hypertension,2007,49(2):298-303 |
[7] | 孙玉萍,姚华,艾木拉江.买买提艾力,等.乌鲁木齐市汉族和维吾尔族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85-187. |
[8] | Conen D,Wietlisbach V,Bovet P,et 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relation of serumuric acid with card 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BMC Public Health,2004,4(9):1-9. |
[9] | 杨峥,华琦,邢绣荣,等.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3):369-371. |
[10] | 赵兰江,赵冬,刘静,等.血清尿酸水平和甘油三酯关系的人群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64-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