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andebilt University;
3.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
男男性行为(MSM)人群通常采用肛交或口交的性行为方式,无保护性性为是造成性传播疾病/艾滋病(AIDS)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国内的一些调查显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普遍较低〔1, 2〕,该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例报告显示,MSM性传播所占比例已经从2005年的0.4%上升至2007年的3.3%,在2007年估计5万新发感染中,MSM性传播占12.2%〔3〕。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MSM人群梅毒感染率高达11.2%〔1〕。为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同性无保护肛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7-9月,对重庆市MSM人群进行了2次横断面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重庆市的3个主要城区进行。被调查对象入选标准为18岁~,过去1年与男性有过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自愿参与调查并知情同意。在既往调查、绘制MSM活动场所分布图及人群规模估计的基础上对当地4个类别场所活动的MSM规模进行估计,然后将样本量按照所估计的比例分配至各类别中,在各类别内以滚雪球等方便抽样方法抽取相应数量的被调查对象。
1.2 方法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根据MSM的活动场所不同将其分为4个类别:(1)酒吧、夜总会、茶吧等娱乐场所;(2)浴池、桑拿等洗浴场所;(3)公厕、公园;(4)其他场所。在现场由调查人员对知情同意的被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行为信息、HIV、梅毒及既往性传播感染(STIs)情况。无保护性行为情况。同性无保护肛交行为指被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在最近6个月内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且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艾滋病知识按连续性变量处理,有关艾滋病知识共设置8个问题,回答对1道题得1分,满分8分。
1.3 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结果阴性者判定为HIV抗体阴性,初筛结果阳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实验(WB)确认;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结果阴性判定为梅毒感染阴性,初筛结果阳性做梅毒螺旋体抗体凝集试验(TPPA)确认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2年有效问卷合并进行统计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人口学特征2次招募合格被调查对象1 434人,平均年龄为27.0岁;未婚占78.8%;重庆市户籍占76.2%;汉族居多占97.7%;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6.1%;65.7% MSM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被调查对象70.9%招募自酒吧/夜总会/茶吧,8.3%招募自浴池/桑拿,其他来源占20.9%。
2.2 行为特征 2.2.1 首次性行为被调查对象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8岁,50.4%的MSM首次性行为年龄< 18岁。61.0% MSM首次性行为性伴为男性,发生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4.5岁。
2.2.2 最近6个月性行为被调查对象近6个月同性无保护肛交发生率为63.7%;64.8%的被调查对象报告在最近6个月内有2个~性伴(中位数为2);5.2% MSM近6个月曾花钱购买同性性服务,其中71.8%有1个~的性伴;6.8% MSM近6个月曾卖同性性服务,其中84.0%曾有过1个~性伴;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9.9%;73.3%的MSM有1个异性性伴。
2.2.3 吸毒行为78名MSM曾吸食毒品,其中有3人注射毒品,其中1人自述在最近1次吸毒时与其他人共用针具。
2.3 干预措施接受情况50%~被调查对象曾经接受安全套发放、同伴教育、艾滋病宣传小册子发放及检测前咨询服务;45.5%曾接受过润滑剂发放服务;38.3%得到过性传播疾病诊疗服务;还有31.5%报告曾接受过免费HIV检测。
2.4 HIV、梅毒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报告情况2次调查MSM人群HIV感染率高达11.2%(161/1 433);市区差别很大,最低市区感染为7.8%,最高市区达15.5%。梅毒阳性率为8.4%(121/1 433)最低市区为7.5%,最高市区为9.4%。15.9%(228/1 432) MSM报告最近1年曾有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最低市区10.9%,最高市区高达21.2%。
2.5 同性无保护肛交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性无保护肛交的发生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卖性行为、润滑剂发放、同伴教育、性传播疾病服务、艾滋病知识宣传、艾滋病病毒检测以及最近1年曾有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OR=0.9,95% CI=0.8~1.0)、大龄(OR=1.02,95% CI=1.0~1.04)、未参与同性商业性行为(OR=3.0,95% CI=1.9~4.7)、未接受过性传播疾病相关服务(OR=1.4,95% C I=1.1~1.7)及自我报告曾有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OR=1.7,95% CI=1.2~2.3)是同性无保护肛交的独立相关变量。
3 讨 论男男性行为人群通常采用肛交或口交性行为方式,不坚持使用安全套会导致艾滋病及其他传播疾病快速传播〔1〕。研究表明,无保护性插入性肛交性行为传播HIV的危险性至少是无保护性阴道性交的10倍〔4〕。
本次调查发现,15.3%的MSM已婚或同居,19.9%的MSM近6个月中有异性性行为,其同性无保护肛交的发生率高达72.1%。因此,在MSM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并且强调MSM人群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对预防HIV由MSM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发现,缺乏艾滋病知识是发生同性无保护肛交的独立相关变量,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2〕。同时发现,大龄是发生同性无保护肛交的独立相关变量。可能年龄大的MSM文化水平相对低,他们接受相关艾滋病知识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差;另外在由于以往的同性无保护肛交尚未造成身体的严重不适,他们可能具有侥幸心理〔5, 6〕。提示未来的MSM预防干预工作应关注大龄人群。本次调查也发现,过去1年未接受过性传播疾病服务者更容易发生同性无保护肛交。
本次调查MSM人群HIV感染率高达11.2%,其中最高市区感染率达15.5%,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MSM人群调查结果,与其他亚洲城市的流行规模相近(8.9%~18.2%)。本次调查的梅毒感染率为8.4%,与近期在北京、济南市的MSM梅毒感染调查结果相似〔1, 2〕。本次调查还发现,15.9%的MSM报告最近1年曾出现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近2倍于梅毒感染率,是同性无保护肛交的独立相关变量。提示应加强推广使用安全套。
志谢 参与现场调查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参与组织工作的重庆市彩虹、蓝天、花样年华、蓝宇工作组的志愿者〔1〕 | Li X, Shi W, Li DL, et al.Unprotected sex 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ed predictor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 China[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 2007, 38: 99-108. |
〔2〕 | Ruan S, Yang H, Zhu Y, et al.HIV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unprotected anal in tercours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Jinan, China[J].AIDS Behav 2008, 12: 469-475. |
〔3〕 | 中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OL].http://www.chinaids.org.cn/n443289/n443292/6438.html.2007. |
〔4〕 | Shattock R J, Moore JP.Inhibiting sexual transm ission of HIV1 in fection[J].Nat Rev Microbiol, 2003, 1: 25-34. |
〔5〕 | 朱军礼, 张洪波, 郑迎军, 等.男性接触者社会网络与艾滋病高危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4): 400-401. |
〔6〕 | 李清春, 杨烨, 梁红元, 等.男男性行为者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2008, 24(12): 1429-1430. |
〔7〕 | United Nations Program on HIV/AIDS.AIDS epidemic update: special report on HIV/AIDS.December 2006.Available at: http://wwwunaidsorgen/HIVdata/epi2006[OL]. Accessed on March 6,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