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吸毒人群是中国以及广东省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HIV和梅毒均可通过血液和性途径传播,由于吸毒人员中大多有静脉注射吸毒和共用注射器行为,以及吸毒与性乱之间存在密切的协同关系,导致吸毒人员HIV和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 2〕。为了解广东省清远市强制戒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于2007-2008年对广东省清远市3个强制戒毒所的强制戒毒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广东省清远市3个强制戒毒所的740名戒毒人员。
1.2 方法2007-2008年,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相关的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资料。问卷调查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或5 mL注射器及真空管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3~5 mL,分离血清后置4 °C冰箱保存待检。
1.3 检测方法HIV初筛试验采用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同时检测血清样本(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初筛阳性的血清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梅毒检测采用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法)。以上实验操作和结果判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人口学特征共调查强制戒毒者740名,共中男性679名,女性61名,性别比为11.13:1,20~39岁者占83.27%(616/740),未婚占45.14%(334/74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8.92%(658/740),本市户籍占85.54%(633/740),家庭住址以农村为主,占50.68%(375/740)。
2.2 感染情况调查对象抗-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9%(34/740),12.57(93/740),重叠感染率为1.22(9/740)。
2.3 HIV感染的影响因素(表 1)![]() | 表 1 HIV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以HIV抗体是否阳性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HIV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年龄(t=3.15,P < 0.05),首次吸毒年龄(t=2.72,P < 0.01),婚姻状况(χ2=6.88,P < 0.05),是否注射吸毒(χ2=9.49,P < 0.01)和是否感染梅毒(χ2=6.27,P < 0.05)。将P < 0.05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注射吸毒和感染梅毒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2.4 梅毒感染影响因素(表 2)![]() | 表 2 吸毒人群梅毒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以梅毒抗体是否阳性为因变量,对可能影响梅毒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性别(χ2=14.17,P < 0.01),家庭住址(χ2=13.10,P < 0.01),固定性伴是否吸毒(χ2=6.90,P < 0.01),是否有商业性性行为(χ2=17.69,P < 0.01)和累计入戒毒所次数(Z=2.02,P < 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农村和乡镇、累计入戒毒所次数多、商业性行为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 论本次调查发现,清远市强制戒毒者HIV感染率为4.59%,梅毒感染率为12.57%,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3, 4〕。清远市强制戒毒者普遍存在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和性乱等高危行为〔5〕,由于HIV和梅毒均可通过血液和性途径传播,因此该人群多重感染现象较为普遍,本研究也发现1.22%的强制戒毒者存在重叠感染现象;注射吸毒是吸毒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感染梅毒是另一危险因素,提示注射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均可增加HIV感染的危险。国内外文献报道,梅毒感染作为既往高危性行为标志,提示静脉吸毒人群中高危性行为与HIV感染有关,同时,梅毒作为一种溃疡性的性病,可促进HIV的传播流行〔6〕,因此,在戒毒所、社区提供性病艾滋病咨询、检查或治疗,教育吸毒人员及时治疗性病,改变吸毒方式,提倡安全性行为,可降低HIV和梅毒经性途径传播的危险。
对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住址是影响因素之一,其中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强制戒毒者梅毒感染的危险性高于来自城市者,其原因可能与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吸毒人员在个人卫生习惯、自我防病意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不安全注射及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有关;其次,累计入戒毒所次数多也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与吸毒者累计入戒毒所次数越多,提示其毒瘾越大,吸毒年限也相应越长有关,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性则随之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吸毒人员梅毒感染与商业性行为、多性伴和同性恋行为等有关〔7〕,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商业性行为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在吸毒人群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吸毒人员安全性意识和安全套使用率。
〔1〕 | 尹潞,秦光明,阮玉华,等.四川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新发感染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4):293-297. |
〔2〕 | 梅立荣,苏亚娟,吴文广,等.东营市在押人员乙丙型肝炎病毒及性传播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5):630-631. |
〔3〕 | 陈艳卿,林丽珠,余其慧.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494-495. |
〔4〕 | 潘池梅,彭丽珠,余其慧.戒毒所吸毒人员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11-412. |
〔5〕 | 黄金英,刘晓明,何慧萍,等.清远市不同地区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29-32. |
〔6〕 | Ruan Y,Li D,Li X,el,al.Relation ship between syphilis and HIV in fections among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Beijing,China[J].Sex Transm Dis,2007,34(8):592-597. |
〔7〕 | Ruan Y,He Y,Zhou F,et al.Population based survey of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syphilis among in jection drug users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 fections,2004,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