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10, Vol. 26 Issue (11): 1447-1448   PDF    
医学院校大学生性行为及艾滋病认知现状调查
陈远寿, 罗孝美, 秦伟, 刘爱东, 田虹, 潘贵书     
遵义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贵州遵义563003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行为     艾滋病    

目前,性传播已成为中国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性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感染导致的艾滋病(AIDS)分别占传播总数的32%和40%1。高危性行为等存在感染HIV/AIDS的危险2, 3。随着大学生性发育、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大学生已成为性病、AIDS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3, 4, 5。为了解大学生性行为和AIDS相关知识现状,于2008年10月对遵义医学院大学生进行性相关行为和AIDS认知态度现况调查,为有针对性地进行AIDS及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遵义医学院一至四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低年级(一二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各800人,学生年龄为17~26岁。平均年龄为(20.86±1.62)岁。回收有效问卷1554份,有效率为97.1%。其中低年级学生796人,占51.2%;高年级学生758人,占48.8%。男生694人,占44.7%;女生860人,占55.3%。

1.2 方 法

参考国内外性相关行为和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问卷,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青春期性心理、性观念和性行为,性病、艾滋病知识、需求等。对问卷中10道艾滋病常识和10道艾滋病传播途径题赋分,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得0分,满分各10分。调查人员经专门培训,统一调查标准和方法,采取独立和匿名方式问卷调查,学生当场答卷并统一收回。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大学生性及性相关行为情况(表 1)
表 1 大学生性及性相关行为调查结果

57.7%的大学生理解或赞成婚前性行为,11.4%的大学生报告有过性行为,男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4.8%,女生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2,P<0.001)。

2.2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

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高年级学生艾滋病常识和传播途径得分为(8.79±2.15),(8.26±1.88)分,低年级学生分别为(7.35±1.36),(7.07±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常识大学生回答正确率为50.2%~98.7%,对于“你知道AIDS患者通常死于肺炎、癌症”及“常用消毒剂可以将HIV杀死吗?”2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较低,仅为50.2%,63.4%。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较高,为95.1%~98.2%。而对于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回答正确率较低,为63.5%~89.7%。如蚊虫叮咬、共用公共游泳池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仅为63.5%~73.8%。

2.3 大学生对艾滋病和性相关行为的态度和信念

49.2%的男生和50.3%的女生担心自己会感染性病、艾滋病;60.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机会感染性病、艾滋病,但可能性很小;92.3%男生和95.6%女生怀疑自己患了艾滋病后会积极寻求治疗和帮助。在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上,女生同情率(56.6%)高于男生(53.4%)。>90%的学生认为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对预防艾滋病很重要。87.6%的大学生同意不安全性行为会传染上艾滋病;84.6%同意正确使用安全套可能预防艾滋病。

2.4 大学生对性教育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认为开始接受性教育年龄应在12~15岁的大学生较多,占76.2%;83.5%的低年级和80.5%的高年级学生认为艾滋病和性相关知识教育非常必要,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接受过艾滋病和性教育的比例分别为79.4%和86.3%。艾滋病和性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次为:广播、电视、电影(76.55%),报刊、杂志、书籍(70.1%),网络(62.1%),学校老师(46.5%),同学、朋友(31.2%),医生、护士(30.8%),家庭成员(20.4%)。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医学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1.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已有性经历的大学生不使用安全套、多性伴、口交、肛交、性交易等易感染性病、AIDS的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提示大学生的性安全值得关注。医学生对AIDS主要传播途径答对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尤其是蚊蝇叮可否传播AIDS)的正确回答率偏低。有50%的学生对AIDS存在恐惧感,对AIDS病人存在歧视,提示在AIDS防治的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客观性。使学生消除对AIDS的恐惧心理,以有效预防AIDS。

本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栏仍然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AIDS和性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R].2009.
〔2〕 Schaalma HP,Abraham C,Gillmore MR,et al.Sex education as health promotion:What does it take?[J].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2004,33(3):259-269.
〔3〕 陈芳,许燕平.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29-1030.
〔4〕 吴纪民,潘哓红,杨介者,等.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及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7):604-606
〔5〕 杨国平,王湘苏,黄明豪,等.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3-405.
〔6〕 常春,孙昕英,史宇晖,等.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的性安全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