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2〕。为了解湖北省武汉市城市、农村及城市外来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09年6-8月对湖北省武汉市13个行政区26个街道/乡镇抽取的15~69岁居民共549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中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乡镇,对全部26个街道/乡镇共5495名15~69岁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城市和农村居民为有武汉市城市和农村户籍的居民;城市外来居民为在武汉市居住≥6个月的居民。共调查5600人,回收有效问卷54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
1.2 方法参照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等。健康知识27题,健康行为14题,健康技能10题,共51题。每题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或不回答计0分;多选题能在所有选项中正确回答≥60%选项的判定为该题回答正确;健康素养总得分为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得分相加,满分51分。总知晓率=所有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总题数/(被调查人数×每人回答问题数)。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0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的5495名居民中,城市居民2342人,占42.6%,农村居民2369人,占43.1%,城市外来居民784人,占14.3%;男性2676人,占48.7%,女性2819人,占51.3%,性别比为0.95:1;平均年龄为(37.2±14.2)岁,15岁~、21岁~、31岁~、41岁~、51岁~、61~69岁居民分别为799,1389,1095,1050,826,336人,分别占14.5%,25.3%,19.9%,19.1%,15.0%,6.1%;小学及以下学历722人,占13.1%,初中1887人,占34.3%,高中或中专1766人,占32.1%,大专或本科1064人,占19.4%,硕士及以上学历56人,占1.0%。
2.2 不同特征居民健康素养总分情况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总分为3~51分,平均为(34.4±8.1)分;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健康素养总平均分分别为(37.4±7.1),(32.3±8.2)和(32.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33,P<0.01)。
2.3 不同特征居民健康素养3个维度得分情况 2.3.1 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健康知识平均分分别为(21.0±4.3),(18.4±4.9)和(18.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661,P<0.01)。武汉市居民健康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2.89%(4005/5495),其中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总知晓率分别为77.86%(1823/2342),68.23%(1616/2369)和67.35%(528/784),城市居民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均高于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P<0.05)。健康知识的27题中健康就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体重快速减轻是癌症的早期信号之一、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和蟑螂传播哪些疾病4题的知晓率较低(<50.00%),分别为25.97%(1427/5495),39.14%(2151/5492),45.26%(2481/5495)和38.98%(2142/5495)。
2.3.2 健康行为认知情况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健康行为平均分分别为(9.5±2.2),(8.2±2.3)和(8.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105,P<0.01)。武汉市居民健康行为的总知晓率为62.64%(3442/5495),其中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7.86%(1589/2342),58.73%(1407/2396)和58.86%(461/784),城市居民健康行为的总知晓率均高于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P<0.05)。健康行为的14题中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成年男性1d饮用的酒量、成人每天吃盐不能超过克数和妇女怀孕后至少进行孕期检查次数4题的知晓率均<50.00%,分别为39.98%(2197/5495),18.36%(1009/5495),40.80%(2242/5495)和14.32%(787/5495)。
2.3.3 健康技能认知情况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健康技能平均分分别为(6.9±2.1),(5.6±2.6)和(5.7±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105,P<0.01)。武汉市居民健康技能的总知晓率为61.61%(3385/5495),其中城市、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8.65%(1608/2342),56.26%(1348/2396)和56.77%(445/784),城市居民健康技能的总知晓率均高于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P<0.05)。健康技能的10题中OTC的含义、放射性标识和生物安全标识3题的知晓率均<50.00%,分别为25.95%(1426/5495),28.43%(1562/5495)和30.56%(1679/5495)。
3 讨 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分及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得分均高于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与2007年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4〕和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5〕结果一致,提示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健康素养较差,这可能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文化程度较低,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程度不高和城市外来居民大多处于社会弱势,健康教育工作可及性差〔6〕有关。因此,农村和城市外来居民是健康素养干预的重点人群。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早期信号、体检、饮酒、食盐量等问题的知晓率均<50.00%,而饮酒、口味偏咸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7〕,癌症早期信号、体检则是预防肿瘤的有效方法,提示武汉市居民对慢性病知识较为缺乏,加强武汉市居民慢性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次调查中武汉市知晓OTC含义和认识放射性标识的居民分别占25.50%和25.95%,与江苏省〔8〕和上海市闵行区〔9〕调查结果相似,提示各地居民基本健康技能均存在着盲区,应加以重视。
〔1〕 | 肖璨,陶茂萱.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5):361-363. |
〔2〕 | 邱心镜.卫生部公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J].医学与社会,2010(1):36. |
〔3〕 | 肖璨,程玉兰,马昱,等.Delphi法在筛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81-84. |
〔4〕 | 陈国永,马昱,胡俊峰,等.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163-166,174. |
〔5〕 | 王萍,毛群安,陶茂萱,等.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43-246. |
〔6〕 | 黄永,王君峰,杨林胜,等.建筑业农民工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6):717-719. |
〔7〕 | 李金梅,隋虹,付金林,等.黑龙江省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24. |
〔8〕 | 李小宁,黄明豪,郭海健,等.2009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J].江苏卫生保健,2010,12(1):41-44. |
〔9〕 | 梅克雯,朱媛妍,王健,等.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