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individually configured education)是指一种重视个性、承认差异、发挥自我、注重孩子潜能发挥、促进孩子个性完美和素质全面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1, 2, 3, 4〕。但目前大多数婴幼儿由老人抚养,老人能较好地呵护他们的温饱,但对科学开展早教工作了解较少;且早教工作缺乏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指导〔5〕。因此,于2007年2月起对辽宁省沈阳市内5区0~3岁婴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分析个性化教育对婴幼儿体格-智能发育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沈阳市内5区选择400名2007年2月1日~2008年6月1日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及家庭为对象,且满足下列条件:新生儿出生体重≥2 500 g,生后3 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测查得分≥35分者〔6〕;新生儿期无重大疾病;母孕期身体健康;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年收入﹥ 2万元、居住环境无明显差异。男、女童各200人。随机分成干预组(个性化指导)和对照组 (以家庭养育为主),干预组200人,男童116人,女童84人;对照组200人,男童97人,女童103人。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教导人员由统一培训的项目组医生承担,在小儿出生后与家长商谈,向家长说明个性化教育的意义,取得家长同意与合作,登记家庭详细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婴幼儿父母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及教育程度,看护人教育程度,家庭结构等。
1.2.2 干预方法应用《0~6岁儿童早期智能开发软件》 〔7〕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干预组评估结果和相应的保健指导分发给家长,根据小儿在体格及发育各个能区存在的缺陷和/或优势,进行有计划个体化指导,按个性化指导方案布置家庭作业;并对干预组小儿家长进行同步课程培训;每2个月为月龄相近的小儿举办一次集体亲子聚会。干预期为18个月。对照组婴幼儿以家庭养育为主,只进行同步测评,未进行指导和培训。
1.2.3 测评方法(1)体格发育测评:定期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从出生后2周开始至12个月,每月1次,12~18个月每3个月1次。并分别于婴幼儿出生后2周,6,12,18月龄时由干预门诊医生对小儿身高、体重、头围进行测量并记录。(2)智能测评:采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编制的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8, 9〕测评。该测验由运动、社会适应和智力3个能区组成,共120个项目。根据3个能区合计得出原始总分,根据智力区得出原始分,再经表查出被试者的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 I)来衡量婴幼儿智力发展水平; DQ、MI两者均< 70为异常,均在70~80之间为可疑,均≥85为正常。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对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检验及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婴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婴幼儿母亲孕龄、母亲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及看护人教育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均衡可比。
2.2 不同组别婴幼儿动作发育比较(表 1)![]() | 表 1 不同组别婴幼儿动作发育比较 |
![]() | 表 2 不同年龄婴幼儿智力指数和发育商比 |
结果表明, 干预组婴幼儿6, 12及18月龄时的智力指数及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智力指数及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月龄婴幼儿动作发育不同,干预组抬头动作发育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独坐、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能倒走等动作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
2.4 不同组别婴幼儿体格发育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6月龄、12月龄、18月龄婴幼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个性化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无明显影响。
3 讨 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婴幼儿干预组独坐、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能倒走等动作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动作发育,特别是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育和适应能力发育。研究结果还表明,婴幼儿于6,12及 18月龄时干预组的智力指数、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个性化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因此,从小儿刚出生就开始进行个性化教育,能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体格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为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主要与喂养、饮食和营养吸收有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种族、地域、遗传、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等,因此有关个性化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家庭是0~3岁婴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小儿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促进情感交流,有利于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社会情绪及个性行为〔10〕。对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定期测评,及时找出影响身心健康的原因,并进行个性化指导,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科学育儿方面的需要。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因此,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早期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 | 许少琼.家庭和医院综合干预的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24-25. |
〔2〕 | 李维君,邹时朴,钟云莺,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气质和智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55-159. |
〔3〕 | Bonnier C.Evaluation of early stmiulation programs for enhancing brain development[J].Acta Paediatr,2008,97(7):853-858. |
〔4〕 | Barnett WS,Belfield CR.Individulized developmental care for high risk new borns in the NICU:a practice guideline[J].Early Hum Dev,2007,83(7):433-442. |
〔5〕 | 吴德军.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个性化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2:100-102. |
〔6〕 | 路安洪.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8,12(4):335-336. |
〔7〕 | 孙敬明,葛学英,王真波,等.基层早期教育及营养指导与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关系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134-138. |
〔8〕 | 朱伟.儿童智能发育筛查的测验临床应用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6):661-662. |
〔9〕 | 刘小芹,周利峰,杨婕,等.婴儿智能发育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4):419-420. |
〔10〕 | Kalf AC,KroesM,Vies JSH,et al.Neighbourhood level and individual level SES effects on child problem behaviour:amulti level a nalysis[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1,55:246-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