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铁四局中心卫生防疫站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流动人口中,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艾滋病知识的缺乏,且处于性欲旺盛期,已成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之一[1, 2]。为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状况,发现农民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宣传教育和干预作准备,于2006年9月-2007年4月对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中铁某局合肥地区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再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共调查了中铁某局合肥地区5家民建建筑工地628名农民工和7家路、桥建筑工地的805名农民工;其中男性1 320名,女性123名。(2)调查方法: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农民工匿名填写。自填有困难的农民工则由调查员协助完成。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来源地、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收到调查问卷1 43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 269份,合格率为88.56%,包括5家民建建筑工地533名农民工和7家路、桥建筑工地的736名农民工。(3)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1)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共计调查农民工 1 296人,其中男性1 187人,占93.54%;女性82人,占 6.46%。平均年龄为38.74岁(16~72岁),其中18~40岁的农民工占54.06%。文盲占10.61%,小学占15.31%,初中占41.31%,高中及以上占32.77%。未婚者占16.93%,未婚同居占2.37%,已婚同居占40.30%,已婚两地分居占 37.93%,离异单身占1.44%。(2)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高危行为主要表现为:37.12%的农民工有与工友共用刮胡刀;8.35%的农民工卖过血。在婚外性行为方面,5.82%的农民工报告自已在6个月内找过暗娼,而30.96%的农民工报告自己的工友有找暗娼的行为;有 0.63%的农民工报告自己曾吸毒。(3)安全套使用状况:①对安全套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57.76%的农民工表示没看过安全套的有关广告,30.65%的农民工知道安全套的作用。而在知道安全套作用的农民工中,有78.98%的人知道安全套有避孕作用,有69.66%的人知道安全套有预防性病的作用;农民工获取安全套的途径并不广泛,50.04%的农民工表示不知道从何处可以买到安全套。②有性经历的农民工安全套使用状况:本次调查中,共有1 082名农民工有过性经历,在最近半年中,有62.29%的人有过性行为。在这些有性经历的农民工中,仅有16.54%的人在性生活中使用过安全套,52.68%的人从来不使用安全套,无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③农民工安全套使用状况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 1):以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种、工资、是否听说过艾滋病、是否看过安全套的广告、是否知道安全套的作用等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经常使用安全套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标准为α=0.05,剔除标准为β=0.1)。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知道安全套作用以及是否知道周围能买到安全套5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表 1 农民工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安全套使用率低且存在商业性行为,与相关研究结果较一致[3, 4]。建筑工地农民工大部分正处于性活跃期,但他们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安全套知识的缺乏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显示,57.76%的农民工没受到过安全套可能预防性病/艾滋病作用的宣传教育。另外,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安全套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低,安全套的使用率也越低。农民工年龄越小,越倾向于使用安全套,与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相似[5]。婚姻状况也是其影响因素,已婚者可能因为避孕需求及有过性经历,对于安全套相关知识的了解较未婚者要丰富,而未婚者的避孕相关知识较为缺乏,所以较少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的获取途径也是影响其使用的重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知道能买到安全套农民工安全套使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场所,建筑工地农民工更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建筑工地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做好农民工安全套推广工程,提高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1] | 吕柯.农民工的特点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初控[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4):312-313. |
[2] | 张贻庆,术洪英,刘德艳,等.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8-9. |
[3] | 高洪彩,汪宁,施小明,等.云南省某矿区工人性行为和艾滋病病毒/性传播感染状况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 (1):5-8. |
[4] | 周建波,孙业桓,郝加虎,等.铁路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6):567-570. |
[5] | 毛京沭,刘毅东,孙晓明,等.广州市流动人口避孕方法现状及影响因素[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1):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