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障碍作为老年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m ild cognitive impa irm ent,MC I)的极早期表现,是老年卫生保健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已引起关注〔1〕。在老年人记忆障碍阶段对其进行干预,使老年痴呆的发病时间推迟,将减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为探索老年人记忆障碍干预的有效方法,于2009年4 -7月对河北省唐山市社区记忆障碍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记忆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选取社区≥60岁记忆障碍老年人60人,随机分成干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干预组平均年龄(66 ± 4.64)岁,对照组(67.23 ±7.34)岁。干预组男性12人,女性 18人;对照组男性11人,女性19人。干预组受教育年限 (8.27 ±3.17)年,对照组(9.27 ±4.34)年。2组年龄、性别、 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组标准年龄≥60岁,有对信息识记、保持、再现功能普遍减退的症状〔2〕,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iver-meadⅡ)〔3〕评分< 22分,经讲解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协议书。经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无严重视力听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2〕评分正常;排除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和严重的内科疾病,抑郁症、头部外伤史、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者。
1.3 工具 1.3.1 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ivermeadⅡ)〔3〕本记忆测评工具共有A、B两个平行版本,为避免因重复使用一套测验工具而产生的学习效应,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 RivermeadⅡ行为记忆测验的A、B版作为测试工具,测试记忆障碍老年人行为记忆得分。RivermeadⅡ包括12个项目,评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记忆问题,包括即时和延迟回忆、路线回忆、注意力、定向力。12个项目名称为记姓和名,记所藏物品,记约定,图片再认,故事即时回忆,故事延迟回忆,脸部再认,路线即时回忆,信件即时、延迟回忆,定向,日期,路线延迟回忆。每项由初步积分换算成标准分(0,1,2分),2分为满分,1分为较差,0分为差,12项满分为24分。总分22~24分为正常,17~21分为轻度记忆障碍,10~16分为中度记忆障碍,0~9分为重度记忆障碍〔4〕。为减少时间对记忆的影响,干预前后测试时间均在15:00-18:00之间。
1.3.2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L评定有进食、洗澡、 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10项,对日常生活独立程度进行评定。100分为能够独立应对日常生活。随机选取的老年人ADL评分均为100分。
1.4 干预方法及训练根据老年人记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5〕,制定了简单易行、融趣味和训练于一体的训练方法,并将每次记忆训练时间控制在30min,避免训练时间较长,老年人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干预效果〔6〕。每周训练3 ~5次,每次30 min,2009年4-7月连续训练3个月后,进行 RivermeadⅡ记忆评分,观察效果。干预组采用记忆训练方法,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视觉记忆训练〔7〕;(2)照片记忆训练〔7〕;(3)彩色卡片拼图训练〔7〕;(4)复述短小故事〔8〕;(5)地图作业训练〔8〕;(6)手指保健操〔9〕。根据RivermeadⅡ评分标准所判定的记忆障碍特点,针对每位老年人的个性特点采取个性化记忆训练。(1)方法1〔10〕:对于路线即时回忆和延迟回忆评分差者,采取视觉记忆训练+地图作业训练+近期事件记忆训练+手指保健操;(2)方法 2〔8〕:对于即刻回忆故事、即刻延迟回忆信息、即刻回忆路线评分差者,采取视觉记忆+照片记忆训练+彩色卡片拼图训练+手指保健操;(3)方法3〔11〕:对于脸部再认、图片再认、延迟回忆故事、即刻延迟回忆信息、延迟回忆路线、记被藏物品、 回忆姓和名、回忆预约时间以上几项评分差者,采取复述短小故事+照片记忆训练+彩色卡片拼图训练+手指保健操; (4)方法4〔12〕:针对所有记忆障碍老年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身体,注意合理饮食,避免使用铝制锅烹调,戒烟限酒,预防老年慢性病发生。多与家人交流或参加社区活动,多读书看报或看电视新闻,改善睡眠。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记忆障碍情况干预组轻度记忆障碍10人,中度12人,重度8人;对照组轻度记忆障碍11人,中度11 人,重度8人;2组记忆障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同组别对象干预前后RivermeadⅡ评分情况(表 1)![]() |
表 1 不同组别老年人记忆干预前后Rivermead Ⅱ评分情况( x ±s) |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RivermeadⅡ评分及各维度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信件即时、延迟回忆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River- meadⅡ总分、立即回忆故事、信件即时延迟回忆、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回忆姓和名、回忆被藏物品7项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干预后,干预组Rivermead Ⅱ总分、立即回忆故事、信件即时延迟回忆、脸部再认、定向、 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9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
3 讨 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记忆障碍老年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RivermeadⅡ行为记忆测试总分、立即回忆故事、信件即时延迟回忆、脸部再认、定向、回忆预约、故事延迟回忆、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9项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图片再认、立即回忆路线、日期、路线延迟回忆4项得分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原因可能为,本干预时间较国外报道的干预6个月〔8〕时间短,且未充分利用家庭照顾者的支持。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记忆障碍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帮助监督老年人记忆训练,还要培养记忆障碍老年人自我康复能力,培养一些生活情趣,如书法、绘画、音乐等,以调节情绪,改善记忆。有研究报道,高维生素E膳食是记忆障碍的低风险因素〔13〕,在老年人膳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饮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对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14〕,鼓励老年人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1〕 | 李磊,秦侠,陈若陵,等.老年痴呆症发病状况及随访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0):1179-1180. |
〔2〕 | 恽小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497-499. |
〔3〕 | 郭华珍,恽小平.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介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0):909-910. |
〔4〕 | Wills P,Clare L,Shiel A,et al.Assessing subtle memory impairments in the everyday memory performance of brain injured people:exp lor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Extended R ivermead Behavioural Memory Test[J].B rain Injury,2000,14(8):693-704. |
〔5〕 | Angus J,Sims J,Feldman S,et al.Can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s from other key national health priority areas inform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ementia[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08,11(10):1721-1725. |
〔6〕 | Becker H,McDougall GJ Jr,DouglasNE,et al.Comparing the efficiency of eightsession versus four2session memory intervention for older adults[J].A rch Psychiatr Nurs,2008,22(2):87-94. |
〔7〕 | 李文迅,尤春景,许涛,等.记忆训练软件的设计及临床初步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106-108. |
〔8〕 | Quemdad JI,Munoz Cépedes JM,Ezkerra J et al.Outcome ofmemory rehabilita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ssessed by neurop sychological tests and questionnaires[J].Head Trauma Rehabil,2003,18(6):532-540. |
〔9〕 | 张丽秀,刘雪琴.手指操训练延缓老年轻度认知障碍[J].护理学杂志,2008,23(3):61-66. |
〔10〕 | 尤春景,许涛,孙百勇,等.记忆评定与治疗软件的制作与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2004,19(3):147-149. |
〔11〕 | 徐东娥,魏利娟,茅柳英,等.轻中度老年痴呆病人认知训练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2):332-334. |
〔12〕 | 韩韶华.记忆障碍的康复[J].中国康复,2004,19(1):55. |
〔13〕 | 钞虹,赵长峰,张俊黎,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抗氧化酶与维生素E[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65-1466. |
〔14〕 | 陈长香.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