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儿童体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微量营养素缺乏是中国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1〕;而维生素A(VA)、维生素C(VC)、维生素E(VE)作为体内重要的微量营养素与儿童免疫功能密切相关〔2, 3〕。本研究于2007年3-7月,对河北省唐山市2所小学1~6年级的262名学龄儿童进行膳食调查和免疫指标检测,并利用多因素分析探讨膳食VA、VC、VE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水平,以期对儿童维生素摄入水平的膳食调整和必要的补充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唐山市2所小学随机抽取1~6年级各1个班学生,其家长知情同意并符合采血纳入条件的共262名,其中男生133名,女生129名;年龄6~12岁。采血纳入条件为在采血前1个月内无使用免疫调节剂和维生素制剂史,抽血前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
1.2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儿童VA、VC、VE摄入水平和免疫水平的非处理因素:如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出生结局、喂养情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健康和性格状况、患病情况、服用免疫制剂情况,父母文化程度、接受的营养教育和个人嗜好,家庭收入、空调使用等生活环境情况。
1.3 膳食调查食物摄取频率调查和膳食调查相结合。由家长当场填写儿童近1个月内17类86种食物的平均每周摄取次数和每次食用量;家长连续5d(包括1d周末)当天填写儿童膳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名称、种类、品牌、制备方法以及饭菜的生重、可食部分重量、主要配料和儿童所吃熟食比例。用营养计算器V116对2种方法调查的食物量分别进行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转换,取2个表结果的平均值。利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4〕中相应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评价实际摄入量。
1.4 血液指标检测静脉血分离血浆后当日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20℃冰箱保存,1周内完成其他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技术(APAAP)单抗桥联酶标法,试剂盒(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白细胞介素-2(IL-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试剂盒(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IgG、IgM、IgA检测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彩色免疫板(北京渡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5 统计分析应用Exce 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15 统 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各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 采用多因 素非条件Log 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VA、VC、VE 摄入水平对 各免疫指标的影响; 非处理因素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VA、 VC、VE 不同摄入时各受影响的免疫指标修正均数与正常参 考值的差异,分析VA、VC、VE 处于何等摄入水平时各免疫指 标开始非正常。分层分析时,由于学龄儿童VA 的RNI分为 ≤ 6岁、7~ 10岁和11~ 12岁3个年龄段; 所以结合统计学分 析差别检验需要,将儿童实际摄入量按占RNI或AI的%进行 分层,共6~ 7个摄入水平。
2 结 果 2.1 VA、VC、VE 摄入量对免疫水平的影响在单因素相关 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分析; 排除影响各免疫指标水平的 非处理因素,VA摄入量对CD4+ /CD8+ 有影响( β=-01017,P < 0.05) ; VA、VE摄入量对CD4+ 细胞百分比、IL-2、IgG有影响( β=-0.079~-1.171,P < 0.05); VC 摄入量对CD3+ 细胞 百分比、IgA 有影响( β=-0.231,-1.507,P < 0.05); VA、VC 摄入量对IgM 有影响( β=-01520,01561,P < 0.05)。
2.2 VA、VC、VE 摄入水平对儿童免疫能力的影响(表 1~ 3)![]() | 表 1 学龄儿童VA 不同摄入水平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x ± s) |
![]() | 表 2 学龄儿童VC不同摄入水平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x ± s) |
![]() | 表 3 学龄儿童VE不同摄入水平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x ± s) |
在控制非处理因素基础上,分析儿童VA、VC、VE实际摄入量对各免疫指标的影响。当VA摄入水平分别低于100%,80%,60%和40%RNI时,受其影响的IL-2、CD4+/CD8+、CD4+、IgG分别低于参考值;低于100%RNI时,IgM高于参考值。当VC摄入水平分别低于100%RNI和80%RNI时,受其影响的CD3+、IgA分别低于参考值;低于60%RNI时,IgM高于参考值。VE摄入水平低于120%、80%和80%AI时,受其影响的CD4+、IL-2及IgG分别低于参考值;即当VA摄入量≥120%RNI、VC摄入量≥120%RNI、VE摄入量≥160%AI时,其影响的各免疫功能指标均可处于正常。
3 讨 论国际上把微量营养素缺乏称为潜在饥饿以提示其严重性。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的变化过程中,免疫功能的改变的早期即发生,从而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2〕。动物实验证实〔5, 6〕,VA、VC、VE与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增加分泌性抗体产生等多项免疫功能有关。本次调查的学龄儿童VA、VC摄入量低于RNI的分别占52.6%和35.6%;VE的摄入量高于AI,但其血浆水平较低的占9.92%〔7〕;一般学者都认为给予较高剂量的维生素E仍是安全的〔8〕。所以,了解处于何种摄入水平开始对各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产生作用,可为儿童期人群微量营养素的膳食调整和必要时的补充干预提供更为直接的指导;但维生素干预研究的补充种类和补充剂量尚不明确〔6, 9, 10〕。LevineM等〔11〕提出,VA、VE的RNI均应增加,但对增加适宜量值的问题却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次研究表明,VA摄入量少,CD4+、CD4+/CD8+、IL-2、IgG水平降低而IgM升高;VC摄入量少会使CD3+、IgA水平降低且IgM升高;VE摄入量少会使CD4+、IL-2、IgG水平下降。排除免疫指标的非处理影响因素后,当儿童实际摄入量VA、VC>120%RNI、VE>160%AI时,其影响的各免疫功能指标方能达到较佳状态。因此,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的免疫反应和增强抗病能力,建议进一步改善儿童膳食结构从而提高儿童VA、VC、VE摄入水平,必要时给予适量的补充。
〔1〕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营养学报, 2004,26(6):417-420. |
〔2〕 | Villam or E,Fawzi WW.Effects of vitamin Asupplementation on mimune response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s[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05,18(3):446-464. |
〔3〕 | Hemila H,Kaprio J,Albanes D,et al. Vitamin C,vitamin E,and beta-carotene inrelation to common cold in cidence in male smokers[J].Epidemiology,2002,13(1):23-37. |
〔4〕 | 孙长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40-248. |
〔5〕 | Srigridhar K,Nair KM.Iron-deficientin testine is more susceptible to peroxidative damage du ringiron supplementation in rats[J]. Free Radic BiolMed,2006,25:660-665. |
〔6〕 | Naziroglu M,Butterw lorth P.Protective effects of moderate with vitamin Cand E on blood antioxidative defensemech anismin rats withs trep 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J].Can J Apple Physiol, 2005,30(2):172-185. |
〔7〕 | 唐咏梅,朱骄峰,周会,等.学龄儿童维生素A、C、E摄入量与水平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37-939. |
〔8〕 | Kuhn M A.Oxygen free radicals and antioxidants:an overview of how antioxidants protect the body from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03,103(4):58-62. |
〔9〕 | Lin J,Song F,Yao P,et al. Effect of vitamin A supplementation on mimune function of well-nourished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viamin Adeficiency in China[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8,62(12):1412-1418. |
〔10〕 | 朱长林,张文彬,孙鹏,等.维生素C与维生素E的联合免疫及抗氧化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36(10):120. |
〔11〕 | Levine M,Con ry CC,Wang Y,et al. Vitamin Cpharm a cokinetics in healthy voluntee:revidencde for a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6,93:3704-3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