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9, Vol. 25 Issue (12): 1527-1527   PDF    
硒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NO和NOS影响
宋光熠, 马越娇, 车光昇, 李屹, 张建军, 王实, 朱天义     
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01
关键词亚硒酸钠     心缺血再灌注     一氧化氮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具有抗生物氧化、抗炎、防癌抗癌和免疫抑制等作用1。补硒常用的含硒化合物为亚硒酸钠, 为观察补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采用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扎再灌注方法, 证实补硒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硒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日本大耳白兔(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SYXK (辽)2003-0019), 体重2~3 kg, 8~9月龄, 雌雄兼用。(2) 药物与试剂:亚硒酸钠(北京市朝阳区中联化工试剂厂, 960729)。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NOS和NO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3) 方法:将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 每组6~7只, 雌雄兼用,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bw), 麻醉后开胸, 假手术组6只大耳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穿线不结扎; 模型对照组6只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4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60 min; 实验组7只大耳兔于结扎前2周静脉注射亚硒酸钠1.0 mg/(kg·bw), 结扎前1周重复给药1次, 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4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60 min。各组标Ⅱ导联全程记录心电图, 并于再灌注60 min取血测定LDH、CK、NOS活性和NO含量。(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 基本情况:假手术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模型对照组结扎后PP间期延长, ST段上抬形成单项曲线, 再灌注后继续升高; 实验组结扎后心电图PP间期延长(与结扎前比较, P < 0.01), ST段抬高与T波融合为单项曲线(与结扎前比较, P < 0.01), 再灌注后ST段下降(与结扎时比较, P < 0.05)。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心电图P波、R波、S波和PP间期变化无明显差异。(2) 组间比较(表 1):对照组血浆中LDH、CK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1), 实验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1)。NO含量和NOS活性, 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1), 实验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 < 0.01)。

表 1 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再灌注血浆中LDH、CK、NO、NOS含量(x±s)

讨论

根据亚硒酸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2, 在实验前给予亚硒酸钠补硒可使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缺血再灌注后血浆LDH、CK明显降低, 表明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硒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OS减少NO生成相关。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的产生量,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结论3-5。本研究表明, 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结扎40 min, 再灌注60 min后, 血浆NOS活性和血浆NO含量明显增加。NO在心肌再灌注(氧合)过程中, 既有减轻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同时又能介导再灌注损伤。NO可引起冠脉扩张, 冠状血流增加; 具有抗氧化作用, 使内皮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 维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进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粘附, 减少再灌注晚期心肌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同时, 由于冠脉内氧自由基的灭活, 削弱了氧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伤, 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而NOS抑制剂则可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组织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由于再灌注(氧合)时心肌组织中NO的过度合成可产生负性肌力作用; 损伤DNA; 影响ATP的产生; 与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 从而影响心肌收缩力、介导心肌组织损伤。

参考文献
[1] 朱善良. 硒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 2004, 39(6) : 6–8.
[2] 郭季安, 唐凤珍, 李贵民, 等. 亚硒酸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6, 1(1) : 封2.
[3] 胡冬梅, 李义召, 王海涛, 等. 亚硒酸钠对沙土鼠海马C 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 23(2) : 268–271.
[4] 印文利, 车光昇, 李光芝, 等. 硒对乙醇中毒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6) : 727.
[5] 赵向民, 包汉雨. 一氧化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 19(2) :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