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9, Vol. 25 Issue (9): 1044-1045   PDF    
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及从业意愿调查
姜红英1, 刘家虹2, 付俊2, 卢飞豹2, 刘伟新1, 李悦1     
1.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南昌 330006;
2.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关键词医学生     艾滋病     职业暴露    

近几年,中国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量正逐年大幅度地上升,使得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病人的概率明显增大1。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的情况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头刺伤2。医学生既是HIV感染的被保护对象,又是今后参加综合性防治艾滋病的中坚力量,为了解他们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预防和减少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HIV,并探索他们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本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南昌大学医学院1~5年级医学生中抽取2 844人;其中,临床专业1 471人,护理专业80人,预防专业263人,检验专业160人,影响像专业201人,药学专业85人,麻醉专业185人。共发放调查问卷2 844份,收回2 549份,有效份数为2 501份,有效应答率98.11%;调查对象中男生1 163人,女生1 335人;平均年龄为(20.01±1.602)岁。

1.2 方法

本次调查的问卷制定,参考有关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分别于1996年、2000年制定的制度性艾滋病歧视(insti-tutional discrimi nation),即AIDS歧视、羞辱性特征和否认(discrim ination, stigma, denial, DSD)的研究指南中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国内相关调查内容3拟定调查问卷。匿名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知识、职业防护知识、教育需求及从业意愿等问题。职业暴露知识部分采用回答问题得分制,共7个问题,答对1题得1分,总分7分。问卷中职业防护知识部分共9个问题,答对1个得1分,总分9分。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各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得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医学生职业暴露知识得分情况 2.1.1 职业暴露知识得分基本情况(表 1)
表 1 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

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1±0,1(M±P24,P75)其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问题是暴露后处理流程,回答正确率最低的问题是暴露级别评估。

2.1.2 职业暴露知识得分单因素分析

将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7个问题得分按不同分组标准进行比较,不同性别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各年级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五年级组得分较高;不同专业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专业组得分较高,检验和影像专业得分较低;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组与未接触组比较,2组的暴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接触组得分更高。

2.2 医学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情况 2.2.1 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基本情况(表 2)
表 2 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

调查对象平均分为4.601 6±1.630 66;回答正确率最低的问题是标准防护的对象仅仅是医护人员,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脱下手套每次都要洗手。

2.2.2 职业防护知识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将职业防护知识的9个问题得分按不同分组标准进行比较,不同性别的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组得分更高;各年级的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五年级组得分更高;各专业的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预防专业组职业防护知识得分更高;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组与未接触组比较,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

2.3 教育需求情况

医学生中有9.6%接触过艾滋病病人,36.9%的医学生想接触艾滋病病人,19.6%的医学生没有接受过艾滋病方面教育,35.8%的医学接受过,但是没印象。仅有9.3%的医学生接受过职业暴露、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12.0%的医学生接受过,但是没印象;73.0%的医学生有兴趣进一步接受职业暴露、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

2.4 医学生从业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表 3)
表 3 医学生从业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7.7%的医科大学学生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女生比男生更不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越高越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职业暴露知识得分越高越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歧视得分越高即越歧视艾滋病病人,越不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医疗领域歧视得分越高即越歧视艾滋病病人,越不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未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医学生更不愿意从事艾滋病相关工作。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欠缺,医学生中只有9.6%接触过艾滋病病人,19.6%的医学生从未接受过艾滋病方面教育,仅有9.3%的医学生接受过职业暴露、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可见目前针对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非常不全面。这种状况不仅使这些医学生今后在医疗工作中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存在职业暴露而染上艾滋病的风险;也因医学生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导致从事相关职业的意愿不高。有学者认为4,知识缺乏是对艾滋病产生歧视的根源之一,这将极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因此,应加强在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

(感谢南昌大学医学院各位领导、学生管理老师、2004级预防专业实习生邱红恒、叶园林、赵全旭同学的现场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 林伙先. 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7) : 675–677.
[2] 詹劲基, 周指明, 钟速逸, 等. 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9) : 1079–1081.
[3] 张燕, 绳宇. 医护专业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12) : 1075–1077.
[4] 徐钟渭, 谭永达. 我国艾滋病人/感染者的关怀及消除歧视[J]. 浙江预防医学, 2003, 15(7) :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