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9, Vol. 25 Issue (8): 1007-1008   PDF    
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医院感染管理
伍平, 冼建妹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 519000
摘要: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成效。 方法 对2008年5-7月收住院的132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整理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 结果 本次手足口病流行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男女分别为65, 67例, 比例相近, 以3岁以下病例为主占68.2%, 临床表现多数为轻症以发热为主占总病例的93.9%, 132例患儿全部有皮疹或疱疾, 2例并发脑干脑炎, 病死率为0.76%。流行期间科学、合理地实施各项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仅出现1例医院感染, 远远低于同期其他病区的医院感染率。 结论 医务人员重视医院感染工作, 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传播。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医院感染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WU Ping, XIAN Jian-mei.     
Zhuha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Zhuhai 5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evalent chanacteristics of hand food mouth disease (HFMD) and the effect of no socomial infection (NI) management on the epidemic of HFM D.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132 HFMD cases was conducted from May to July, 2008, and the data of measures on NI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major pathogen of the epidemic was EV 71.The cases were mainly children under three years (68.2%) with mild symptoms and even gender distribution (65 males and 67 female cases).All 132 cases had skin rash and 2 cases had brainstem encephalitis with a total fatality rate of 0.76%.There was only one NI case occured, ad the NI rate was sign 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in other hospital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Conclusion The HFMD could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with strict NI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hand-foot mouth disease     epidemiology     no socomial infection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2008年5-7月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32例,仅出现1例医院感染,远远低于同期其他病区。本研究对此次手足口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5月2日-7月31日收住本院的132例手足口病病例。

1.2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1中规定的病例判定标准进行病例诊断。脑干脑炎诊断标准参照《小儿内科学》2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1)性别分布:男65例,女67例,性别比为0.97:1。(2)年龄分布:1个月~7岁,平均年龄2.03岁; < 3岁病例占68.2%。(3)职业分布:散居儿童90例,占68.2%;幼托儿童39例,占29.5%;学生3例,占2.3%。(4)时间分布:5月份40例,占30.3%;6月份36例,占27.3%;7月份56例,占42.4%。

2.2 临床资料

(1)主要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有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等出现皮疹等。发热124例,占总病例的93.9%,其中37.5~38 ℃10例,38~39 ℃72例,39~40 ℃42例。如无合并症,热程一般持续1~3 d。132例患儿全部有皮疹或疱疹,部分病例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2例并发脑干脑炎。(2)住院时间:2~11 d,平均4.9 d。(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123例,占93.1%;心肌酶轻度升高127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6例; 对33例患儿进行了肠病毒(EV71)核酸PCR检测,其中阳性11例,占33.3%。(4)合并症:下呼吸道感染23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败血症1例。(5)病死率:1名患儿因脑干脑炎死亡,病死率为0.76%。(6)医院感染率:1名患儿出现医院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医院感染率为0.76%,同期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率为2.1%。

2.3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1)设置手足口病病人就诊、收治流程:在疾病流行期间,儿科门诊实行预检分诊,对高度疑似病人、高热或精神萎靡者,建立“绿色通道”,直接进入诊疗环节,在门诊专设隔离留观室(输液室)集中留观、输液; 病房专设一区收治手足口病患儿,EV71阳性患儿单间隔离。(2)减少不必要的留观或住院:对轻症而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建议居家隔离、观察、治疗,减少交叉感染。严格掌握和实施合理的留观、住院和出院的指征,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医院暴露时间。(3)科学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开窗通风、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感染门诊或病人流量较多时增加清洁次数; 每天用500 mg/L的速效净(含氯消毒剂)擦拭病人可接触到的物品表面,对于危重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患儿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自身防护。(5)做好患儿及家属防病宣教工作。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本次调查显示, < 3岁患儿占全部病例的68.2%,男女比例相近(0.97:1),与2002年上海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资料3相似,但与2008年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病流行资料4(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87:1)相异,具体原因不明。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等。1999年,深圳市南山区出现手足口病的手足口病局部流行,初步确认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局部流行5。本次我院共送检33例患儿标本,有11例为EV71感染,无一例柯萨奇病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提示我市此次流行主要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致。

本次流行的手足口病患儿以轻型为主,热程不长(1~3 d),住院时间较短(平均4.9 d)。实验室检查显示,93.9%的患儿白细胞正常,大部分患儿的心肌酶仅轻度升高。但有2例脑干脑炎患儿,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提示手足口病(EV71感染)虽然轻症病人多,但一旦侵袭脑细胞,病情变化快,需及时上呼吸机救治。2008年的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为预防医院内感染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了对门诊和病房监督与检查,收治手足口病区仅出现1例医院感染病例(上呼吸道感染),远远低于同期儿科其他病区的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2008年版[M].2008.
[2] 叶铁真. 小儿内科学[M]. 河南: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239-2240.
[3] 杨智宏, 朱启镕, 李秀珠, 等. 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9) : 649.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 2008年安徽阜阳及中国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及防控工作报告[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特刊) : 139.
[5] 严志平, 何雅可, 刘可, 等. 深圳市南山区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局部流行的初步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1, 17(7) :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