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室内空气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室内空气甲醛检测一般采用化学方法,如酚试剂法、乙酰丙酮法〔1-4〕等。这些方法虽各有优点,但共同的缺点是先行现场采样,再回实验室分析,操作繁琐,测定时间长,不能满足批量监测的要求。便携式甲醛分析仪以直读形式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操作简便、快速,省时省力,携带方面。为检测便携式甲醛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应用国家标准化学法与该仪器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器材Z300P型便携式甲醛分析仪(北京宝云兴业科贸有限公司); XQC-15C电子时控型大气采样器(江苏建湖电子仪器仪表厂); 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YM3空盒气压表(江苏省紫光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试剂配制用水为不含有机物的重蒸馏水。主要化学试剂为优级纯或分析纯。甲醛标准储备溶液配制及标定:按文献〔4〕操作,于使用前再配制成1或5 μg/mL的甲醛标准应用液。酚试剂吸收液:取0.1030 g酚试剂(盐酸-3-甲基-2-2苯并噻唑踪)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冰箱中保存,为酚试剂吸收原液; 使用前再稀释20倍成酚试剂吸收液。乙酰丙酮吸收液:取25.640 4 g乙酸铵、3 mL乙酸和0.25 mL新蒸馏的乙酰丙酮定容于100 mL容量瓶。
1.3 检验方法酚试剂法和乙酰丙酮法是国家标准检验法。取经流量校正(皂沫流量计校准流量)后的大气采样器2台,分别接上装有各自不同吸收液的吸收管,放置在采样现场采样并分别用于酚试剂法和乙酰丙酮法,2台大气采样器进气口尽量靠近,采样时间20 min,流量0.5 L/min,采气10 L,并记录现场温度tm和气压Pm。在用化学分光光度法开始采样的同时,用甲醛分析仪在同一位置进行现场检测,待仪器稳定后记录数据。测量时分析仪进气口远离人体正面呼吸带1 m以上,防止呼出气影响测量值的稳定。
1.4 统计分析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和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 标准曲线绘制及精密度试验为确保实验室2种化学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对2种测定甲醛的方法进行了9种浓度、6批次的精密度试验。酚试剂法相对标准偏差均 < 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3.8%,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 > 0.997。乙酰丙酮法相对标准偏差基本 < 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4.4%,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 > 0.999。
2.2 酚试剂法与乙酰丙酮法测定结果比较为了解甲醛分析仪对不同浓度甲醛测定的适应范围,分别选择3种不同甲醛浓度的现场进行对比测定。低浓度为某学院中心实验室,中浓度为某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存尸间,高浓度为人为熏蒸0.5 mg/m3甲醛浓度实验室。酚试剂法与乙酰丙酮法低、中、高3个浓度组测定结果经配对设计的t检验,按照α=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酚试剂法、乙酰丙酮法与仪器法测定结果比较酚试剂法与仪器法及乙酰丙酮法与仪器法低、中、高3个浓度组测定结果经配对设计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有研究表明,居室装修后5d内,室内甲醛浓度为允许浓度的10~160倍,装修1年后才能降到安全水平〔5-7〕。甲醛还具有生殖和遗传毒性〔8〕,高浓度时也可诱发实验动物鼻咽部肿瘤〔9, 10〕。因此,对甲醛监测方法和污染治理措施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2种化学法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394 3和0.024 5;酚试剂法是乙酰丙酮法的16倍,即前者灵敏度要高于后者。以吸光度0.01处对应的含量计算检出限,本研究2种化学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和0.144 μg/mL,酚试剂法的检出限也优于乙酰丙酮法,与张进等研究结果一致〔11〕。
刘凤琴等用乙酰丙酮法与4160Ⅱ型甲醛检测仪做室内空气甲醛检测结果对照实验,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本研究所用Z300P型便携式甲醛测定仪与国家标准化学法各浓度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是其内部过滤器长期使用未加维护所致。按使用要求,内部过滤器实际暴露时间上限为累计50 h,约折合3 000次测定,而本研究所用甲醛测定仪2004年购入后未加维护。
如果以酚试剂法或乙酰丙酮法的测定结果做为真值,本研究仪器法在低、中、高3个浓度组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分别为37.5%,70%和80%。对酚试剂法与仪器法2组全部数据的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变量间存在直线关系,相关系数r=0.996(n=18)。所以在本仪器未维修前,也可以直线回归得出的校准系数粗略检测室内空气甲醛含量。
[1] | 崔九思, 王钦源, 王汉平. 大气污染检测方法[M].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532-547. |
[2] | 李连贵, 丛娟, 吴臣. 游离甲醛的简易检测[J]. 吉林工业学院学报, 2002, 23(2) : 49–51. |
[3] | 崔成民, 康君行, 付新平. 微量甲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 2000, 20(1) : 28–31. |
[4] |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S].GB/T18204.26-2000. |
[5] | 丁震, 林萍, 吕永生, 等.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净化与控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8) : 998–1000. |
[6] | 谢锦尧, 林海. 装修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4) : 482–483. |
[7] | 戴天有, 刘德全, 曾燕君, 等. 装修房屋室内空气的污染[J].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15(4) : 482–483. |
[8] | Berra E, Benizri E, Ginouves A, et al. HIF prolyl-hydroxylase 2 is the key oxygen sensor setting low steady-state levels of HIF-lalpha in normoxia[J]. EMBO J, 2003, 22(16) : 4082–4090. DOI:10.1093/emboj/cdg392 |
[9] | 刘君卓, 高星, 张金良, 等. 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50-51. |
[10] | 贾松树, 胡巅, 王立争, 等. 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变化[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19(6) : 447–448. |
[11] | 张进, 董四清, 金辄, 等. 酚试剂和乙酰丙酮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27(4) : 34–35. |
[12] | 刘凤琴, 宋献光, 董国光, 等. 用化学法和现场检测仪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对照实验[J]. 贵州化工, 2005, 30(4) : 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