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9, Vol. 25 Issue (4): 385-387   PDF    
中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党如波1,2, 张顺祥1, 张卫东2, 梁晓峰3, 崔富强3, 赵飞2     
1. 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8020;
2.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摘要: 目的 评估我国1992~2005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效果。 方法 在综合国内有关重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构建我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14年效果评估决策树模型, 采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指标。 结果 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使得1992~2005年出生新生儿累计避免发生乙肝病毒(HBV)感染6522.95万例(城市2442.35万例, 农村4080.60万例), 其中急性乙肝1304.59万例, 慢性乙肝65.23万例, 肝硬化6.01万例, 肝癌0.60万例; 每预防1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 可获得2674.77亿元的净效益, 效益成本比为51.01:1(城市为49.59:1, 农村为51.91:1)。 结论 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决策树模型应用于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具有定量决策和综合多因素等优点。
关键词乙型肝炎     疫苗     新生儿     决策树模型    
Assessment for immune effectiveness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mong infant population in China
DANG Ru-bo, ZHANG Shun-xiang, ZHANG Wei-dong, et al     
Shenz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enzhen 518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benefits of strategy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mplemented among infants for 14 years in China.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available data, the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tree model were determined to analyze system a tically the strategy of infant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for 14 years in China. Results A total of 65 229 476 cases (24 423 516 cases in urban area, 408 05 960 cases in rural area)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cludding 13 045 894 acute patients, 652 294 chronic patients, 60 076 cases cirrhos is and 6 007 hepatoma were prevented because of the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mong the infants during 1992 through 2005 in China.The BCR was 51.01:1(49.59:1 in urban area, 51.91:1 in rural area). Conclusion The strategy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performed among the infants in China for 14 years obtained significant results.Decision tree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model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Key words: hepatitis B     vaccine     infant     decision tree    

1992年, 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预防。此后,各省、市(地区)逐步采取有关措施,开展了乙肝疫苗接种。近年来, 评价研究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包括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和卫生经济学效果等,已成为乙肝预防工作热点。本研究在系统查阅历年乙肝疫苗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树模型1,综合量化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系统评估了我国1992~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制定免疫规划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2~2005年各年出生的新生儿人数来自我国人口统计资料2; 全程接种率资料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提供; 保护率在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根据4个乙肝疫苗试点地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连续14~15年采血随访结果3确定; 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的转归及其概率参考有关研究4, 5确定; 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根据国内重要研究报道6确定。乙肝各类转归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参考近几年国内各型乙肝患者平均经济负担7-11研究结果; 感染HBV后的平均费用由所建立的决策树计算得到。疫苗费用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费用,包括疫苗购置费和接种服务费,参考国家疫苗零售价确定疫苗购置费,同时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报告12中预防接种收取服务费情况确定接种服务费。

1.2 方法 1.2.1 构建决策树模型

根据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及其结果转归构建决策树图, 具体构建方法参见文献〔1〕。

1.2.2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是指各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所消耗的总费用。计算公式为:(1)接种总成本=1992~2005年各年出生新生儿人数×当年新生儿全程接种率×每人份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果为每1年出生新生儿中感染HBV人数及各转归的人数,按所建立的决策树模型顺推法1计算得到。用“不接种策略”各转归的人数减去“实际接种策略”各转归的人数,即得到接种策略实施后可减少HBV感染人数及各转归的人数,即接种策略实施后的净效果。实际接种疫苗后减少的HBV感染人数为那些疫苗保护人群在假设没有疫苗保护情况下感染HBV的人数。(2)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 CER):CER即每避免1例HBV感染所消耗的成本,根据成本和净效果计算,CER=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净效果。

1.2.3 成本效益分析

乙肝疫苗接种的效益就是在接种疫苗后受到保护的人群当假设没有疫苗保护情况下感染HBV的经济负担,即实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后避免感染HBV所节省的经济负担。计算公式为:1992~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总效益=1992~2005年各年新生儿因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感染HBV人数×感染HBV人均费用。根据乙肝疫苗接种总成本和总效益,计算得到效益成本比(benefit cost ratio,BCR),即BCR=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经济效益/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净效益(net benefit, NB)=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经济效益-接种乙肝疫苗的成本。

1.2.4 敏感性分析

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年限保护率、乙肝各转归经济负担参数均降低10%,将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降为5%,疫苗接种成本不变,分析新生儿乙肝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情况。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导入Excel进行计算分析。

2 结果 2.1 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易感人群HBV年新感染率取值7%;乙肝各类转归费用:急性乙肝平均费用为17 225.41元,慢性乙肝平均费用为32 586.44元,肝硬化平均费用为77 098.53元,肝癌的平均费用为77 894.98元,因此,感染HBV平均费用为4 182.54元。此外,3剂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费用为23.60元,每针收取服务费为1.50元,每人份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为28.10元。

2.2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保护率(表 12)
表 1 1992~2005年城市与农村新生儿出生人数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

表 2 乙肝疫苗的年限保护率3

2.3 成本效果分析

1992~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总成本为5 348 062 924.30元,城市为2 059 971 631.80元,农村为3 288 091 292.50元。根据决策树模型,利用顺推法计算结果表明,实施新生儿乙肝免疫策略14年中,共避免发生HBV感染65 229 476人(城市24 423 516人,农村40 805 960人),其中急性乙肝13 045 894例,慢性乙肝652 294例,肝硬化60 076例,肝癌6 007例; 成本效果比(CER)=5 348 062 924.30/65 229 476=81.99元(城市为84.34元,农村为80.58元),即每避免1例HBV感染所消耗费用为81.99元。

2.4 成本效益分析

(1)总效益:1992~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益为因接种乙肝疫苗所避免感染HBV的经济负担,按公式3计算得到1992~2005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总效益为272 824 892 549.04元,其中城市为102 152 332 610.64元,农村为170 672 559 938.40元。(2)净效益:NB=272 824 892 549.04-5 348 062 924.30=267 476 829 624.74元,其中城市为100 092 360 978.84元,农村为167 384 468 645.90元。(3)效益成本比:BCR=272 824 892 549.04/5 348 062 924.30=51.01:1,城市为49.59:1,农村为51.91:1。

2.5 敏感性分析

将有关参数取值变动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可以避免HBV感染40 663 441例(城市15 208 552例,农村25 454 889例),NB约为1 477.21亿元,BCR为28.62:1(城市27.79:1,农村29.14:1),表明1992~2005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仍然可以取得正效益。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决策树模型法和卫生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92~2005年实施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免疫策略14年共避免发生HBV感染65 229 476人(城市24 423 516人,农村408 05 960人),其中急性乙肝13 045 894例,慢性乙肝652 294例,肝硬化60 076例,肝癌6 007例; 每预防一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而获得约2 674.77亿元的净效益,BCR为51.01:1(城市为49.59:1,农村为51.91:1),即每投入1元钱能得到51.01元的收益,说明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14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武桂英等13对上海市1992~2001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10年间累计减少HBsAg阳性携带者54 864人、慢性乙肝4 885例、肝硬化445例、肝癌48例; 接种10年总成本为0.24亿元,获得总效益为41.22亿元,BCR为172:1。张吉凯等10对广东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进行了10年效果分析,通过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减少了HBV感染者5 334 000人、急性乙肝95 003人、慢性乙肝354 490人、肝硬化42 539人以及肝癌1 418人,净效益约为111.19亿元人民币,BCR为42:1。本研究结果BCR为51.01:1,介于广东省和上海市的研究结果之间。鉴于本研究采用的决策树模型,对多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故结果更趋可信。但也注意到,在参数综合时文献综合难度大,故有待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顺祥. 决策树模型在制定疾病防制策略中的应用(一)[J]. 中国卫生统计, 1991, 8(2) : 52–5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OL].见, http://www.stats.gov.cn/tjgb.
[3] 夏国良, 贾志远, 颜天强, 等. 新生儿单纯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远期保护效果[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 16(2) : 146–149.
[4] 张顺祥, 徐慧文, 任延荣. 运用费用效益分析和决策树法探讨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 1989, 5(1) : 4–7.
[5] 王洪, 刘水渠. 应用健康评价系统对205例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预测[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6) : 348–349.
[6] 刘崇柏. 我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J].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8, 6(2) : 67–70.
[7] 蒋德勇, 刘爱忠, 谭红专, 等.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J]. 中国计划免疫, 2003, 9(3) : 157–160.
[8] 耿翠芳, 楼映.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J]. 上海医药, 2004, 25(10) : 471–472.
[9] 邱慈桂, 金燕, 熊志伟, 等. 南昌市阻断母婴HBV传播综合措施的卫生经济学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5) : 376–378.
[10] 张吉凯, 罗耀星, 李建基, 等. 广东省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十年成本-效益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06, 32(3) : 12–15.
[11] 齐亚莉, 王富珍, 龚晓红, 等. 北京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9) : 1067–106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3] 武桂英, 龚幼龙, 于淑丽, 等. 上海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成本效果、效益与效用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6) : 47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