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9, Vol. 25 Issue (3): 312-313   PDF    
哈尔滨市区居民10年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
兰莉, 张桂荣, 孙波, 崔文秀, 隋丛兰, 徐国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150056
摘要: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1995~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变化情况及其对居民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标化死亡率、标化减寿率等指标对1995~2004年哈尔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99.06/10万(男性116.62/10万, 女性81.06/10万)。男、女性总体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率呈平稳变化趋势, 而白血病和乳腺癌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肺癌是威胁我市居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肿瘤, 是当前肿瘤防制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其他肿瘤尤其是白血病和乳腺癌的防控工作力度。
关键词恶性肿瘤     标化死亡率     标化减寿率    
Mortality, YPLL and WYPLL of cancer in urban Harbin, 1995-2004
LAN Li, ZHANG Gui-rong, SUN Bo, 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arbin Harbin 15005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ease burden of cancer in residents of urban Harbin from 1995 to 2004 and to provide sicentific basics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data of cancer mortaliy in urban Harbin from 1995 to 2004 were analyzed by standardized mortaliy rate, standardized YPLL rate, standardized WYPLL rate. Results The annual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was 99.06/105(male 116.62/105, female 81.06/105).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of the male decreased steadily and that of the female increased steadily.In the 10 years, the life lost caused by lung cancer did not vary much.Standardized YPLL rate and standardized WYPLL rate of the mal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The five main cancer in the famale were breast cancer, lung cancer, intestinal cancer, gastric cancer and liver cancer. Conclusion Lung cancer is the major cancer inducing great disease burden in residents of urban Harbin.
Key words: cancer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standardized YPLL rate    

当今,恶性肿瘤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其发病和死亡均呈不断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为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近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情况及其对居民健康和社会的危害,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哈尔滨市区1995~2004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死因监测资料积累;人口资料由哈尔滨市公安局提供。

1.2 统计分析

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应用Excel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以1990年中国人口构成进行各种率的标化。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2.1.1 恶性肿瘤总死亡情况

1995~2004年哈尔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共死亡42 432人,占总死亡的21.99%,年平均粗死亡率为141.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99.06/10万,占总死亡的21.99%,居全死因第1位。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25 624人,粗死亡率为169.65/10万,标化死亡率116.62/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16 806人,粗死亡率112.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81.06/10万,男、女各占同性别总死亡的23.20%和20.36%。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比值为1.51:1。

2.1.2 10种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及位次(表 1)
表 1 1995~2004年哈尔滨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1/10万)

10年间位于前10位的恶性肿瘤中,除乳腺癌和女性特有的宫颈癌的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死亡率前4位均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男性分别是女性的1.58倍,2.61倍,2.04倍,1.33倍。男性居第5位的为食管癌,女性为乳腺癌。

2.1.3 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10年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后5年较前5年上升了14.61%。其中,男性上升了12.24%,女性上升了18.10%。经标化后,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后5年较前5年下降了1.90%。其中,男性下降了3.33%,女性上升了0.86%。男性下降幅度居前3位的肿瘤依次为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4.12%,21.88%和21.49%;女性下降幅度居前3位的肿瘤依次为食管癌、膀胱癌和胃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8.12%,19.05%和11.63%。男女标化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均为白血病,男性上升了29.21%,女性上升了24.94%。此外,女性乳腺癌和肺癌上升幅度也较大,分别上升了9.62%和4.62%。

2.2 恶性肿瘤减寿分析 2.2.1 恶性肿瘤总寿命损失

哈尔滨市区10年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累计寿命损失为452 136人年。男性寿命损失275 046人年,平均寿命损失15.98人年,减寿率为18.21‰,标化减寿率为14.49‰;女性寿命损失177 090人年,平均寿命损失16.06人年,减寿率为11.82‰,标化减寿率为9.02‰。

2.2.2 男女不同恶性肿瘤减寿率及位次

主要恶性肿瘤中,除乳腺癌和女性子宫颈癌的减寿率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导致男性早死的主要恶性肿瘤位于第1位的是肺癌,10年潜在寿命损失(PYLL)总计79 555人年,寿命损失(PYLL)率5.27‰,标化PYLL率3.87‰;第2位是肝癌,10年PYLL为68 345人年,PYLL率4.52‰,标化PYLL率3.30‰;第3位是胃癌,10年PYLL为27 180人年,PYLL率为1.80‰,标化PYLL率1.33‰;导致女性早死的主要恶性肿瘤第1位也是肺癌,10年PYLL为42 515人年,PYLL率2.84‰,标化PYLL率1.91‰;女性位于第2位的是乳腺癌,10年PYLL为22 300人年,PYLL率1.49‰,标化PYLL率0.98‰;女性位于第3位的是肝癌,10年PYLL为18 820人年,PYLL率1.26‰,标化PYLL率0.86‰。

2.2.3 恶性肿瘤减寿率的时间变化趋势

男、女总体标化YPLL呈平稳趋势,后5年与前5年相比,男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膀胱癌,下降了20%,其次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分别下降了9.29%和8.20%。男性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白血病,上升了7.63%;其次是食管癌,上升了3.17%。女性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膀胱癌,下降了50%;其次是食管癌和鼻咽癌,分别下降了40%和28.57%。女性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宫颈癌,上升了50%;其次是白血病和乳腺癌,分别上升了46.05%和11.96%。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近些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标化死亡率为90.57/10万2。哈尔滨市区近10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99.06/10万,高于全国水平。在主要恶性肿瘤中,男、女性标化死亡率居前3位的均依次为肺癌、肝癌和胃癌。男性标化减寿率与标化死亡率顺位相同,女性标化减寿率中肺癌居首位,其次为乳腺癌、白血病。由此可见,肺癌是威胁哈尔滨市居民健康与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应不断加大监测力度,从控烟、改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女性乳腺癌和白血病的死亡率分别排在第5,6位,而标化减寿率则分别排在第2,3位,这与乳腺癌和白血病的死亡年龄较轻有关。除乳腺癌和宫颈癌外,男性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3。可能与男性接触某些致癌因素较多有关,提示男性公民更应增强自我保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4

近10年来,哈尔滨市区恶性肿瘤的总体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率变化不明显,呈较平稳趋势。而白血病和乳腺癌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率却呈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这与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相一致5,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相有章. 现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治疗[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331.
[2] 赵素萍, 毛嘉文, 胡建平. 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16(5) : 276–281.
[3] 张维森, 张清, 陈胜蓝, 等. 广州居民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死亡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12) : 1491–1492.
[4] 钱向前, 翟凤岐. 常熟市28年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 11(2) : 78–79.
[5] 顾秀英, 胡一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2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