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健康值得关注。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多病共存,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情况十分普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是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关于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的研究多局限于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而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较少[1]。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了解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的服用药物现状,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按地理分布从贵阳市2个城区的31个办事处中抽取5个办事处作为一级抽样人群,然后从抽取的一级抽样人群中抽取26个居委会作为二级抽样簇群。
1.2 方法由经过统一严格培训的调查员采用以集中和入户2种方式相结合,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和统一的调查用语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实足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并询问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口服药物情况、服药是否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相关率,并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3 229人,其中男性1 227人,女性2 002人。平均年龄为(70.2±7.2)岁(60~103岁)。平均教育年限为(6.9±5.3)年(0~16年)。有6人因为拒绝、不配合等原因未完成慢性病情况调查,实际完成者3 223人(99.8%)。调查人群中现服药者1 677人,其中1 347人完成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服药情况调查,1 334人完成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调查。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2.1%(2002人),女性为63.5%,明显高于男性的59.8%(x2=4.436,P<0.05)。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报告率显著增高(x2=17.669,P<0.01),慢性病的患病种类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心脏病、泌尿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平均每个老年患者罹患(1.6±0.9)种疾病,患病种类最多者为7种,有38.9%的老年人患2种以上慢性疾病,有13.6%的老年人患3种以上慢性疾病。
2.3 老年人服药情况(表 1)老年人2周服药率为52.0%,服用的药物种类主要为抗高血压类药、治糖尿病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成药、降血脂类药等。女性老年人用药率明显高于男性(x2=15.056,P<0.01)。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用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55,P<0.01),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文盲组为50.0%,大专及以上组为59.0%。
![]() |
表 1 不同特征老年人服药情况 |
老年人服药种类以1~2种占绝大多数,服药种类最多者有6种,人均服药为(1.3±0.6)种,74.2%的老年人服用1种药物,25.8%的老年人服用2种以上的药物。
2.4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老年人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比例为95.0%,而不合理用药者的比例为5.0%。不合理用药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上未见差别。但随着老年人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不合理用药的比例逐渐下降,文盲组为7.4%,大专及以上组为2.6%(趋势x2=5.946,P<0.05)。
2.5 老年人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表 2)老年人自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女性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x2=3.951,P<0.05);非在婚者明显高于在婚者(x2=4.119,P<0.05);未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者高于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者(x2=15.056,P<0.01)。老年人群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分别为皮肤过敏反应、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79%的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持续的时间为1~2 d,在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人中,53.4%的老年人选择继续服用药物,46.6%的老年人则停止服用药物。
![]() |
表 2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贵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2.1%,接近1998年对社区老年人群的调查结果(59.3%)[2]。老年人的高患病率,加上多病共存的特点,导致其服药频率和种类高于一般人群。调查显示,贵阳市社区老年人2周服药率为52.0%,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对社区老年人(77.6%)[1]及对疗养院老年人(64.3%)[3]的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口服药物数量较住院老年患者[4]低。有研究显示[5],年龄、性别等对老年人的服药会产生影响,本次调查结果也确证了女性、高龄及低文化者服药率较高的特征。不合理用药在患病人群中普遍存在,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6]。本次调查显示,贵阳市社区老年服药者中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为5.0%,且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文化程度不同可能使老年人在药物服用方法、剂量与时间上的理解和掌握上出现差别。老年人由于服药种类相对较多的特点,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情况较多[7],增加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本次调查显示,贵阳市社区老年服药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且女性、非在婚者及未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者更明显,说明药物不良反应是老年人的常见卫生问题。
综上所述,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的用药频率高,且联合用药普遍,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常见,对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要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群服药情况的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尽量做到合理用药,以保障老年人群用药安全,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1] | 詹思延, 李立明, 李芃, 等. 北京地区754名老年人二周用药调查[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7, 6(1) : 39–41. |
[2] | 宋沈超, 黄文湧, 周琳业, 等. 贵阳市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1, 17(8) : 681–683. |
[3] | 朱建华. 2916例老年人用药情况调查[J]. 中国疗养医学, 2004, 13(4) : 242–243. |
[4] | 袁丽萍, 赵学增, 魏建英.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使用情况调查[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4, 13(4) : 199–201. |
[5] | Laukkanen P, Heikkinen E, Kauppinen M, et al. Use of drugs by non-institutionalized urban Finns born in 1904-1923 and the association of drug use with mood and self-rated health[J]. Age and Ageing, 1992, 21(5) : 343–353. DOI:10.1093/ageing/21.5.343 |
[6] | 鲍少华. 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J].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5, 3(4) : 84–85. |
[7] | 贾晓红, 刘饮刚, 胡平. 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调查[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 18(3) : 271–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