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8, Vol. 24 Issue (8): 1003-1004   PDF    
进口三文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检测
曾静, 魏海燕, 张西萌, 陈广全, 饶红, 张惠媛, 汪琦, 张昕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北京100026
摘要目的 对2003~2006年由北京口岸挪威进口的三文鱼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监控,并对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 方法 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颁布的检测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和血清分型。 结果 挪威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1.2%~6.3%,在2003~2006年呈下降趋势;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自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型主要是1/2a、1/2b和4b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85%,6%和6%。 结论 首次对分离自挪威三文鱼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所分离的菌株中97%是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的菌株。
关键词三文鱼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血清型    
Survey and serotyping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imported Salmon
ZENG Jing, WEI Hai-yan, ZHANG Xi-meng, et al     
Beiji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Beijing 100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specitng the contamination of salmon by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serotyping th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olated from Norway salmon. Methods The methods of FDA BAM 8th chapter 10 and chapter 11 were used for Listeria monoytogenes isolation and ser otyping. Resul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ates of Norway salmon contamination by Listeria monocy togenes were form 1.2% to 6.2%.The contamination rates decreased from 2003 to 2006.The serotype of th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olated were 1/2a,1/2b and 4b. Conclusion About 97%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olates from salmon imported colud cause the Listeriosis in human.
Key words: salmon     Listeria monocytogenes     serotype     survey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冰鲜三文鱼的进口量从2003年以来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此也带来食品安全问题。从挪威进口的冰鲜三文鱼是生长在深海中的鱼类,其生活环境中很少发现致病微生物,但是在加工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而在我国冰鲜三文鱼属即食食品,一旦污染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起人类李斯特菌病的机会就会增加。2003年以来,我们从挪威进口的冰鲜三文鱼中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并对所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从北京口岸进口的挪威三文鱼。

1.2 采样方法

采样时间从2003年开始,对每批进港货物进行采样,在无菌条件下采样,样品为整条三文鱼,无菌包装,样品于4℃存放送检。

1.3 培养基和试剂

李氏增菌肉汤(BLEB培养基)、选择性试剂、牛津琼脂基础选择性分离培养基(OXA)、胰大豆琼脂和半固体动力培养基(北京陆桥生物有限公司);血平板(天津医学检验制品厂);API生化鉴定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血清(英国DENKA SEIKEN有限公司)。

1.4 参比菌株

由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参比菌株编号为54001,54002,54003和54007,由于某种原因在购买参比菌株时,未能提供菌株的血清型信息。

1.5 检验方法

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方法(FDA BAM 8th)(Listeria monocytogenes)[1]。称取25 g样品(鱼鳃)于225ml的BLEB液体培养基中,(30±1)℃培养4 h;加入选择性试剂,(30±1)℃共培养48h;在24和48h时划线接种OXA琼脂培养基(35±1)℃培养24~48h,在OXA培养基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菌落周围有黑色晕圈;选取至少5个可疑菌落接种于TSA-YE琼脂培养基,(30±1)℃培养24h,进行以下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形态观察、运动性观察、革兰染色、糖发酵试验、β-溶血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生化反应符合时 用AP Listera鉴定试剂条进行鉴定,经临定的纯菌进行血清型分型。

1.6 血清分析

参照文献[1]。

2 结 果 2.1 挪威三文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

2003~2006年,三文鱼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的进口量583批次,比2003年的175个批次增加了3.3倍;2003~2006年从挪威三文鱼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6.3%,6.0%,4.4%和1.2%,由此可见,进口三文鱼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2 参比菌株的血清型分型

对参比菌株血清型分型,结果表明,54001,54002,54003的血清型属1/2a;54007的血清型属4 b。

2.3 三文鱼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型分型

共分析了3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8株菌的血清型为1/2a型,占分离株的85%;2株菌的血清型为4 b型,占分离菌株6%;2株菌的血清型为1/2b型,占分离菌株6%;1株菌未能鉴定到血清型(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挪威三文鱼中分离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7%是致病性菌株,对消费者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3 讨论

在我国,很少发生李斯特菌病大规模暴发的情况,1997年曾发生李斯特菌病暴发流行[2],我国相关食品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比率为0.72%~7.45%,福建省检出率为7.45%;江苏省、北京市的检出率为2.96%[3-5];广东省的检出率为1.5%[6]。2005年,吴平芳等对深圳市食品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情况进行了监控,样品种类主要涉及生肉类、冻禽类、冻肉、生奶、海产品、冰淇淋、冻饺汤圆等,检出率为1.68%[7]。2006年,林一曼等对深圳市东门菜市场中的冻品和肉类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50份样品中有3份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为6%[8]。挪威三文鱼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在1.2%~6.3%之间,接近我国相关食品的检出率,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血清型分型结果可以看出,所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97%具有致病性。提示生食三文鱼存在着一定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而且由于人们有生食三文鱼的习惯,风险高于其他相关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孕妇和老人等特殊人群,健康人群由于生食三文鱼而患李斯特菌病的风险相对较小。

参考文献
[1] Hitchinsr A D,Bennett W,Weaver R E.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online-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foods:Serodingnosis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OL].2003,8th Chapter 10 and 11.http://www.cfsan.fda.gov/~ebam/bam.
[2] 肖义泽, 任丽娟, 王金玉, 等. 云南省首次动物性李斯特菌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3) : 236.
[3] 吴蜀豫, 李迎惠, 冉陆. 中国2001年11省(市)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8) : 657–659.
[4] 刘桂华, 乔凤, 黄鑫, 等.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建立与评份[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1) : 60–61.
[5] 徐勤, 巢国祥, 周晓辉, 等. PCR法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J].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11) : 1387–1388.
[6] 宋曼丹, 倪汉忠, 杨洋, 等. 广东省食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 14(1) : 81–86.
[7] 吴平芳, 贺连华, 王冰, 等. 深圳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3) : 693–694.
[8] 林一曼, 石晓路, 王冰. 深圳市东门菜肉市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2) : 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