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8, Vol. 24 Issue (6): 650-651   PDF    
南昌市已婚育龄妇女中期妊娠引产状况调查
姜红英1, 侯倩2     
1.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南昌330006;
2.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 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南昌市已婚育龄妇女中期妊娠引产率及人群分布情况。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5 468名已婚育龄妇女, 对其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姻、生育状况调查。 结果 妊娠妇女初孕年龄 < 20岁和20岁~年龄段的中期妊娠引产率较高, 分别为4.5%和4.1%(P < 0.001);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 中期妊娠引产率亦增加; 职业中以农民引产率最高(5.6%)(P < 0.001);文化程度越低, 引产率越高(P < 0.001);居住农村的引产率高于城镇(P=0.001)。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结婚年限越短、家庭人年均收入越低、居住在乡村、初孕年龄越小, 中期妊娠引产率高。 结论 育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中期妊娠引产与文化、经济水平有关, 晚婚晚育也是减少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     中期妊娠引产     影响因素    
Survey on condition of labor induction in mid-pregnancy among married reproductive women in Nanchang
JIANG Hong-ying, HOU Qian     
1.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 南昌330006;
2.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the proportion of artificial abortion in married fertile women in Nanchang areas of Jiangxi province. Methods 5 468 married women at child-bearing age were studied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nd a special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social situation, marriage and reproductive state. Results Th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s of midtrimester induction of labor were found among subjects less than 20 years old and 20 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first pregnant (P < 0.001).More the number of pregnancy increased,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midtrimester induction of labor was.The farmer had the significant highest incidence of induction of labor (P < 0.001).Lower the level of education was,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midtrimester induction of labor was (P < 0.001).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risk factors of less married years, family income,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living in the citiesor towns and more married y ears. Conclusion Midtrimester of induction of labor is associated with education, econimic condition.The important measure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midtrimester induction of labor is late marriege and pregnancy.
Key words: married women at child bearing age     midtrimester of pregnancy     induction     influence factor    

由于中期妊娠可以通过B超检查鉴别胎儿性别,因而育龄妇女常对中期妊娠的女婴采取选择性引产手术。中期妊娠引产术并发症多,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将导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据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由1982年的108.5上升至2000年的116.9[1]。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调查,了解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中期妊娠引产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2县(进贤县、安义县)2区(青山湖区、西湖区)20~44岁已婚育龄妇女共5566人进行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4年7~12月。主要调查内容为一般情况、婚姻及生育状况。发放调查表 5566份,收回有效问卷5468份,应答率为98.24%。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期妊娠引产率=调查妇女的中期引产例数/调查妇女的总人数。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2.21±5.86)岁,汉族占99.7%,其余占0.29%。民族不详2人。文化程度初中占40.6%,高中占28.6%,文化程度不详占0.5%,其余占30.3%。职业农民占34.1%,工人占17.5%,商业服务业占12.3%,无业占16.2%,职业不详占0.3%,其余占19.9%。医疗保健形式自费占69.5%,公费占12.1%,不详占3.3%,其余占15.1%。年人均收入在l万元以上者占16.0%,5000元~1万元者占27.1%,3000~5000元者占29.3%,1000~3000元以上者占18.8%,800~1000元者占2.6%,低于800元者占2.8%,不详占3.3%。

2.2 婚姻生育基本状况

已婚占99.2%,丧偶、离婚占0.8%。平均初孕年龄(23.18±2.69)岁。平均子女个数(1.29±0.59)个/人,其中平均男孩个数(0.73±0.58)个,平均女孩个数(0.56±0.59)个。人均怀孕次数(1.85±0.97)次/人。平均结婚年龄(22.00±2.58)岁。平均结婚年数(10.21±6.01)年。

2.3 中期妊娠引产单因素分析

各年龄组间中期引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0岁~组引产率最高(4.5%);不同初孕年龄中期引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初孕年龄较小组的中期妊娠引产率较高(4.1%);不同结婚年数中期引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结婚年数在10~15年引产率较高(4.2%);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中期妊娠引产率亦增加,妊娠5次的引产率最高(20.4%);不同职业间中期引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农民引产率最高(5.6%);不同文化程度中期引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最高(6.7%);居住农村的中期引产率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费医疗的中期引产率高于公费和其他医疗保健形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济条件差组中期引产率高于经济条件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 1)

以妊娠次数、居住城乡、医疗保健、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年均收入、初孕年龄、结婚年数作为自变量,其中职业和医疗保健形式设为哑变量,以中期引产为因变量,进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后退法进行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结婚年数多、居住乡村和家庭人年均收入低是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结婚年龄越大,引产率越小,为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表 1 中期妊娠引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1, 2],文化教育程度与重男轻女指数呈负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男孩偏好的程度越低。在本次研究中,文化程度越低,中期妊娠引产率越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最高(6.7%),与该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提高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是减少中期妊娠引产率的重要举措。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家庭人年均收入是中期妊娠引产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经济条件差组中期引产率高于经济条件好者,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在意外妊娠时常选择中止妊娠,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则常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这是目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一个漏洞。结婚年龄越大,中期引产率越低;初孕年龄越小,中期引产率越高,初孕年龄<20岁和20岁年龄段的中期妊娠引产率最高,与黄永玲等人[2]的研究结论一致,说明提倡晚婚晚育是降低中期引产率的重要措施。自费医疗的引产率明显高于公费和其他医疗保健形式,公费医疗保健形式的育龄妇女如果超生,常面临着相应处罚的风险,因而常在非意愿性妊娠的早孕期采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而自费医疗保健形式和家庭人年均收入较高的育龄妇女,在传统的性别价值观和生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有着较强烈的生育男孩的渴望,常在妊娠中期B超检查发现为女婴而被迫引产[4]

参考文献
[1] 陈新. 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视角与出生人口性别比[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4, 15(5) : 263–267.
[2] 佟新. 人口社会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37.
[3] 黄永玲, 胡传来, 余国斌, 等. 农村社区35岁以上妇女婚育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11) : 1442–1444.
[4] 乔晓春. 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J]. 中国人口学, 2004, 1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