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是慢性病的危险人群[1]。膳食干预是防治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有效并且经济的方法[2, 3],为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膳食特点与健康状况,改善社区中老年人的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本文对南京市主城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膳食和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粗杂粮食品为主的膳食干预-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的复合式膳食营养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抽取南京市主城区11个社区居委会573名45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检和膳食调查,并依据自愿和均衡原则,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半年后,进行第2次体检和膳食调查,因搬迁、探亲等原因,最终得到497份完整合格的资料。其中男性170人,女性327人,平均年龄63.12岁。
1.2 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询问法和食物频率法收集居民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问卷的设计参照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膳食调查问卷[4]。本次调查采用调查员入户与社区集中调查2种方法相结合。每一调查点配备7套南京市居民常吃的水果及餐具模型,以助准确估计食物重量。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设计的营养计算器计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5]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6]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1.3 营养干预2组人群在维持原先用药的情况下:(1)膳食干预组每天供给粗杂粮馒头1个(湿重100g左右),并在主食中扣除100g,保证摄入总热能不变;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健康讲座教育。(2)对照组只自愿接受广播报纸等健康教育。
1.4 体检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以及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诊断,均采用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方法和标准[4]。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老年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种食物的摄入水平(表 1)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5]低能量膳食标准进行比较。
![]() |
表 1 干预前后中老年平均每标准人主要食物的摄入水平比较( g , x±s) |
2.2 中老年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表 2,表 3)
其中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为47.38%,蛋白质为14.42%,脂肪为38.20%。
![]() |
表 2 中老年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水平比较( x±s) |
![]() |
表 3 中老年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来源比较( g , x±s) |
2.3 膳食干预对食物摄入的影响
干预组的粗杂粮、豆类及其制品摄入量明显上升(P<0.05),米面制品、盐的摄入量明显下降(P<0.05),其他食物的摄入量,除食用油和薯类下降外,均有所上升;对照组奶类的摄入量明显上升(P<0.05),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粗杂粮和蔬菜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米面制品、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膳食干预对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的影响干预组硫胺素、维生素E、锌的摄入量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维生素E和锌摄入量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能量、硫胺素、维生素E的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升高,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动物性蛋白2组都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达到RNI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粗杂粮提供的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RNI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
2.5 中老年肥胖等疾病干预前后比较(表 4)干预前后2组各种疾病患者均未停止治疗,照常服药,干预措施只做辅助疗法。干预前2组人群4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BMI、SBP、DBP、FBG、TG、TC的平均水平明显下降(P<0.05和0.01);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组4种慢性病得到明显控制(P<0.05)。干预组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 |
表 4 南京市主城区中老年慢性病干预前后检出率比较( %) |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60%左右的中老年人米面制品、蔬菜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鱼虾类高达70%。虽然豆类和水果平均摄入量水平达到推荐量,但仍有50%左右的中老年人未达到推荐量。本文米面制品、鱼虾类的摄入量低于2002年上海营养调查的结果[7],蔬菜、豆类和水果高于上海[7]。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摄入量达到RNI仅为9.08%和15.01%,只有12.22%的中老年人的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摄入量(AI)。本文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水平低于上海[7]。60%以上的中老年人肉类、蛋类、食盐的摄入量超过推荐量,70%以上食用油的摄入量超过推荐量。脂肪供能比高达38.20%,高于全国大城市[4]和上海市[7]的水平,是南京市中老年人膳食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血脂异常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干预组肥胖、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和血脂异常得到明显的控制。本研究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直接供给粗杂粮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改善健康观念,取得明显效果。本文结果表明,膳食干预对膳食的摄入和健康状况有明显改进作用,且成本低廉,切实可行,可作为慢性病干预的有效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1] | 王红, 左俊英, 陈世蓉, 等. 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状况及预防 控制策略[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5, 3(22) : 10–14. |
[2] | 左辉, 翟成凯, 姜玲, 等. β3-AR 基因多态性与高血糖人群膳食 干预效果[J].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7) : 807–809. |
[3] | 周薇薇, 翟成凯, 姜明霞, 等.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复合式营养干预 效果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1) : 32–33. |
[4] |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之一—2002 综合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5]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J]. 营养学 报, 1998, 20(4) : 387–397. |
[6]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 营养学报, 2001, 23(3) : 193–196. |
[7] | 刘弘, 郭常义, 高围, 等. 2002 年上海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 23(6) : 457–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