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8, Vol. 24 Issue (1): 90-91   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陶红兵, 郭石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有关部门发展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前来献血的857名献血者进行调查, 并对知情人进行访谈。 结果 常住人口献血者献血次数多于流动人口,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31, P=0.000)。84.7%的献血者表示今后愿意继续献血, 而表示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15.3%。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健康状况、耽误时间、献血知识得分以及家人免费用血是影响今后再次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 结论 根据献血人群特点和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 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 消除献血者的顾虑, 并从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安排献血时间, 以发展更多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
关键词    
Analysis on behavior of blood donato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AO Hong-bing, GUO Shi-lin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blood donation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the measures for relative departments to enlist voluntary blood donators. Methods To adopt multiple phas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857 donators involv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donators in urban was more than donators in rural,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Z=-3.831, P=0.000).84.7% donators showed their will of donating again, Logistic step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health status, time delay, donation acknowledge and know family blood transfusion fre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blood donnation again.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dona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donation again, it is necessary to propagate the acknowledge and policy of donation, eliminate donators' worries.And considering the donators' real situation, donators'time should be arranged,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egular voluntary blood donators.
Key words: free blood donation     donation will     influencing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血液安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救治,也是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举措。提高广大献血者对无偿献血服务工作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3个城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调查,了解无偿献血的现状,分析献血者再次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无偿献血的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孝感市、荆州市和宜昌市对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问卷857份,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8%。对血站的负责人、采血部门人员、血站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1.2 内容

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径、献血的心理行为以及献血满意度等。

1.3 方法

现场调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同时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项或者漏填。

1.4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性468人,占54.7%;女性387人,占45.3%。年龄18~28岁461人,占53.9%;29~39岁221人,占25.9%;40~50岁138人,占16.1%;51~55岁35人,占4.1%。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59人,占20.9%;大专322人,占37.7%;中专及高中209人,占24.4%;初中121人,占14.2%;小学及以下24人,占2.8%。常住人口644人,占75.3%;流动人口211人,占24.7%。

2.2 无偿献血次数

本次为第1次献血的占46.8%,第2次献血的占30.6%,第3次献血的占12.0%,献血4次及以上的占10.6%。采用非参数检验发现,不同性别之间献血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献血者献血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住人口献血次数高于流动人口献血者。

2.3 再次献血的意愿

84.7%的献血者表示今后愿意继续献血,而表示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15.3%。不同性别人群对今后献血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住人口比流动人口更愿意继续献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不愿意再次献血的原因

在表示不愿意再次献血的人群中,有46.4%为感觉现场环境不好,45.2%为献血后感觉不适,认为血站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的占2.4%。

2.5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今后是否愿意继续献血作为结果变量,愿意继续献血=0,不愿意或者不清楚=1,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L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耽误时间、献血知识得分以及家人用血是影响献血者不愿意继续献血的主要原因(表 1)。

表 1 无偿献血者不愿意继续献血原因的Logistic回归参数估计

3 讨论

调查显示,常住人口的献血者献血次数高于流动人口献血者,表明血站目前在城镇发展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较为容易,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工作的人群增加,血站在发展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空间巨大,今后血站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开展宣传,可以招募到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

本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愿意再次献血,与有关调查结果一致[1]。在不愿意再次献血的人群中,有46.4%感觉现场环境不好,表明献血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有超过40%的人表示献血后感觉不适,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献血者对献血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献血会影响健康,提示在献血过程中,要注意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并宣传有关献血知识,消除其紧张情绪和不必要的顾虑。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无偿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对决定是否再次献血影响最大,提示献血者在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仍会再次前来献血。因此,血站在献血者献血后要及时告知对方检查结果,让献血者知道自身健康状况,同时表达希望其下次再来献血的意愿。同时向献血者说明,在无偿献血后,其家人可以免费用血,这是促使献血者再次前来献血的重要原因。如果献血者知道献血后家人在有需要时可以免费用血,将能促使其再次献血。说明现行的偿还制度是一种较适宜的措施,特别是在公费医疗逐步取消的情况下值得进一步推广[2]。另外还要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献血者掌握无偿献血相关的知识后,能更多的了解无偿献血的社会意义以及对自身健康的积极影响,也能消除一些献血顾虑。因此,当献血者了解的献血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其再次献血,最后发展成固定的自愿献血者。

参考文献
[1] 王乃红, 傅雪梅, 廖耘, 等. 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2) : 111–114.
[2] 刘洪莉, 唐荣才, 刘衍春, 等. 南京地区大学生无偿献血意识及行为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9) : 114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