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7, Vol. 23 Issue (12): 1412-1414   PDF    
艾滋病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现况分析
张治英1, 周文丽2, 陈仲丹1, 陈昭云3, 王华东4, 山建国5, 陶小润6, 白广义7, 王三桃8, 王百锁9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北京 100050;
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河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4. 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5. 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6. 1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7. 河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8. 山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9. 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公室
摘要目的 对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地区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进展状况进行分析。 方法 收集项目地区咨询检测点按规范要求完成的所有咨询个案表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至2006年底,72个项目县共建立咨询点645个,是项目启动时(149个)的4.33倍,平均为每个咨询检测点培训咨询员5.41人次,每个咨询点月平均提供服务仅7.58人次;项目地区共提供VCT服务134 098人次,接受VCT服务者中以行为状况不详者所占比例最大,占29.46%,其次为孕产妇、性接触者及既往卖血/受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4%,20.99%和17.77%。各项目省咨询对象的特征分布也不完全相同;项目地区接受VCT服务的人中HIV抗体的总检出率为2.62%(3516/134098),其中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的人群抗体检出率高达10.80%,其次为HIV感染者或患者(PLAHA)配偶/性伴、吸毒人群及性接触,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45%,2.29%和0.76%;占咨询检测人数的56.06%;其他人群及孕产妇中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仅占总阳性者的7.6%。 结论 VCT提高了项目地区VCT服务的能力及可及性;但目前咨询点的利用率较低、VCT服务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覆盖不够、部分地区服务目标人群定位仍不清楚等。
关键词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Analysis on 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in program areas of AIDS
ZHANG Zhi-ying, ZHOU Wen-li, CHEN Zhong-dan, et al     
China Global Fund AIDS Program Office, National Center for AIDS/ST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VCT service delivery in program county of China Global Fund AIDS program Round 3. Methods To collect the case forms of HIV counseling and their test results and analyze it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 645 HIV counseling clinics were established to deliver VCT service in China global fund AIDS program counties from Sep.2004 to Dec 2006 and 3412 counselors from those VCT clinics were trained on HIV counseling and testing by nation,province or country program offices.Although the capacity of service delivery was improved greatly,there were only aver age 7158 persons to seek for VCT service per month for every clinic.From Sep 2004 to Dec 2006,the VCT clinics in program counties delivered HIV-related VCT ser vices to 134 098 clients,26.4% of them were pregnant women,29.46% were with risk behaviors identified,20.99% were former commercial blood and plasma donors and recipients and approx imately 17.7% of them were with high-risk sex experience.The average detection rate of anti-HIV in VCT clients were 2.62%,and that for former commercial blood and plasma donors and recipients,partners of PLWHA and drug users were 10.80%,7.45% and 2.2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cap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VCT service delivery in program counties were improved g reatly with the support of global fund AIDS program,there was the limited usage and coverage of VCT service facility to population with high-risk behaviors.The strategy of VCT service delivery in every program counties must be or iented to the exactly needs of main targets population.
Key words: 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     HIV    

自愿咨询检测[1](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是指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通过咨询者自愿选择是否接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通过为有高危行为的人提供咨询及 HIV检测服务,不仅能够尽早发现、及时预防和治疗感染、为感染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关怀及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同时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预防HIV的传播。VCT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2]

了解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VCT服务现状,对中国中部7省(安黴、河北、河南、湖北、山东、山西和陕西) 72个艾滋病高发贫困项目县VCT服务情况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4年9月〜2006年12月第三轮全球基金项目地区72个项目县的所有咨询检测点,按国家规范提供的所有VCT服务的咨询个案表及其检测结果,其中个案表采用国家统一的咨询个案表,自愿检测结果是经各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试验(WB)方法的确诊结果。检测是自愿接受咨询服务人员健康咨询后,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的免费HIV 抗体检测。

1.2 统计分析

将所有咨询检测对象的咨询个案登记表和检验结果一一对应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软件对求询者的特征进行描述行分析。

2 结果 2.1 咨询服务机构及人员状况

为了扩大项目地区VCT服务的可及性及覆盖面,各项目县在重点乡镇及其他部门如计生、性病门诊、综合医院、妇幼门诊等建立咨询服务点,截至2006年12月底,项目地区72个项目县共建立咨询点645个,是2004年9月份项目启动时(149个)的4 33倍,并培训咨询人员3412人次,平均为每点培训咨询员5.41人次,提高了咨询服务能力。

2.2 咨询点的运转使用状况(表 1)

整个项目地区咨询点的利用率均很低,每咨询点月平均提供服务仅7.58人次。

表 1 不同省份自愿咨询服务点数及其利用状况

2.3 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状况

2004年9月〜2006年12月项目地区共提供VCT服务134 098人次。接受VCT服务者中以行为状况不详者所占比例最大,为29.46%,其次为孕产妇、性接触者及既往卖血/受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6.4%,20.99%和17.77%。各省接受VCT服务的人群分布状况不同,其中河南省以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者居多,占 31.76%。其次为孕产妇(22 55%)和其他行为不详者 (20.32%);湖北、山西和陕西省的项目县行为不详者、孕产妇和性接触者排前3位;安黴省接受VCT服务者中孕产妇高达 41.15%,其次为行为不详和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者;河北省和山东省的项目县VCT服务主要对象为性接触、孕产妇和其他行为不详人群。

2.4 求询者中HIV抗体检测状况(表 2)

项目地区接受咨询检测的人中共发现HIV抗体阳性3 516例,HIV抗体的总检出率为2 62%,其中以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的人群的抗体检出率最高,达10.80%,其次为卖血/受血者配偶/性伴、吸毒人群及性接触,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45%,2.29%和0.76%。对于性接触者,同性、异性性接触者及商业性服务者的HIV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23%,0.97%和0.08%;7项目省中河南省求询者的HIV检出率最高为7.26%,陕西省最低为0.01%,安黴省1.61%,河北省为0.44%,湖北省为 1.26%,山东省为0.56%,山西省为2.13%。

表 2 不同特征人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检出情况

综合分析求询者中各人群的比例及其HIV抗体的检出状况,可见在咨询检测人数中占较低比例的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者及配偶/性伴中检出的HIV抗体阳性者分别占总阳性者的73.21%和12.91%,而在咨询检测人数中占较高比例的孕产妇 ( 26.40% ) 和其 他不详( 29.46% ) 者中检 出的 HIV 阳性者仅占总阳性者的 1.28% 和 6.34% 。

3 讨论

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主要在我国中原地区 72个贫困项目县开展,共建立了 631个咨询点,使VCT服务覆盖到50%的乡镇;同时为每个咨询点提供了平均5.41人次的培训,提高了项目地区提供VCT服务的能力。但各地 VCT服务的利用率比较低,平均每咨询点每月提供服务仅为 7.58人次,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项目启动以来项目地区VCT服务的对象以行为状况不详、孕产妇占较高比例,与国内报道的我国中部地区VCT的服务状况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该项目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县区农村进行,当地居民思想比较保守,求询者不愿公开自己的行为状况;也反映了咨询点工作人员能力仍有不足,缺乏与求询者进行充分沟通的技巧,没有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行为危险性评估;同时在对项目地区的VCT督导中也发现有部分项目县为了完成项目指标而对没有危险行为的普通人群提供检测服务。对于性接触及其他等高危重点人群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还与咨询点的工作方式有关,目前大部分地区以类似门诊坐诊的形式在咨询室等候求询者前来咨询,而没有将VCT服务与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外展干预结合起来,深入目标人群中开展工作,从而导致VCT服务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覆盖率较低,高危及重点人群在咨询者中所占比例也相对较低。

项目地区VCT者中,HIV抗体总检出率为2 62%,略高于其他报道的关于我国中部地区VCT者的HIV检出率[3-5]。项目地区VCT中HIV检出率以既往卖血/受血或血制品者最高为10.80%,与颜江瑛等[6]和芦天成等[7]报道的基本一致。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地区卖血/受血者配偶及性伴HIV抗体的检出率为7.45%,提示对感染者及病人的配偶及性伴的管理、干预及宣传教育需要加强;性接触者 HIV检测率为0.76%,其中以男男性接触者的HIV检出率最高为 1.23% 。

综上所述,项目地区VCT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服务的覆盖及人员能力方面,为求询者提供了服务并及时发现了感染者。但通过分析也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咨询点的利用率比较低、求询者中普通人群的比例较高,部分地区重点人群不突出等。因此,在下阶段的项目工作中,要分析各地的实地情况,合理配置咨询点,进一步提高目标人群对 VCT服务的可及性;加强VCT服务的人群宣传及倡导,特别是针对重点及高危行为人群,扩大对VCT服务的理解;继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方式及服务策略,将 VCT服务与对高危及重点人群的外展干预结合起来,提高 VCT服务在高危行为及重点人群的覆盖率,充分发挥咨询网络在各地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洁, 杨凭.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场实施与管理[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 1-6.
[2] UNAIDS, WHO. UNAIDS / WHO policy statement on HIV testing (2004) [DB/ OL] . http://www.unaids.org/en/Policies/Testing/HIVtesting_UNAIDS_policies.asp.
[3] 彭国平. 湖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况调查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 17(5) : 14–15.
[4] 周红, 王晓丽. 石家庄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情况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06, 22(11) : 796–797.
[5] 黄竹林, 周建波, 王艳, 等. 长沙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2) : 171–163.
[6] 颜江瑛, 郑锡文, 张险峰, 等. 我国某县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1) : 10–12.
[7] 芦天成, 崔兆麟, 董继峰. 河南省某市既往有偿献血人群HIV 感染情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5) : 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