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标志。初潮年龄的早晚除与遗传和社会因素有关外, 还与营养状况有关[1]。为了解安徽省9~18岁女生月经初潮及初潮前后体脂的变化, 以便适时适度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于2005年对安徽省南、中、北3个地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月经初潮调查及体脂测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要求[2],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安徽省南 (黄山)、中 (合肥)、北 (宿州)3个地区城乡中小学9~18岁汉族女学生3000人进行了调查, 每个地区各1000人, 城乡各为500人。
1.2 方法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2]要求, 分别对3000名9~18岁女学生体质指数、腹部皮脂厚度、上臂皮脂厚度和肩胛下皮脂厚度4项指标进行测量; 其中, 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 皮脂厚度采用仿日荣研式改良型皮下脂肪测量仪 (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制造, 精确度为011mm)。同一部位测3次, 取其均值。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 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平均年龄, 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来潮组与未来潮组女生4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月经初潮年龄及城乡差异安徽省女学生月经初潮最小年龄城乡均为10岁。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05岁, 城市为12.76岁, 农村为13.11岁, 城乡之间相差0.35岁。
2.2 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区差异安徽省南 (黄山)、中 (合肥)、北 (宿州)3个地区女生月经初潮开始最早年龄分别为10, 10和11岁, 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69, 12.96和13.13岁。
2.3 来潮组与未来潮组体脂指标比较 (表 1)安徽省女生半数月经初潮年龄为13.05岁, 因此将13岁年龄组按来潮、未来潮分为2组, 已来潮组BMI指数、腹部皮脂厚度、上臂皮脂厚度、肩胛下皮脂厚度4项指标均值均大于未来潮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表 1 13岁来潮与未来潮组各体脂指标比较 ( x±s) |
3 讨论
月经初潮年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3, 4]。本次调查显示, 安徽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3.05岁, 最小年龄城乡均为10岁, 较2000年[5]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3.10岁, 最小年龄城市10岁, 农村11岁有所提前; 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之间相差0.35岁, 较安徽省1991年0.94岁[6]明显减小, 与季成叶等[7]报道一致, 提示月经初潮年龄呈现出一种长期提前的趋势。月经初潮提前速度与原水平有关, 原水平较低, 提前速度快, 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速度比城市要快, 最终城乡之间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这说明月经初潮年龄提前到一定程度时速度会变慢。安徽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存在地区差异, 分别以皖中最小, 皖北最大。该结果与既往文献[7]报道相似, 这可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致。提示生活水平和环境因素对初潮发生有显著影响。
以是否月经来潮与体脂指标均数发育水平来看, 已来潮组发育水平明显高于未来潮组, 说明BMI指数、腹部皮脂厚度、上臂皮脂厚度和肩胛下皮脂厚度等体脂发育水平与月经初潮发生有关, 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8, 9]。报道同时表明, 足够的体脂是促进青春期发育, 维持正常月经的必要条件。但体脂和月经初潮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性腺一脂肪组织轴的存在, 以合理解释体脂改变的同时, 相关的性生理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为做好青少年儿童进入青春突增期工作提供依据。
[1] | 叶广俊.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16-119. |
[2]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 2005, 6: 3-48. |
[3] | Heskethy T, Qu Jian Ding, Tromkinsy A. Growth status and menarche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J]. Annals of Human Biology, 2002, 29(3) : 348–352. DOI:10.1080/03014460110079455 |
[4] | 冯和, 孟谦谦, 林哲, 等.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11) : 1346–1347. |
[5] | 安徽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处. 2000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资料汇编[R]. 2002, 5: 30. |
[6] |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1991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R].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73. |
[7] | 陈天娇, 季成叶. 中国省会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变化趋势[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3, 4(4) : 264–266. |
[8] | 张迪, 程颖, 白春玉. 月经初潮年龄与骨龄和形态指标关系的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 2000, 2l(4) : 300–301. |
[9] | Suzanne Abraham, Jennifer A.O'dea. O'dea.Body mass index, menarche, and perception of dieting among peripubertal adolescent females[J]. Perception of Dietin, 2000, 26 :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