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具有健康的心理对今后良好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高中学生心理状况,2004年3月~2004年5月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对广西地区壮、瑶、侗、汉族高中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测查,探讨广西地区不同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为评价广西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改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市;以壮族为主体的百色市,田林、武鸣县;以瑶族为主体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侗族为主体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高中3个年级学生进行调查。11个市县共21所高中,共发放问卷3 600份,回收3 535份,回收率98.19%。剔除不合格问卷66份(无法回答题目数分大于10分)及其他少数民族91份(含苗族51份,其他少数民族40份),有效问卷3 378份。男生1 565人,其中壮族323人,瑶族167人,侗族105人,汉族970人。女生1 813人,其中壮族382人,瑶族183人,侗族88人,汉族1 160人。年龄为16~22岁,平均(17.5±1.01)岁。
1.2 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表,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由研究人员在老师配合下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试。PHI共3个效度量表(无法回答题目数量表;说谎分数量表;诈病或装坏分数量表)和7个分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兴奋状态)。无法回答题目数量表分如果超过10分则答卷无效。被试在各量表的原始分数,按(T分)转换公式,转化为相应的T分,根据临床检验以及常模团体分数情况,将T分60作为临界点,以区分健全个性与偏离个性,如果T分≥70,那么可认为受试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1〕。
1.3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F检验、q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民族学生与常模比较(表 1)![]() |
表 1 4个民族学生与常模比较(x±s) |
男生无法回答题目数、说谎分数分低于常模(P < 0.001),其余量表分高于常模(P < 0.001)。女生无法回答题目数、说谎分数分低于常模(P < 0.001),诈病分、疑心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量表分高于常模(P < 0.001)。
2.2 4个民族男女生与常模间各量表分比较(表 2)![]() |
表 2 不同民族男生与常模比较结果(x±s) |
除了瑶族男生的诈病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民族男生的诈病分高于常模。壮、瑶、侗、汉族男生无法回答量表、说谎量表分明显低于常模(P < 0.01,0.05或0.001)。壮、瑶、侗、汉族男生各分量表分均高于常模(P < 0.001)。
诈病分壮族女生(2.9±2.3)高于常模(2.7±1.9),P < 0.05,瑶、汉族(2.3±1.9),(2.5±2.1)低于常模(2.7±1.9),P < 0.01,侗族女生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壮、瑶、侗、汉族女生无法回答、说谎分明显低于常模(P < 0.001)。瑶族、汉族女生除了疑心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壮、瑶、侗、汉族女生其余各分量表分均高于常模(P < 0.05)。
2.3 不同民族男女生各量表分比较(表 3)![]() |
表 3 不同民族男生PHI两两比较结果(x±s) |
壮族男生唯诈病分高于瑶族(P < 0.05),躯体化、抑郁、焦虑、疑心、脱离实际量表分低于侗族男生(P < 0.01或0.05),诈病、躯体化、焦虑、疑心、脱离实际、兴奋状态量表分高于汉族男生(P < 0.05或0.01),其余量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瑶族男生除无法回答、说谎、兴奋状态量表分与侗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量表分均低于侗族(P < 0.05或0.01),瑶族男生唯兴奋状态分高于汉族(P < 0.05),其余量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侗族男生除无法回答、说谎、兴奋状态与汉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量表分均高于汉族(P < 0.05或0.01)。
壮、瑶、侗、汉族女生间除说谎、抑郁、病态人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壮族女生无法回答、诈病、躯体化、焦虑、疑心、脱离实际、兴奋状态分高于瑶族(q=3.6~6.0, P < 0.05或0.01)和汉族(q=2.8~8.3,P < 0.05或0.01),壮、侗族女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瑶族女生焦虑(9.2±4.7)、疑心(6.9±3.4)、脱离实际(6.9±3.8)分低于侗族(10.7±4.3,8.2±3.5,8.2±3.3,q=3.6~4.2,P < 0.05),瑶族女生兴奋状态低于汉族(8.4±3.1/9.2±3.1,q=4.7,P < 0.05),其余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侗族女生躯体化(9.7±4.5)、焦虑(10.7±4.3)、疑心(8.2±3.5)、脱离实际(8.2±3.3)高于汉族(8.6±4.4,9.0±4.4,7.1±3.4,6.8±3.4,q=3.3-5.0,P < 0.05或0.01),其余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不同民族男女学生PHI分量表T分比较男生T分正常组中,壮、瑶、侗族低于汉族(P<0.05或0.01),壮、瑶、侗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60(含T分>70在内)组中,壮、瑶、侗族高于汉族(P<0.05或0.01),壮、瑶、侗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70组中,壮族低于侗族(χ2=3.9,P<0.05),高于汉族(χ2=8.0,P<0.01),瑶族低于侗族(χ2=8.4,P<0.01),侗族高于汉族(χ2=23.0,P<0.01)。2个以上量表T分>70组中,壮族、侗族高于汉族(χ2=5.4,12.7,P<0.05,0.01),由多到少依次为焦虑、脱离实际、躯体化、病态人格、疑心。女生T分正常组中,壮族低于瑶族、低于汉族(χ2=10.8、9.23,P<0.01),T分>60(含T分>70在内)组中,壮族高于瑶族、高于汉族(χ2=10.8、9.23,P<0.01),其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以上量表T分>70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躯体化、病态人格、兴奋状态、焦虑、疑心。
3 讨论本研究发现,壮、瑶族男生个性基本相似;壮、侗族男生较汉族男生具有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自卑、多疑等个性倾向,侗族较壮族更为突出。壮、侗族女生具有相同的个性特点;壮、侗族女生个性倾向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缺乏自信、多疑、好冲动、在压力下易伴随躯体不适等。提示不同民族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个性的偏异,也有相似的地方。广西属于老少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同民族中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是否与地区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不同民族学生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心理问题的程度也不相同。壮、瑶、侗族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其中侗族男生的心理问题比壮、瑶、汉族严重,壮族女生心理问题比瑶、汉族多。且男生心理问题比女生稍重,与吕国强〔3〕等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见存在个性偏异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民族个性特征在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上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异,与有关研究一致〔5〕。对于T分>70的学生,应作为关注的对象,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咨询和治疗。
鸣谢:张伟,谢红军,黎惟广,王明方,何玉华,李虹,唐小山,杜兴媛,朱英,杨晓英,刘玉琼,唐蕾,匡志萍,李青,龚奇[1] | 宋维真, 张建平. 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M]. 北京: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3: 1-17. |
[2] | 杨碧秀, 程灶火. 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6, 14(3) : 270–272. |
[3] | 吕国强, 魏继祖. 宁夏固原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宁夏医学, 2002, 24(9) : 570–571. |
[4] | 李燕, 刘爱书, 杨平, 等. 青年学生个性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7) : 851–853. |
[5] | 欧阳林, 王新, 吴军伟, 等. 对裕固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5, 26(59) : 8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