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化,青少年的性相关观念和态度也随之变化,婚前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不断升高,但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殖健康知识,因而面临感染性病、艾滋病和人工流产的危险。促进青少年健康, 避免青少年发生危险行为,父母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侧重于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许多研宄发现, 父母与子女对性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使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问题并传递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帮助子女提高预防性相关危险行为的能力并推迟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1, 2〕。本研宄旨在了解当前城市青少年与父母对性相关问题的沟通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策略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性教育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信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中学生家庭和学校性教育效果评估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研宄对象为上海市徐汇区7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3067名一年级学生。调查时间为2003年9月。
1.2 方法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状况等。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info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遍录入,应用SAS 8. 2软件进行频数描述、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般特征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初中生为1 323人,其平均年龄为(17. 60±0. 38)岁;高中生为1 744人,其平均年龄为(17. 60±0. 38)岁。初中生中,男生和女生分别占50. 87%和49. 13%;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约占半数;大多数初中生反映家庭氛围较好,并且父母管教严格。高中生中,男生和女生分别占44. 04%和55.96%;父亲的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约占半数,母亲的文化程度为高中/技校/中专的占54. 51%;近半数的高中生反映父母管教较严,84. 35%的高中生认为家庭氛围较好。
2.2 中学生与父母沟通性相关知识的状况本研宄中,通过“中学生是否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和“父母是否主动与孩子讨论过性相关问题?” 2个问题以了解父母与子女沟通性知识的情况。超过半数的学生报告难以同父亲沟通并从未沟通过性知识。相比之下,报告难以同母亲沟通且及从未沟通过的学生比例要低一些。与初中生相比,更多的高中生反映难以与父母讨论性的话题,但从未与父母沟通过的比例较低。在性别差异上,男生更容易与父亲交流且与父亲交流性知识多的是青春期发育、异性交往/恋爱/婚姻以及生育问题,其中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女生更容易与母亲交流且与母亲交流过高中生与父母沟通异性交往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生,尤性知识的比例高于男生。在亲子沟通的具体内容上,提到较其是高中女生(表 1, 2)。
![]() |
表 1 初中、高中学生询问父母性相关问题情况(%) |
![]() |
表 2 初中、高中学生父母主动对子女进行家庭性教育情况(%) |
2.3 中学生与父母交流性知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对象的性别、年龄、与父/母亲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对子女的管教为自变量,以是否问过父亲/母亲性相关问题或父亲/母亲是否主动与孩子谈过性相关问题为应变量,分别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与父亲或母亲有关的变量仅出现在各自相应的模型中。结果显示:青少年与父母间是否沟通性相关问题与对象的性别、年龄、与父母的关系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同性别的亲子间(父亲与男孩、母亲与女孩)沟通更易发生; 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越融洽,亲子间对性相关问题的沟通也越多;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问过父亲或父亲主动谈论性相关问题更多。另外,家庭氛围越好,青少年问过父亲性相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表 3)。
![]() |
表 3 亲子间沟通性相关问题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 |
3 讨论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性教育老师。然而,本研宄发现,青少年与父母交流性相关话题非常有限,报告的沟通比例较国外的同类研宄结果低〔3-5〕。虽然部分父母与子女在沟通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内容局限于青春期发育和异性交往,对生殖避孕和性病/艾滋病话题涉及较少。其原因可能是:家长多数未接受过正规科学的性教育,囿于陈旧的性观念、匮乏的性知识和淡薄的性教育意识,对在家庭中与子女谈性觉得无从下手。
亲子沟通性相关问题存在性别差异。母亲在家庭性教育中起更为重要的作用,与父亲相比,青少年觉得更容易与母亲讨论性相关问题,并且沟通也较多,特别是女生。但在与男生的沟通中,父亲起主要作用。由于性别角色的不同,其沟通的效果可能也有差异〔6〕。因此,父亲在家庭性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家庭氛围同样影响了亲子对性相关问题的沟通,一些研宄也发现,这些因素对亲子交流频率有重要影响〔7, 8〕。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可能与子女沟通的能力较强,对青少年存在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更容易理解,对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较深,其性教育意识较强,主动与孩子谈性的话题也较多。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青少年便倾向于从同龄人中寻求家庭中无法获得的亲情与支持,而这些青少年往往更容易发生偏离行为并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及时主动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这便需要对父母进行相关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沟通技巧并强化其教育责任意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意识和技巧,营造亲子沟通的良好家庭氛围。
(本研究得到了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资助和大力支持,特表感谢!)[1] | Rosedelia An cheta, Colin Hvnes, Lydia AS.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a^id sexual riskr among high-risk femal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 2005, 18 : 105–111. DOI:10.1016/j.jpag.2005.01.005 |
[2] | Peter SK, Lan Z, Michael RK.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parental communication and initiation of first intercourse adole-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2, 28 : 41–45. |
[3] | Jaccard J, Dittus PJ, Gorden V V. Parent-adolescent congruency in reports of 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and in communications about sexual behavior[J]. 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1) : 247–261. DOI:10.1111/j.1467-8624.1998.tb06146.x |
[4] | Jaccard J, Dittus PJ, Gordon V V. Parent-teens communication about premarital sex: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commun-i cat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00, 15(2) : 187–208. DOI:10.1177/0743558400152001 |
[5] | Hutchinson MK, Cooney TM. Patterns of Parent-teen sexual risk communic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J]. Family Relations, 1998, 47(2) : 185–194. DOI:10.2307/585623 |
[6] | Whalen C, Henker B, Hollingshead J, et al. Parent-adolescent dia-logue about A1D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996, 10(3) : 343–357. DOI:10.1037/0893-3200.10.3.343 |
[7] | Raffaelli M, Bogenschneider K, Flood MF. Parent-teen commun-i cation about sexual topics[J]. Journal of Family1ssues, 1998, 19(3) : 315–333. |
[8] | 赵双玲, 高尔生, 楼超华. 上海市家庭性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9) : 1136–1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