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卫生  2007, Vol. 23 Issue (1): 32-33   PDF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复合式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周薇薇, 翟成凯, 姜明霞, 陈晗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南京 210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式营养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干预作用。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 对南京市6个主城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随机整群抽出干预人群197人和对照人群180人, 实施为期1年的膳食干预-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的复合式营养干预。 结果 试验后干预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试验前明显下降(P < 0.05), 和对照组比较, 这些指标及血压下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以粗杂粮食品为特色的复合式营养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居民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膳食纤维     高血压     复合式营养干预     粗杂粮食品     中老年人    
Evaluation on multiplex dietary intervention on hypertension of elderly adults
ZHOU Wei-wei, ZHAI Cheng-kai, JIANG Ming-xia,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ultiplex dietary intervention on the hypertension of elderly adults in the communities. Method Residents chosen from basic survey were distributed to two group, 197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18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SBPand DBP declined obvious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ultiplex intervention, of which primary characteristic was intervention by coarse food on the elderly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favorable in communities.
Key words: dietary fiber     hypertension     multiplex dietary inter vention     coarse food     elderly adults    

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膳食结构与疾病谱已发生了明显变化, 根据国家卫生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我国成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 其中大城市达20.4% 1, 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为了探讨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南京市6个主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对45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实施了粗杂粮食品为主的膳食干预-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的复合式营养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 在南京市鼓楼、玄武、白下、秦淮、建邺、下关6个主城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5岁以上常住居民4 142人作为基线调查对象, 体检后在自愿的基础上, 填写知情同意书, 去除重症高血压患者, 生活不能自理者, 获得377名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成干预组(197人)和对照组(180人)。2组人群的年龄、性别均衡性经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包括身高, 体重, 腰围(WC), 每6个月检查一次。身高的测量使用SZC-1型身高坐高计(沈阳仪器厂)进行测量, 测量精确为0.1 cm。体重的测量使用SYT-1型杠杆式人体秤(沈阳仪器厂)进行测量, 测量精确为0.1 kg。腰围的测量采用已校正的钢尺测量, 测量精确为0.1 cm。

1.3 血压的测量及诊断标准

采用GB3053-82型水银柱血压计(上海医学设备厂)进行测量。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判定为高血压2。降血压有效的判定标准:(SBP)下降≥10 mmHg或降至正常, DBP下降≥20 mmHg或降至正常, 达到以上任何一项判定为降血压有效3

1.4 干预方法

(1)复合式营养干预组在保证总热能不变的情况下, 每天供给粗杂粮馒头1个(干重85 g左右), 每人从主食中减少85 g; (2)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健康讲座。具体内容包括:健康四大基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 吸烟与健康; 饮酒与健康; (3)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干预时间1年; (4)对照组实施相同的健康讲座和医学检查。2组人群的用药情况维持不变。(5)经膳食调查结果表明, 试验后, 2组人群总能量的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组摄入膳食纤维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1.5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输入数据,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指标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计数指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试验前后体质指数(BMI)和WC水平的变化(表 1)
表 1 试验前后2组人群BMI和WC水平的比较(…x±s)

试验前干预组和对照组BMI和W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6个月及12个月后干预组的BMI和W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自身前后对比也显著下降(P < 0.05), 对照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试验前后SBP和DBP水平的变化(表 2)
表 2 试验前后2组人群SBP和DBP水平的比较(…x±s, mmHg)

试验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6个月及12个月后干预组的SBP和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01), 自身前后对比也显著下降(P < 0.01), 而对照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试验前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病率的变化

试验前,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ISH人数为99人, 91人, 分别占50.25%, 50.56%;IDH人数为83人, 76人, 分别占42.13%, 42.22%。6个月及12个月后, 干预组ISH分别下降至35.36%和28.28%, 而对照组分别至79.12%, 69.23%,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IDH 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下降至36.59%, 18.07%, 而对照组分别至80.26%, 71.05%,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试验后血压降低有效率的变化

6个月及12个月后, 干预组血压降低的有效率为74.07%, 83.33%, 而对照分别为43.10%, 51.72%,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由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饮食过咸、过量摄入脂肪、大量饮酒、体重增加等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证明, 超重和肥胖是引发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 这与Framingham和2005年重庆市调查结果一致4, 5。腰围是最新判断代谢综合症的体表指标, 腰围越大, 患代谢综合症的机率越高, 腹型肥胖比BMI增高对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更大6。本研究中, 干预人群随着BMI、腰围下降, 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下降, 进一步证明通过控制体重, 减小腰围, 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膳食纤维在体内可以降低脂肪和胆固醇, 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明, 膳食纤维能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7, 8。国外研究证明, 补充高膳食纤维食物是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有效手段9, 但国内增加高纤维食物多用于降血糖、降血脂的研究10, 而降血压的报道较少。本次研究实施的膳食干预为在保证总热能不变的情况下每天摄入粗杂粮食品, 可以提供膳食纤维12 g, 从而控制体重, 减小腰围, 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经验证明, 健康教育是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途径11,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习惯, 达到知、行、信的改变, 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但只采用知识强化宣教和一般饮食宏观指导, 缺乏直接可用的具体膳食干预, 造成食品选择随意性大, 干预效果不甚理想。本次研究膳食干预是一种外加的行为, 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就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 提高了干预的依从性从而起到明显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之一2002综合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58-59.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 高血压杂志, 2000, 8(1) : 94–102.
[3] 吴兆苏. 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19-223.
[4] 翟成凯, 张静, 翟玉明, 等. 复合式与单纯式营养干预效果的初步比较[J]. 卫生研究, 2004, 6(33) : 719–721.
[5] Chobanian AV, Bakris GL, Black HR, et al.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 JAMA, 2003, 289 : 2560–2572. DOI:10.1001/jama.289.19.2560
[6] Rahmounik, Correiam, Haynesw G, et al. Obesity Associated hypertension new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J]. Hypertension, 2005, 45(1) : 9–14. DOI:10.1161/01.HYP.0000151325.83008.b4
[7] 马正伟, 张喜忠. 复合膳食纤维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的长期作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2, 10(5) : 400–405.
[8] David S, Mark A, Candyce H. Dietary Fiber, Weight Ga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in Young Adults[J]. JAM A, 1999, 282 : 1539–1546. DOI:10.1001/jama.282.16.1539
[9] Charrondiere UR, Chevassus-Agnes S, Marroni S, et al. Impact of different macronutrient definitions and energy conversion factors on energy supply estimations[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4, 17 : 339–360. DOI:10.1016/j.jfca.2004.03.011
[10] 刑小燕, 张波, 刘玉耿, 等. 高膳食纤维饮食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2, 16(3) : 134–137.
[11] 邱德星, 周指明, 文申根, 等. 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 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3) : 5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