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3. 山东省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站
随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1〕的全面开展, 使用避孕套避孕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 3〕。育龄妇女选择避孕方法的模式, 由过去以宫内节育器和绝育术为主, 向多种方法的综合模式转变〔4-6〕。为了在农村提高避孕套使用率, 降低非意愿妊娠和流产率, 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2005年9~10月在山东省进行了使用避孕药具失败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在烟台、威海、潍坊、滨州、淄博5个地区的8个县(市, 区)进行调查, 利用计划生育网络信息库, 按照身份证号登记, 选取2002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期间的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按样本量估计, 需要的样本量为24 500人年。在每个调查点内, 以乡镇为单位, 注明每个乡镇的人口数, 将所有乡镇按自北向南的地理顺序编号, 随机数字法从中抽取1~2个, 使抽取的乡镇人口总数达到设计所需的样本量, 实际调查人数为20 543人。
1.2 内容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由省专家组共同设计并通过预调查修订。调查内容包括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生育情况、在调查期间内采取的避孕措施及使用时间、避孕方法的变更情况、避孕失败情况及原因、使用避孕药具的不适感觉、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等。
1.3 方法对育龄妇女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措施变更情况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包括2个时间的避孕药具使用情况: (1)2005年6月30日时间点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的现状调查; (2)2002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之间采取避孕方法的变更情况。
1.4 统计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已婚育龄妇女人口学特征调查的20 543名育龄妇女中, 年龄最小者20岁, 最大者53岁, 平均年龄33.6岁。农民占83.6%, 工人和个体经商分别占7.5%和3.6%。初中占73.6%, 小学和高中分别占15.9%和8.4%, 无流产史者占68.4%, 有1次流产者占21.6%, 有2次流产者占7.2%。
2.2 已婚育龄妇女采取的避孕措施构成调查的20 543名已婚育龄妇女中, 待孕1 047人, 怀孕715人, 哺乳期40 d内107人, 其他不需避孕者190人, 缺失回答3人, 采取各种避孕措施18 481人。调查时间段内育龄妇女采取的避孕措施中采用避孕药物者583人, 采用避孕套者11 406人, 主要采用男性避孕套者11 373人, 女性避孕套者23人, 子宫帽10人。调查时间段内育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包括2种情况: (1)2002年1月1日至被调查时避孕措施未发生变化; 其中使用口服避孕药者315人, 占1.5%;使用避孕套者9 265人, 占45.1%;使用宫内节育器1 428人, 占7.0%。(2)避孕措施发生了变化, 避孕套与宫内节育器合用者7 833人, 占38.1%;避孕套与避孕药合用者149人, 占0.7%。
2.3 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的原因分析避孕失败的原因包括2个方面:避孕套质量问题和使用者的操作不当。使用男性避孕套避孕失败1 104人, 其中型号不对7人, 占0.6%;套破裂100人, 占9.1%;套滑脱88人, 占8.0%;射精前才用81人, 占7.3%;套变质5人, 占0.5%;没有坚持使用730人, 占66.1%;其他原因93人, 占8.4%。如果将使用情况分为一直使用、仅现在使用和仅过去使用3种情况, 各种失败原因构成比基本类同。主要原因是使用者自身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方法操作所致, 而由于避孕套质量有问题避孕失败104人, 按照使用人数估计发生避孕失败的累积风险率为0.61%。
2.4 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的关联因素避孕套避孕失败率与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次数和避孕措施知情培训有关, 控制学历和职业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与避孕套避孕失败率呈负相关(r=-0.113, P < 0.001)。采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 将仅用避孕套避孕失败的1 104人作为指示失败组, 仅用避孕套没有失败的8 751人作为指示对照组,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避孕套失败有关联的因素及其关联强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月经是否规律、月经期症状、怀孕次数和流产次数5个因素与避孕套失败有关, 见表 1。
![]() |
表 1 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的单因素分析 |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 进行避孕套避孕失败相关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调整年龄和文化水平后结果显示, 与4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基线(1.00)组比较, 25~40岁使用避孕套失败的危险性增加, 其中25~29岁年龄组增加6倍多, 30~34岁增加近10倍, 35~39岁年龄组增加9倍。月经规律及没有月经期症状可降低使用避孕套的失败率, 怀孕次数减少和无流产史与使用避孕套避孕失败呈负相关。
3 讨论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由东向西推进的趋势。随着近几年避孕措施的知情宣传教育和相应避孕药具的免费提供, 从东向西育龄妇女采用避孕套避孕的比例增加, 而宫内节育器和绝育术的比例下降。避孕模式中, 单纯或合并使用避孕套者多于其他单纯或联合避孕方法, 其避孕方法构成趋向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巴西调查发现, 17.3%采用避孕套〔7〕。郭素芳等〔5, 8, 9〕调查发现, 坚持使用避孕套者不到20%。山东省避孕套使用率较高的原因在于避孕套使用安全、方便、避孕套的可及性好。近年来, 在大多数城市的路边、居民小区、大学的校园里都设置了自动避孕套售卖机, 而乡镇的避孕套供应主要依靠计划生育部门免费提供, 基本能满足需要, 避孕套的可及性要好于Richard Crosby等的研究〔10〕。调查结果显示, 育龄妇女年龄与避孕套避孕失败率呈负关联, 与Sparrow的研究结果〔11〕一致, 低年龄组育龄妇女使用避孕套的失败率高, 主要原因可能是低年龄组人群处于性活跃期, 避孕套的使用频率较高, 而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正确使用避孕套的知识, 同时对意外妊娠的后果认识不足等。
[1] | 张玲华, 刘志强, 李世勤, 等. 深圳市育龄妇女避孕状况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8 : 752–754. |
[2] | Mosher, Gladys M Martinez, Anjani Chandra, et al. Use of Contraception and Use of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2-2002[J]. 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 2004, 10 : 350. |
[3] | Rachel K Jones, Jacqueline E Darroch, Stanley K Henshaw. Contraceptive Use Among US Women Having Abortions in 2000-2001[J].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 2002, 34(6) : 294–303. DOI:10.2307/3097748 |
[4] | 楼超华, 沈燕, 高尔生, 等. 上海市长宁区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生殖与避孕, 2004, 124(6) : 349–353. |
[5] | 郭素芳, 赵凤敏, 张彤, 等. 我国育龄人群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 : 7–8. |
[6] | 刘云嵘.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向(五)[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 9 : 518–520. |
[7] | Carreno I, Dias-da-Costa JS, Olinto M T, et al. Use of contraceptive methods by sexually active women in Sao Leopoldo,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J]. Cad Saude Publica, 2006, 22(5) : 1101–9. DOI:10.1590/S0102-311X2006000500023 |
[8] | 张玲华, 刘志强, 李世勤, 等. 深圳市育龄妇女避孕状况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8 : 752–754. |
[9] | Cheng Y, Gno X, Li Y, et al. Repeat induced abortions and contraceptive practices among unmarried young w omen seeking an abortion in China[J].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4, 87(2) : 199–202. DOI:10.1016/j.ijgo.2004.06.010 |
[10] | Richard Crosby, Stephanie Sanders, William L Yarber, et al. Condom-use errors and problems[J]. Am J PrevMed, 2003, 24(4) : 367–370. |
[11] | Sparrow M J. Condom failures in women presenting for abortion[J]. NZMed J, 1999, 112(1094) : 319–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