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北京 100088
2. National Institute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 100088 China
介入放射学作为临床治疗与医学影像学集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和脑血管等各个领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介入操作的特殊性(近台透视、近台剪影等近源操作),导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远大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等工种[1]。近些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与健康效应关系成为放射防护研究的重点[2-4],个人剂量监测是开展健康效应研究的基础。本研究旨在通过采集和分析辽宁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双剂量监测数据,了解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发现监测存在的问题,为更好的开展辐射防护工作和保护职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2019年辽宁省20家医疗机构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并按照要求接受职业性外照射双剂量监测的工作人员,包括开展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和脑血管介入操作、治疗的医生和技师。共监测350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其中有43名人员因剂量计丢失、未佩戴或仅佩戴单剂量计和铅衣内、外剂量计混淆佩戴等原因,其结果未纳入本研究,故最终双剂量计有效监测人数为307名。
1.2 仪器FJ427A1 型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北京核仪器厂);LiF(Mg、Cu、P)圆片探测器。
1.3 监测依据与方法根据 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5],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开展双剂量监测,铅衣内剂量计佩戴在躯干位置(铅衣内剂量HW),铅衣外剂量计佩戴在围裙外衣领处(铅衣外剂量HN),有效剂量E = 0.5HW + 0.025HN。全年分为4个监测周期,每个周期佩戴3个月,年有效剂量为4个监测周期有效剂量之和。
1.4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仪器每年定期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检定和校准,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监测单位定期参加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组织的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盲样比对考核,监测技术人员均参加上岗前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监测用剂量计、设备和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其能符合监测要求和工作正常;每批剂量计元件使用前均进行筛选、刻度,同一批次剂量片分散性为5%;制定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双剂量计佩戴的指导说明,剂量计外壳标记“铅衣内”和“铅衣外”,并在发放剂量计时,要求放射诊疗机构标记放射工作人员姓名等信息,以规避不同介入工作人员剂量计间混淆佩戴;每个监测周期内有效剂量达到调查水平(1.25 mSv)时,开展剂量调查,对于真实剂量记录并保存,对于非职业照射所致的异常剂量进行剔除,取本人本年度其他监测周期的平均剂量或从事相同性质的其他介入人员同一监测周期的平均剂量作为名义剂量;对于铅衣内、外剂量计丢失、混淆佩戴或未佩戴剂量计的结果予以剔除。
1.5 统计分析利用Excel 软件以及SPSS 软件对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通常采用算数平均数(
2019年共采集了辽宁省307名接受了双剂量监测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数据,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7.03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1 mSv,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监测的307人中,年有效剂量< 1 mSv有224人,占总监测人数的72.96%;年有效剂量在1~5 mSv有82人,占总监测人数的26.71%;仅有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超出5 mSv。
2.2 不同操作方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监测的307人中,从事近台透视和近台剪影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数相当,前者占比17.26%,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4~2.87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80 mSv,后者占比17.59%,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5~2.72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 0.81 mSv;同时从事近台透视、剪影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占大多数,达65.15%,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7.03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80 mSv,见表1。不同操作方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 1.329,P > 0.05)。
监测的307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分布较均衡,有53.09%的监测对象来自三级医院,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5~7.03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95 mSv;有46.91%监测对象来自二级医院,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3.97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65 mSv,见表2。不同等级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932,P < 0.05),三级医院组平均秩次为172.72,二级医院组平均秩次为132.81,可以认为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二级医院。
本次接受双剂量监测的307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有28.01%的监测对象来自心血管科,12.70%来自脑血管科,20.85%来自其他科室(消化科、呼吸科和骨科等),余下38.44%来自介入放射科。介入放射科工作人员同时从事心血管、脑血管、消化、呼吸等多种介入诊断和治疗工作。心血管科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5~7.03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78 mSv;脑血管科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2~2.72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78 mSv;介入放射科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4.32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92 mSv;其他科室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范围为0.01~3.97 mSv,人均年有效剂量0.64 mSv,见表3。不同科室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8.449,P <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科(平均秩次为169.35)与其他科室(平均秩次为13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 2.652,P < 0.05),可以认为介入放射科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其他科室。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临床治疗手段[6],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经调查,辽宁省介入治疗照射频度由2018年的10万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13万人次,增长了30%,意味着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年工作量增加,其个人受照剂量也可能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辽宁省开展双剂量监测的307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1 mSv,高于全国(0.542 mSv)[7]和云南省(0.307 mSv)[8]、江苏省(0.41 mSv)[9]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低于本省2012年(0.905 mSv)[10]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远低于内蒙古(1.38 mSv)[11]和青岛市(1.38 mSv)[12]介入人员的年均水平,与石梦蝶等[13]报告的双剂量调查结果水平相当(0.82 mSv)。这些差异可能与监测方法(单剂量计、双剂量计)、工作量、辐射防护技术水平等有关,提示应继续提高辽宁省的辐射防护水平。
根据2016年全国医疗照射频度调查结果,三级医院日均照射频度为501.7人次/天,二级医院为144.5人次/天[14],三级医院介入医生数量为8.75名,二级医院为5名[6],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放射诊疗工作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考虑与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工作量大和介入程序操作复杂概率高等有关。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是影响个人剂量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放射科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其他科室,经调查,介入放射科工作人员年均工作周数(约48周)和年均手术例数(约619例)远大于其他科室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工作周数和年均手术例数分别约为30周和241例);心血管科与脑血管科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当,两者年均工作周数(分别为39周和38周)和年均手术例数(分别为347例和320例)也相当。对此,可考虑采取适当增加相关科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年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等措施降低个人受照剂量。
本研究调查发现,一是多数监测对象具有较好的放射防护意识,能够在介入操作中穿戴铅衣、铅围脖、铅帽和铅眼镜,但也有个别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不重视相关防护用品的使用,在介入操作中未使用防护用品,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其放射防护意识;二是个人剂量计的正确佩戴,是获得准确剂量数据的基础,但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存在个人剂量计丢失、未佩戴、混戴、剂量计遗忘在操作室和铅衣内、外剂量计戴反等现象,应加强对放射诊疗机构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监管力度和放射工作人员剂量计佩戴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以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建议有条件的放射诊疗机构设置专员,不定期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剂量计规范佩戴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于不佩戴或不规范佩戴的人员在单位内予以通报批评,对于连续正确佩戴的人员予以通报奖励,剂量计佩戴情况与放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本研究对超过调查水平(1.25 mSv)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估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介入工作人员在每次开展介入操作时,均应规范佩戴铅衣内、外剂量计,但由于个别人员认为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没必要佩戴剂量计,无法确保该类人员在监测周期内每次操作时都佩戴剂量计,故存在低估实际受照水平的可能性。今后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正确佩戴铅衣内、外双剂量计,从而为更好的开展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
Deng J, Fan SN, Wang T, et al. Trends and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from medical practices in China (2010-2016)[J]. Health Phys, 2019, 117(6): 656-660. DOI:10.1097/HP.0000000000001118 |
[2] |
孙全富, 牛昊巍, 李小娟.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几个问题[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34(3): 161-163. Sun QF, Niu HW, Li XJ. Problem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of radiation workers in China[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4, 34(3): 161-163.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4.03.001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Z].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7.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radiation works (Decree 55)[Z]. Beijing: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 |
[4] |
宋福祥, 刘智慧. 放射性介入操作中患者和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及健康危险[J]. 医学综述, 2008, 14(24): 3797-3800. Song FX, Liu ZH. Current radiation dose levels encountered and consequent risks for operators and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J]. Med Recapitul, 2008, 14(24): 3797-3800.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08.24.038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 128—2016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Z 128—2016 Specifications for individual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16. |
[6] |
中国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中心分会. 《中国介入医学白皮书》2019版[J].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 8(1): 6-10.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Center Association. The white book of Chinese interventional medicine (2019)[J]. Chin J Intervent Radiol (Electron Ed), 2020, 8(1): 6-10. DOI: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0.01.002 |
[7] |
邓君, 王拓, 范胜男, 等. 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4): 398-400. Deng J, Wang T, Fan SN, et 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n individual dose level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to radiation for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China in 2015[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7, 26(4): 398-40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4.004 |
[8] |
朱银莹, 牟胜, 唐丽, 等. 2015—2017年云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382-385. Zhu YY, Mou S, Tang L, et 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n individual dose level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to radiation for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in Yunnan in 2015—2017[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9, 28(4): 382-385.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4.009 |
[9] |
陈维, 王进, 周媛媛, 等. 江苏省2011—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 41(2): 110-115. Chen W, Wang J, Zhou YY, et 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results for radiation worker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8[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1, 41(2): 110-115.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02.006 |
[10] |
孙璐, 鲍松滨, 崔勇, 等. 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6): 674-675. Sun L, Bao SB, Cui Y, et al. Analysis on personal dose among radiation work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12[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13, 22(6): 674-675. DOI: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3.06.013 |
[11] |
许潇, 刘祥, 张杰, 等. 2015—2019年内蒙古地区部分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 41(2): 104-109. Xu X, Liu X, Zhang J, et 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results for medical radiation workers from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in Inner Mongolia from 2015 to 2019[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21, 41(2): 104-10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21.02.005 |
[12] |
王永杰, 江阔, 滕伟. 2015—2017年青岛市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5): 515-518. Wang YJ, Jiang K, Teng W.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ose monitoring results of occupational external radiation in Qingdao from 2015—2017[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20, 29(5): 515-518.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20.05.018 |
[13] |
石梦蝶, 石雨, 闵之藤, 等. 2007—2017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20, 29(1): 40-44. Shi MD, Shi Y, Min ZT, et al. The results analysi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status from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a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17[J]. Chin J Radiol Health, 2020, 29(1): 40-44.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20.01.009 |
[14] |
牛亚婷, 苏垠平, 梁婧, 等. 全国医疗照射频度估算方法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5): 325-330. Niu YT, Su YP, Liang J, et al. Study on estimation of medical exposure frequency in China[J]. Chin J Radiol Med Prot, 2019, 39(5): 325-33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5.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