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等权威机构指出,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最大的,且必将不断增加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1],核医学作为电离辐射在医学应用中四大分支之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核医学科是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3]。既能在发展核医学辐射技术为民所用的同时,又能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来避害趋利,已经成为核医学领域的重点课题。开展核医学的医疗照射调查,掌握其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应用频度是做好医疗照射防护的基础和前提[4]。为了解现阶段河北省核医学应用频率情况,强化核医学放射诊疗工作中辐射防护与质量保证,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管工作,提高医疗机构开展核医学诊疗工作管理水平,全面掌握河北省核医学诊疗基本情况、各类核医学诊疗的应用频度等状况,我们于2019年对2018年度全省从事核医学医疗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有关情况制定相应工作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8年河北省辖区内开展PET、SPECT、γ相机影像诊断以及籽粒插植治疗、核素治疗、碘-131及其他核素诊疗的所有放射诊疗机构(部队和武警医院除外)。
1.2 调查内容掌握辖区内开展核医学诊疗工作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开展的诊疗项目、2018年核医学诊断和治疗人次,尤其掌握甲癌治疗、籽粒插植治疗等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情况。
1.3 调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发放医疗机构核医学专项调查表格,明确专人负责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表格填写,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员审核后上报,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等方法核实。
1.4 计算方法将调查的各类型核医学诊疗人次数除以2018年全省(各市)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类型的应用频度。
1.5 统计学方法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核医学诊疗的应用频度,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18年河北省全省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且核批有核医学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40家,有3家医疗机构因为核医学科室改造等原因未开展相应工作,所以实际调查37家。调查显示:全省共有核医学诊断设备49台,其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设备(PET-CT)11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17台,SPECT-CT19台,γ相机2台;37家开展核医学的机构中,进行甲亢治疗的有26家,甲癌治疗的14家,籽粒插植治疗的19家,其它核素敷贴治疗机构有11家,见表1。
![]() |
表 1 河北省2018年核医学诊疗基本情况 |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556.3万人[5],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核医学共诊疗160809人次,其中诊断143107人次,治疗17702人次,诊断频率1.89人次/千人口,治疗频率0.23人次/千人口,核医学应用频率2.13人次/千人口,见表2。
![]() |
表 2 河北省核医学诊断和治疗情况 |
河北省2018年的核医学总的诊断、治疗应用频率和1998年、2016年相比,有了大幅提高,各市的应用频率也是同样的趋势,调查中发现只有邢台市的应用频率不升反降,是因为该市开展核医学科的1家医疗机构2016年全年工作,2018年因为医院搬迁,开展工作时间只有半年左右,见图1。
![]() |
图 1 2016、2018年度不同地市临床核医学应用频率(人次/千人口)情况 |
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核医学的有33家,占全省的89.19%,应用人次数高达全省的97.71%;二级医疗机构开展核医学的共4家,占全省的10.81%,诊疗人数4432人,见表3,比2016年增长30.14%,但是只占到了全省的2.76%;其他级别医院没有开展核医学诊疗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二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核医学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快。
![]() |
表 3 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开展核医学工作情况 |
调查显示2018年河北省37家有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单纯的正电子发射显像设备(PET)已经全部被影像质量更高的PET-CT取代,共有11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17台,SPECT-CT19台,γ相机只有2台,放射性同位素骨密度仪也已经全部被X射线骨密度仪取代而退出了舞台。随着设备越来越高端、精细,对核医学医师、技师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医疗机构增加核医学诊疗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以实现安全医疗的目标。
3.2 核医学应用频度近年来,随着核技术发展,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6],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全球每年大约有3300万人次进行核医学诊断检查[7]。此次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调查显示河北省2018年为2.13人次/千人,与2016年1.65人次/千人[4]相比,增加了29%,但是和福建省2016年的2.4人次/千人[8]还是略有差距;省会石家庄核医学应用频度2016年为3.64人次/千人[4]、2018年为4.09人次/千人,每年稳步上升,增幅不小,但是和广东省省会广州市2016年的核医学应用频度22.29人次/千人[9]相比差距甚远;如果只取临床核医学诊断频度来看,河北省1998年为0.67人次/千人[10]、2016年为1.37人次/千人[4]、2018年为1.89人次/千人,但是和上海1998年的3.46人次/千人[1]、2008年的6.63人次/千人[1]、2010年欧盟国家核医学的平均诊疗频度15.0人次/千人[7]、国际上医疗保健1类国家或地区的19.00人次/千人[11]比起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应用频度计算一般以常住人口为基数,流动人口是否统计会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由于此次调查不包括部队、武警医院和单纯的只有放免的医疗机构,会导致全省实际应用频度统计数据要偏低;河北省和京津相毗邻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这样会造成应用频度会比实际偏低;省内各市之间也存在此类问题,石家庄等中心城市因地域外就医的人数多会影响更大,另外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保定、唐山等地也会有大量的人员到京津就医,导致应用频度统计数据要偏低。
3.3 核医学发展不平衡河北省核医学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很突出,石家庄市由于是省会城市又有省肿瘤医院等综合性医院,高端设备和人才相对集中,其诊疗应用频度是全省的1.92倍,而核医学治疗应用频度最高的是邯郸市,为1.09人次/千人口,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8倍,这与本省南部为肿瘤高发区相符合[12]。因此加快医疗机构核医学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政策支持[13]。如何更合理的利用核医学诊疗技术,加大对核医学建设的支持和监管力度,是医疗机构和管理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
随着PET-CT、SPECT-CT等医学设备的发明和治疗,核医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放射性核素应用于人群诊断和治疗的频次增加[14]。通过此次核医学医疗照射调查,掌握了全省临床核医学发展趋势和应用频度,为以后更合理的应用核医学技术,科学进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1] |
郑钧正, 高林峰, 卓维海, 等.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65-273, 280. |
[2] |
郑钧正. 医用辐射及其防护——纪念伦琴射线发现100周年[J]. 中国辐射卫生, 1995, 4(4): 193-194, 214. |
[3] |
高芳, 高向东, 刘继平, 等. 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2): 140-142. |
[4] |
张京战, 沈爱国, 高艳辉, 等 河北省医疗照射应用频度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5): 331-337.
|
[5] |
河北省统计局. 2018河北统计摘要[M]. 2018.
|
[6] |
江丽红, 尹俊清, 刘永, 等. 核医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5): 528-530. |
[7] |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immittee on the effect of atomic radiation. UNSCEAR 2008 Report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sourees and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0.
|
[8] |
张燕, 郑琪珊, 黄丽华, 等. 2016年度福建省医疗照射频度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2): 155-159. |
[9] |
崔凡, 邹剑明, 谭展, 等. 2016年广东省临床核医学基本状况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6): 454-458. |
[10] |
尹俊清, 史立波, 齐林, 等. 河北省临床核医学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S1): S96. |
[11] |
EuropeanCommission. Mesical radiationexposureof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part 1/2[EB/OL]. https://ee.europa.eu/energy/sites/ener/files/documents/RP180.pdf, 2014.
|
[12] |
王瑞林, 李清河, 杨恩普,等. 河北省医疗照射频度及剂量水平调查[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89, 9(增刊): 60-64. |
[13] |
赵徵鑫, 刘玉连, 谭建, 等. 天津市核医学科室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7, 14(8): 133-136. |
[14] |
钟恩德, 谭维维, 陈午才, 等. 2010-2017年南通市某医院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和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1): 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