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是从事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健康权益、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或减少事故性照射的发生、核与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以及放射卫生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技术机构[1]。定期开展能力考核或质控比对是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机构检测能力及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而开展放射性职业病预防控制和核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工作中有几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个人剂量监测、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和生物剂量估算。受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的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以下简称“组织机构”)采取实验室间比对形式连续多年同步组织开展了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四项考核或质控比对工作(以下简称“考核”)。为持续地发挥考核的作用,本文对2010—2019年共10年9次(2013年和2014年两年组织1次)的考核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指导今后考核工作的开展及加强对卫生健康部门的技术支撑发挥积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考核项目2010—2019年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考核同步设置了“个人剂量监测”、“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和“生物剂量估算”4个考核项目。
1.2 参加考核机构具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关项目资质证书的机构或承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监测任务的机构需参加相应项目的考核,其他机构自愿报名参加各项目考核。
1.3 考核实施方案每年考核工作均有较为科学和完善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考核通知发布、机构报名与审核、考核方案制定与论证、样品制备、考核方案与样品发放、结果报告收集整理、考核结果分析判定、工作总结与结果发布、复核与现场指导等。
组织机构在考核实施前后,均组织放射卫生领域专家对样品制备、考核方法、评判依据和考核初评结果等相关资料进行论证和研判,以确定考核方案和判定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组织机构制定了真值管理程序,并要求相关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执行真值管理程序和结果评判细则,增加考核的严谨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1.4 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0软件对参加2010—2019年共9次考核的机构情况及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参加考核机构 2.1.1 机构数量经统计,组织机构开展考核工作以来,全国各级各类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积极参与,随着开展次数的增加以及具备相关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数量的增加,参加考核机构总数、每个项目参加机构数和合格机构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2010—2019年全国共有近600家机构报名参加了考核;每年的报名机构总数从2010年的136家增加到了2019年的443家(详见表1);参加四项考核的有效机构数量(不含中止考核机构)分别从2010年的131、16、22和17家,逐步发展到了2019年的382、52、121和58家。
报名参加考核的机构类型有各级疾控中心、职防院(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核工业、水监测系统和民营技术机构等。本文统计时将参加考核机构分为省级疾控和职防机构、地市县级疾控和职防机构、民营技术机构和其他技术机构四大类。每年报名参加考核各类机构家数详见表1,每年报名参加考核的各类机构比例详见图1。
2010—2019年报名参加考核各类型机构数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各类型机构比例的统计结果显示,随着每年报名参加考核机构总数的不断增加,省级疾控和职防机构、地市县级疾控和职防机构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民营技术机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而其他类型技术机构的比例则基本保持稳定。
2.1.3 地区分布经统计,2010—2019年,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报名参加考核,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家医院自2012年连续7次参加生物剂量估算项目的考核,目前内地地区的西藏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没有机构参加考核。
2010—2019年,各地区报名参加考核机构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统计2010—2019年各地区报名参加考核机构家次数(详见图2),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这9个省和直辖市报名的机构数量和次数较多,报名参加考核家次达到了总参加考核家次的57.7%。
2010—2019年各项目参加考核机构数、合格机构数详见图3~图6。
从图3~图6可以看出,参加个人剂量监测考核的机构数2014年与2012年比明显减少,2015年恢复增长趋势;参加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机构数2017年大幅度增加,而2018年又有所减少;参加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的机构数总体稳步上升。
个人剂量监测和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2017年合格率稍有降低,其余年度均较为稳定;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2014年的合格率与往年比有所降低,其余年度均较为稳定;生物剂量估算的合格率较不稳定。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随着考核的持续开展,考核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也逐年上升。2019年参加考核机构总数是2010年的3.3倍,2019年四个项目参加考核机构数是2010年数量的2.9~5.5倍。这一数据间接反映出随着我国核与辐射技术及放射卫生的发展,对从事放射卫生检测、研究等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此外部分省份卫生健康部门非常认可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为合格或以上作为对辖区内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批及延续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在现场审核时给予免考。参加考核机构也更加重视考核结果,有些机构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013年和2014年仅组织了一次针对省级和甲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考核,对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未提出要求,基于全国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需求,组织机构又同步组织了可自愿参加的四项考核。由于在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中,占较大数量的个人剂量监测机构自愿参加2014年考核的数量减少,导致2014年参加个人剂量监测考核的机构总数相较于整体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减少,同时导致参加考核机构总数减少。
2017年参加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考核的机构比2016年增加了34家,增加的机构中有16家属于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不同地区监测站,均为第一次参加此项考核,这16家机构中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有9家,占56.3%,导致了2017年整体合格率比2016年低,而这16家机构中仅有3家继续参加2018年考核,导致2018年参加此项考核的机构数较2017年有所减少。
2017年个人剂量监测考核采用了新的判定标准,比往年难度要高,所以合格率稍有降低。2014年参加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考核的机构数与2012年比有较大增长幅度,可能由于有些机构以前未参加过相关考核,检测能力不强或不熟悉考核内容和要求,导致合格率与往年比有所降低。生物剂量估算的考核,主要由于有些机构中参加考核人员有变动,而生物剂量估算对检测人员的经验积累要求又比较高,从而造成结果不稳定。2019年生物剂量估算与往年相比加大了考核难度,增加了分析难度较高的两个照射剂量点,这导致合格率有所降低。2010—2019年考核结果显示,在参加考核家数、考核难度逐渐增加及判定指标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各项考核合格率波动相对不大,说明大部分参加考核机构具备一定检测能力并能够维持稳定,尤其是一些检测能力非常强的机构,仍能够保持每年同时参加四项考核并均保持合格及以上的成绩,这说明这些机构检测质量比较稳定,同时也说明了能力考核在提升机构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考核结果不稳定的机构,质量控制和检测水平有待提高,需持续加强机构能力建设,避免因为人员、设备等技术和管理问题导致结果不合格甚至中止考核。
各地区报名参加考核机构合计家次数的数据反映了我国放射卫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参加考核的技术机构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说明这些地区对放射卫生检测的需求更多,对机构的管理和对检测的质量管理更加重视,而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参加考核机构数量较少甚至没有。
近年来民营技术机构发展迅猛,2010年只有10家参加考核,占总参加考核机构数的7%,到2019年,参加考核的民营机构数量有178家,占到了40%(表1和图1),数量是2010年的17.8倍,所占比例是2010年的5.7倍。民营机构大部分报名参加考核的是个人剂量监测项目,2010—2019年民营技术机构报名个人剂量监测项目的比例高达83.3%~90.0%(民营技术机构报名个人剂量项目数/民营机构参加考核项目总数 × 100%)。民营机构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能够补充公立机构检测能力的不足。近5次个人剂量考核中,民营机构的合格率都低于整体合格率,尤其是2019年,民营机构报名172家,164家合格,8家中止,合格率为84.1%,比整体合格率低6.5%。这可能由于民营机构发展较快,有很多缺乏经验甚至是非放射相关专业的人员从事放射卫生检测工作,缺乏足够的培训及经验的积累,导致检测能力参差不齐[2-4],因此民营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仍需加强。
3.2 考核发挥的作用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在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预防控制和核和辐射事故卫生应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开展工作中有几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个人剂量监测是对个人剂量进行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目的在于记录、评价并控制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放射防护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和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是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污染风险监测的主要方法,是核事故卫生应对中对食品和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生物剂量估算是通过采集核和辐射事故受照人员生物样品,估算受照剂量,指导放射病诊治的重要技术手段。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职业人群、患者及公众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基于前期开展能力考核的支撑,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卫生应对中,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5]。总体上,近年来组织机构以实验室间比对形式开展的能力考核紧密结合了放射卫生检测中的重点工作,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能力现状,发现机构在检测过程中能力建设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4,6-11],了解机构基本状况,是卫生健康部门落实对技术服务机构“放管服”和事中事后监管要求的一项措施,又为今后加强对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可凝练出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和技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满足在关键时刻辐射检测能够“一锤定音”的要求,助力打造新时代“健康中国”。
3.3 不足与展望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中,参加能力考核或质控比对的技术机构数量和合格数呈逐年升高趋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约600家具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机构,虽然参加考核机构数逐年增加,但仍有部分具备资质的机构未参加考核,而这些机构所在地区的行政部门也没有组织相关考核,这些机构的检测规范性和能力的持续性难以掌握,监管仍存在漏洞。2013年之前,每年开展考核的通知都是由原卫生部监督局发文,2014年以后,改由组织机构发文,组织机构作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发文难以覆盖到所有应参加考核机构,并且没有行政效力,如果由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发文,各省卫生健康部门配合,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及加强对技术机构的管理将会更加行之有效。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改进,考核工作的组织及方案业已成熟,公信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影响力逐年提升,组织机构仍需继续跟踪国际最新的比对考核方法,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针对放射卫生检测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加适行的考核项目,创新考核方式,并与培训有机结合[12]全面评估和促进机构的能力,亦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建信息平台进行线上报名、培训、考核与交流等,促进我国放射卫生均衡发展。
[1] |
苏旭. 中国放射卫生进展报告: 2009—2014[M]. 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5.
|
[2] |
丁艳秋, 郭文, 胡爱英. 2015年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 36(9): 698-700.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6.09.013 |
[3] |
丁艳秋, 郭文, 胡爱英, 等. 2016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37(5): 381-383.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05.012 |
[4] |
丁艳秋, 郭文, 胡爱英. 2017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9): 696-699.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9.011 |
[5] |
张伟, 秦斌, 侯长松, 等. 我国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卫生应对[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 32(2): 115-1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2.02.002 |
[6] |
余晨, 孙全富, 曹吉生, 等. 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3): 329-332. |
[7] |
张京, 张庆, 拓飞, 等. 辐射危害控制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γ能谱分析比对[J]. 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3): 10-12. |
[8] |
邵宪章, 申宝鸣, 苗晓翔, 等. 2012—2013年度全国水中总α和总β的分析比对[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6): 464-466.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5.06.014 |
[9] |
李则书, 拓飞, 张京, 等. 2016年度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能力考核结果[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37(12): 928-93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12.010 |
[10] |
吴丽娜, 潘艳, 阮健磊, 等. 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5): 360-363.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5.007 |
[11] |
周强, 拓飞, 杨宝路, 等. 我国卫生系统食品中γ核素检测能力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420-424.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4.020 |
[12] |
习聪, 范瑶华. 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培训的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455-457.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4.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