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每年对公众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统计可知[1],医疗照射的人均接受剂量正在逐年增加。医疗照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辐射防护、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都得到进一步改善[2-7]。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及时掌握该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也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发展。本文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填报形式,通过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对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某市各镇区已备案的放射诊疗机构,其中包括一级甲等医院19家,二级甲等医院15家,三级甲等医院8家,未定级机构181家,共计223家。
1.2 方法根据市卫生计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放射诊疗机构填报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的方式,市镇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完成辖区内已备案医疗机构调查表的发放和收集,调查员对223家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进行现场核实和数据分析。
1.3 内容223家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和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放射诊疗应用频次、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机房放射防护检测、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放射诊疗设备和工作人员配置情况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和工作人员配置基本情况见表1。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平均每台设备配备2~3名放射工作人员,总男女比例约为3∶1。目前放射诊疗项目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配置比例见图1。DR和牙科X射线机数量较多,分别占24%和21%;透视机占设备总数的12%,约67%都集中在基层诊疗单位;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设备配置较少,两者共占设备总数的2%。
![]() |
表 1 放射诊疗设备和工作人员配置基本情况 |
![]() |
图 1 放射诊疗设备配置情况 |
223家放射诊疗机构均配置了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共4231件(个),其中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和铅橡胶颈套分别占24%、23%和24%,如图2。表2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备符合情况,按放射诊疗项目分类可知,X射线诊断项目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符合率为97%;介入放射学为94.1%;开展放射治疗单位3家,其中1家未配置放疗剂量仪和剂量监测设备;开展核医学单位5家,其中1家未配置铅手套、1家未配置铅眼镜。
![]() |
图 2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情况 |
![]() |
表 2 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符合情况 |
223家放射诊疗机构可开展包括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X射线诊断的全部放射诊疗项目,全年放射诊疗应用频次约540万人次,其中,X射线诊断项目占总应用频次98.4%,包括:诊疗常规X射线诊断401万人次,占74.2%;CT诊断97.3万人次,占18.0%;乳腺摄影或牙科摄影33.5万人次,占6.2%。介入放射学治疗1.04万人次,占0.2%;放射治疗5.75万人次,占1.06%。核医学诊断和治疗分别为1.36万人次和3230人次。
2.4 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防护检测情况在223家放射诊疗服务机构中抽取17家具有代表性机构,共61台设备进行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防护检测情况进行核查。61台放射诊疗设备中共有5台设备部分性能指标不合格,其中,1台DR管电压指示偏离指标不合格;2台CT中,1台噪声指标不合格,另1台低对比可探测能力指标不合格;1台移动C型臂低分辨力指标不合格;1台加速器辐射野均整度和校准点吸收剂量指标不合格,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1间移动C型臂设备机房北侧墙体、机房门和观察窗放射防护检测数据超标,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见表3。
![]() |
表 3 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防护检测情况 |
223家医疗机构共有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均已参加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均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
3 讨论本次调查可知,某市223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现状总体良好,可开展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X射线诊断全部放射诊疗项目。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而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诊疗相对较少。DR和牙科X射线机数量较多,说明设备配置正在向数字化、先进化方向迈进。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诊疗单位尤其在基层诊疗单位(67%)仍在使用透视设备进行诊断检查,透视机占总设备的12%。提高基层诊疗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应将逐步推进设备更新换代纳入质量监督范畴。
223家医疗机构共配备1754名放射工作人员,但其中有5家基层放射诊疗医疗机构未配备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是影像医师),占总数2.2%。基层诊疗单位影像医师落实不到位,人员短缺问题依然存在。针对此类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8]、卫生部《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9]以及即将出台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有相关规定。对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可适当放宽条件,根据其工作需要并取得批准情况下,允许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同意医师申请同一类别至多三个专业作为执业范围进行注册;准许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诊疗单位人员不足的情况。
223家放射诊疗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但调查发现很多只开展X射线诊断项目机构配置了如铅手套、铅眼镜等实际应用中基本不用的个人防护用品,而对于开展核医学这种危害严重类建设项目机构,则此类别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齐全或未配置。这需要医疗机构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储备与放射防护管理能力,掌握放射防护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区分诊疗项目行使的职能,正确判断辐射危害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合理化。
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防护检测部分指标还存在不合格问题。此次抽查机构中,不合格的质量控制检测指标经技术人员和厂家工程师的现场调试后,复测已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移动C型臂设备机房防护已重新进行防护设计及施工,改造后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放射检测是辐射实践正当性和辐射防护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分析评估,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能达到降低辐射风险的目的。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10]和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11]等相关要求规定执行,从源头上保护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
[1] |
宋阳. 医疗照射是人工辐射照射最大来源, 对不必要的放射诊疗说不[N]. 中国科学报, 2014-01-16.
|
[2] |
吴小琴, 李烨, 刘刚, 等. 2016年甘肃省医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1): 22-24.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1.006 |
[3] |
郝欣欣, 曹智勇, 汪莹, 等. 天津市放射卫生监督现状及对策建议[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1): 88-90, 108.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1.024 |
[4] |
贾绪银.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探讨[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 34(12): 232-233. |
[5] |
李小亮, 孙全富.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与问题[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9, 34(6): 327-330. |
[6] |
张兴晖, 倪长玉, 董倩倩, 等. 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414-416.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4.018 |
[7] |
刘国蓉, 钱旭东. 2016—2018年某区放射诊疗人员现况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407-409. DOI:10.13491/j.issn.1004-714x.2019.04.016 |
[8] |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S].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N]. 国务院公报, 2001-06-20.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