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借助影像设备,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日益广泛,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产生的影响受到普遍关注[1]。为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2],2019年对山东省五所医院15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现将血液部分指标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省五所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156名为介入组,其中男性108人,占69.23%,女性48人,占30.77%,平均年龄(42.04 ± 2.29)岁。分析时按工龄分为 ≤ 10、10~20、≥ 20年3个组。另选取医院非放射工作人员134名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1人,占67.91%,女性43人,占32.09%,平均年龄(41.91 ± 2.13)岁。
1.2 实验室检查项目与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项目(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2)抗氧化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3)外周血细胞: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GB)含量、血小板(PLT)计数。
1.2.2 方法(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将肝素抗凝的外周血接种于含20%小牛血清和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RPMI-1640培养基中,置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加秋水仙素至总浓度0.06 μg/ml,继续培养6 h,收获染色体标本。在油镜下选择100个长度适中、染色清晰、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分析,记录染色体畸变类型和数量,主要包括:双着丝粒体(dicentric chromosomes,dis)、着丝粒环(centrics ring,r)和断片(acentrics fragments,ace),计算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2)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GSH活性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验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中说明书进行,分别测定SOD活性、MDA含量和GSH活性。(3)外周血细胞分析使用ABX Pentra XL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WBC、HGB和PLT指标进行检测。以WBC < 4.0 × 10 9/L或 > 10.0 × 10 9/L,男性HGB < 120 g/L或 > 160 g/L,女性HGB < 110 g/L或 > 150 g/L,PLT < 100 × 10 9/L或 > 300 × 10 9/L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
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不同工龄介入组在性别、年龄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2)。随工龄的增加,不同工龄组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1)。
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血清SOD和GSH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介入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2)。
随工龄的增加,不同工龄组SOD活性逐渐升高,MDA含量无明显差异,GSH活性逐渐下降。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工龄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3)。
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4)。随工龄的增加,不同工龄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逐渐下降,但均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5)。
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6)。随工龄的增加,不同工龄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图7)。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具有较低的本底值和较高的辐射特异性,是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重要指标。其畸变率分析是评价电离辐射所致辐射损伤的可靠方法,是国际公认的放射生物剂量估算的金标准[3-4]。为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造成的染色体损伤,本研究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进行检测,发现介入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并且随工龄的增加,不同工龄组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文献报道一致 [5-8]。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并且随着介入工龄的增加,累积剂量也随之增加,染色体受到损伤程度也随之有所升高。
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可以维持体内氧化、抗氧化动态平衡。GSH可清除体内过氧化物,反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MDA是脂质过氧化的终末产物,是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指标。因此,检测上述三种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机体的抗氧化功能[9]。文献报道,电离辐射诱导机体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导致抗氧化酶SOD和GSH消耗增加,使血清SOD活性和GSH活性下降,降低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脂质过氧化能力上调,使血清MDA含量升高,导致机体氧化损伤。SOD和GSH活性、MDA含量的变化可反应细胞或组织损伤的程度和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作用[10-11]。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SOD和GSH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工龄的增加,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无明显变化,GSH活性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低剂量电离辐射抗氧化功能的生物效应,是损伤和修复同时存在着的动态变化过程 [12]。
机体造血系统是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的系统[13]。机体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会造成细胞和组织的退行性改变,造血功能障碍等,表现为外周血常规指标的变化[12]。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介入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降低,且白细胞异常检出率和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文献报道的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常规指标影响的结果一致 [7,14]。随工龄的增加,白细胞异常检出率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15-16]。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17]。本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产生损伤,并对外周血细胞有一定影响,造成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和外周血细胞异常检出率升高,特别是对工龄较长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影响较大。鉴于此,为保障职业健康,需要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定期安排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防止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
牛惠芳, 刘静, 赵可辉, 等.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308-310. |
[2] |
马萍, 唐刘芳, 苏艳, 等. 某钢管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5, 30(1): 16-18. |
[3] |
张学清, 陈英, 王治东, 等. 健康成人自发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的本底状况再分析[J]. 癌变·畸变·突变, 2014, 26(1): 56-58, 62. DOI:10.3969/j.issn.1004-616x.2014.01.013 |
[4] |
吕玉民. 染色体畸变在急、慢性辐射损伤评估中的意义专家解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4): 349-354, 360. |
[5] |
张旭晖, 孙元海, 张晓国. 赤峰市128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4): 430-433. |
[6] |
闫鹏, 郑代丰, 章群, 等. 放射介入工作人员DNA甲基化和染色体损伤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 28(10): 1244-1246, 1253. |
[7] |
许建, 李卫国, 李鹏, 等. 部分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5): 564-566. |
[8] |
童颜, 赵立强. 2015年南充市670名放射医务人员健康检查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7, 33(19): 2727-2729. |
[9] |
吴峰, 詹皓, 葛华, 等. 不同机种空勤人员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6, 34(3): 448. |
[10] |
李大鹏, 王永清, 吕春雷, 等. X射线照射对机体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2): 154-156, 160. |
[11] |
宣志强, 娄域峰, 叶安方, 等.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中抗氧化能力的检测与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3, 33(4): 415-417.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3.04.022 |
[12] |
牛丽梅, 刘刚, 张荣, 等. 甘肃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调查[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7, 32(6): 83-85. |
[13] |
马红京, 刘建红, 张素香, 等. 某部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作业官兵体检结果分析[J]. 人民军医, 2018, 61(2): 111-114, 122. |
[14] |
孙杰, 赖关朝, 张宗军, 等.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5): 138-139. DOI:10.3969/j.issn.1671-945X.2019.05.084 |
[15] |
高金拽, 俞涛, 孔亚楠, 等. 某部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参数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8, 33(2): 86-87, 95. |
[16] |
林芝源, 王强, 吴圻荣. 茂名市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指标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1): 45-46, 48. |
[17] |
徐思捷, 杨江华. 放射科医护人员职业健康现状与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 2017, 25(21): 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