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1],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档案中的重要实验数据,规范、准确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可用于估算组织器官所接受的有效剂量、平均剂量当量,为辐射防护评价及放射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理论数据依据[2]。盲样比对作为个人剂量监测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提升考核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检验监测仪器系统性能提供了技术平台,是提高参比实验室提高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与方法[3]。宁夏疾控中心自2012年以来已多次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组织的全国个人剂量盲样比对,为继续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本文就2018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盲样比对情况进行总结与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RGD-3D型热释光剂量仪,V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剂量元件为LiF(Mg,Cu,P)圆片探测器;剂量计为NASA-2型鉴别式热释光个人剂量计(以下简称剂量计)。本次实验需要用到的是剂量计左上(无金属过滤片)及右下(厚金属过滤片)的两个窗口,每个窗口可放置四个探测器。
1.2 方法 1.2.1 剂量计的准备按照《2018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方案》(以下简称“考核方案”)要求,筛选出同一批次下分散性 ≤ 5%的探测器200片,在温度恒定为240℃的退火炉中退火10 min后拿出并放入退火炉的冷却槽中迅速冷却,最后分别在剂量计的左上及右下各装入四个探测器。一共准备7组剂量计(1~5组为盲样组,第6组为跟随本底,第7组为备用剂量计),每组3个剂量计,并在剂量计上标识单位名称及考核样品组号。
1.2.2 剂量计照射剂量计以邮寄的方式寄回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考核组,由考核组按照方案的要求(《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4]在30 cm × 30 cm × 15 cm的ISO充水组织等效板模上照射),将元件照射后邮寄回考核机构。
1.3 评价依据与监测标准 1.3.1 相关检测标准与技术规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5]、《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6]和《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 207—2016)。
1.3.2 判定标准单组性能|Pi| ≤ 0.30与综合性能B2+S2 ≤ 0.30均满足时,个人剂量系统性能判定为合格;单组性能|Pi| ≤ 0.10与综合性能B2+S2 ≤ 0.10均满足得70分,按照考核方案中对检测报告评分要求(分值10分),共80分方可参与优秀评比,进行质量控制Q值评定,Q值评定为20分,总分 ≥ 95分为优秀。
1.4 数据处理刻度因子的选择采用NASA-2型鉴别式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射线类型判断后,根据检定证书中给出的X射线与γ射线的刻度因子进行计量值修正(计算公式为:D = Xi × Cf。式中:D为实测剂量值,Xi为扣掉本底的仪器测量读数,Cf为刻度因子),计算得到个人剂量当量Hp(10)与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2 结果分析 2.1 射线类型和辐射水平甄别结果通过鉴别式热释光个人剂量计中左上不带滤片与右下带滤片的剂量比值,根据NASA-2剂量计厂家提供的重过滤条件下读出值比值与能量的关系见表1,得出探测器比值接近1的为强贯穿γ射线,辐射水平为662 keV,辐射源为137Cs;比值接近2.72的为弱贯穿X射线(滤片能阻挡部分射线) 辐射水平为83 keV,辐射源为N100。因此,判定第1、3、5组为γ射线,不确定度计算取检定报告中γ射线的校正因子;判定第2、4组为X射线,不确定度计算取检定报告中X射线的校正因子。见表2。
五组盲样检测结果在0.70~4.32 mSv,参考值在0.72~4.40 mSv,单组性能偏差Pi在−0.07~0.02之间,5组盲样数据分别合格,综合性能为0.05,远小于0.30的要求,判定为合格。单组性能和综合性能检验同时合格,判定2019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实验部分合格,且同时满足|Pi| ≤ 0.10和B2+S2 ≤ 0.10,故实验部分得满分70分。结果见表3。
在检测报告中因无检测仪器及编号和个人剂量当量Hp(10)表述错误各扣0.5分,故检测报告一共得9分。实验和检测报告一共得79分未到达80分评优条件,故不能参加优秀评定。见表4。
此次个人剂量盲样比对结果为合格,说明我省该实验室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平稳,监测数据规范、准确,能够满足《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日常检测工作的要求。
五组的单组性能不超过0.10,说明该批次元件分散性较好。在国家取消检定收费后,我省该实验室改为每年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检定,但该检定机构不能直接提供监测系统的能量响应和非线性参数,由实验室人员计算得出。在实验人员细致严谨的工作下,实验部分得出的数据偏差较小,达到70满分的要求。
存在的不足: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虽然已经在我省已经开展多年,个人剂量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比对不合格到如今的合格,今后我省将致力于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更加注重检测报告细节问题,争取在今后的国家个人剂量盲样比对中取得优秀的成绩[7];另外,个人剂量元件照射角度因我省实验室条件有限、工作人员技术能力限制,一直无法判定,今后这将会是我省实验室下一步的努力重点。对于此次比对中因监测报告中名词术语、符号和报告信息完整性中的扣分项,我省实验室今后将严格按国家“考核方案”要求进行修改检测报告内容;严格把控细节,不断完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将是我省实验室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8]。
[1] |
董倩倩, 张磊, 邵小翠. 某市2018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盲样比对结果分析[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9, 21(2): 151-153. |
[2] |
王利晨. 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中个人剂量监测与放射防护评价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20): 2874-2876. |
[3] |
张远浩, 王洁琼, 黄招民. 南平市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结果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 35(2): 136-137.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07—2016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
[5]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
[6] |
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GBZ 128—2016,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7] |
赵小爱, 武凤娇. 太原市太原市2016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4): 429-430.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4.016 |
[8] |
陈渝, 邢亚飞, 刘超, 等. 2015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能力考核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1): 9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