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放射诊疗技术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公众人员因为体检、疾病或其他原因接受各种形式的医疗照射。医疗照射频率的增加势必会导致全民照射剂量负担的增加。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员委员会(UNSCEAR)统计,医疗照射是全球公众接受各种人工电离辐射的最大来源,并且还在不断增加[1]。开展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的基本现状和频度调查,对了解医疗照射所致的公众集体剂量负担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析南京市医疗机构医用照射现状,为医疗机构放射诊断防护管理的科学实施和研究放射诊疗所致全民剂量负担的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南京市2017年全市共有三级医院25家,二级医院59家,一级及其他医院1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家和卫生院16家[2]。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其他医院算入一级医院中,把医院按级别分为三层,根据2018年度南京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每层中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19家。选取2017年全年作为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和放射诊疗活动的调查区间。
1.2 调查内容包括所选取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放射诊疗设备和信息化基本情况、放射诊疗情况调查、医疗卫生机构常规X射线诊断(包含摄影检查、透视检查、胃肠检查、骨密度检查、体外碎石及造影检查)、CT扫描(不包括CT定位)、牙科摄影及乳腺摄影等放射诊断检查频次调查等。
1.3 调查方法在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被调查的放射诊疗机构负责填写调查表,调查表收回后,由本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表校验及数据录入工作。
1.4 质量控制措施调查前对医疗机构的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和调查方案;及时帮助调查员解决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调查表回收后,进行仔细审核,如发现漏项和逻辑错误的调查表,及时向医疗机构核实,重新填写调查表。
1.5 统计学处理将26家医疗卫生机构调查表中的信息录入excel中,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级别放射工作人员比例和受检率的差异,检验水准为0.05。利用《2018年南京卫生计生年鉴》查询的相关数据,采用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和CT扫描应用频度。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本次抽样的样本共26家医疗机构,共有放射诊断设备86台,其中以数字X射线设备(DR)的数量最多(37台),占放射诊断设备总量的43.02%,其余为牙科X射线设备19台,透视机9台,CT 7台,C形臂4台、屏片X射线摄影机3台、胃肠机、碎石机及骨密度仪各2台,乳腺DR 1台。
2.2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诊断基本情况26家调查医院中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放射诊断检查分布见表 1。26家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总数占工作人员的比例为4.3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6,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占门急诊量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 708.7,P<0.05),其中以二级医疗机构的比例最高,三级医院次之。
常规X射线诊断、CT扫描及牙科和乳腺摄影在不同级别医院的分布见表 2。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一级医院中,常规X射线诊断在普通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最高,分别为75.79%、55.51%、95.61%;本次调查CT扫描检查全部分布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在该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分别为42.18%、20.38%。
不同级别医院常规X射线检查类型分布见表 3。在不同级别的医院中摄影检查的构成比最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均超过97%。在一级医院中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
将所调查医院的门急诊量、住院人数、工作人员数、医院等级作为自变量,放射诊断频次数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见表 4。得到方程Y=7.91X1-48.62X2+8377.86(R2=0.97,F=389.16,P=0.00),其中Y为放射诊断频次数,X1为住院人数,X2为工作人员数。南京市2017年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数为93 611人,住院人数为1 579 622人[2],根据公式计算2017年全市普通放射诊断人次数为7 951 821人次。南京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数为8 335 000人[3],则估算全市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约954人次/千人口。本次抽样调查,CT在普通放射诊断中的构成比为25.82%,根据普通放射诊断频度的估计,估算CT扫描的频度为246人次/千人口。
放射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必然会导致医疗照射应用频率的不断增加[3]。岳锡明等人[4]的调查显示南京市1998年普通X射线检查频率为295次/千人口,CT检查频率为20.9次/千人口。上海市2009年各类X射线诊断应用频率为780.44人次/千人口,X-CT检查的年频率137.84人次/千人口[5-6]。本调查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和CT扫描频度分别为954人次/千人口和246人次/千人口,明显高于1998年南京和2009年上海的放射诊断频度水平,可能与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和全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剧增有关。余宁乐等[7]人对江苏省2016年度放射诊断和CT检查的频度估计分别为911.70人次/千人口、313.10人次/千人口,和本次的南京的估算水平相差不大。UNSCEAR的2008年报告书[1]中日本、奥地利及德国的X射线年诊断应用频率分别为2 432.5人次/千人口、1 887.2人次/千人口、1 641.2人次/千人口,均超过本次调查的频度估算水平,说明南京市放射诊疗应用频率的还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本抽样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断人次数占门急诊总量的15.76%,高于苏垠平等人[8]的调查水平(12.38%)和上海卢湾区2009年的X射线诊断受检率水平[9](10.63%)。其中以二级医院的放射诊断受检率(32.17%)最高,一级医院的放射诊断受检率(5.66%)最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查。常规X射线诊断在各级医院的放射诊断检查构成比最高,其中又以摄影检查在常规X射线检查所占的比例最高,这和本次调查中数字X射线诊断设备所占的比例最高相适应。摄影检查曝光时间短,可以有效地降低受检者的剂量,对降低公共受照剂量也有一定的意义。在一级医院中所致受检者剂量较大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二级与三级医院,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医疗照射防护。
本次调查中CT扫描检查频次在放射诊断检查的构成比为25.82%,但CT检查所致患者的受照剂量较高[10-1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证明CT检查与癌症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12],所以CT检查所致的患者剂量和其对公众受照剂量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次调查中CT扫描检查频次在二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为46.44%,高于三级医院CT扫描检查在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20.38%)。苏垠平等人[8]调查二级医院CT检查人次数占放射诊疗的比例为(33.1±5.5)%,低于本次调查的水平,一方面这可能和样本中一家二级医院的工作量比较大有关,这能导致CT扫描频度的高估。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南京市放射诊疗频次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统计年鉴数据,以较少的人力和物力,对南京市放射诊疗的总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更合理的规划放射诊疗资源和加强放射卫生监管力度,同时为全民剂量负担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但本调查在抽样时未考虑同级医院门诊量的差异,频度估算时未能获得南京市放射诊疗单位门急诊量等相关数据,可能会影响频度估算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1] |
UNSCEAR. Source and effect of ionizing radiation, Vol. I[M].UNSCEAR2008 Report. New York: UN, 2010.
|
[2] |
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南京卫生计生年鉴2018[M]. 扬州: 广陵书社, 2018.
|
[3] |
郑钧正, 高林峰, 卓维海, 等.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65-273, 280. |
[4] |
岳锡明, 王进, 张乙眉, 等. 江苏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 2001, 12(3): 41-43. DOI:10.3969/j.issn.1006-9070.2001.03.031 |
[5] |
高林峰, 郑钧正, 卓维海, 等. 上海市"十一五"期间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J]. 辐射防护, 2014, 34(5): 274-280. |
[6] |
郑钧正. 医学影像学的时代重任[J]. 医学研究杂志, 2015, 44(5): 1-4, 110. |
[7] |
余宁乐, 王进, 马加一, 等. 江苏省2016年度医疗照射频度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9, 28(3): 254-256, 261. |
[8] |
苏垠平, 卢桂才, 肖国兵, 等. 医院放射诊疗总人次的研究与预测[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3): 302-305.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3.015 |
[9] |
朱慧凌, 吴伟民, 胡薏妲. 上海市卢湾区2009年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4): 449-450. |
[10] |
肖国兵, 高超, 苏垠平, 等. 基于放射信息系统调查某医院不同X射线诊断检查类型的频次分布[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4, 31(9): 729-731, 733. |
[11] |
ICRP, RCIP publication87, managing patient do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M]. Oxford: Pergamon Press, 2001.
|
[12] |
Pearce M S, Salotti J A, Little M P, et al.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T scans in childhood and subsequent risk of leukaemia and brain tumours:a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2012, 380(9840): 499-505. DOI:10.1016/S0140-6736(12)60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