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放射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诊疗活动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开始简单的一张手骨X片,到现在放射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一系列伴随而生的学科迅速发展,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易受到放射物质的损伤,会导致其血液、皮肤、眼晶状体等部位发生病变,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1-2],其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更好地开展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切实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对石家庄市某医疗机构160名放射工作人员一年的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石家庄市某医机构现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160名,其中男性74名,女性86名,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岁,工龄为0~38年,平均工龄为14.3年,其中牙科放射学7人,诊断放射学49人,核医学5人,放射治疗学54人,介入放射学45人。另选择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岁,不接触射线的同单位的医务工作人员160名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个人剂量计90天监测一次,一年四次,监测周期为1年(Hp(10);适用于体表下10 mm深处的器官或组织, 在特定条件下也适用于有效剂量评价)。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3],采用热释光测量方法使用热释光测量仪RGD-3E/SC151001在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防护所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通过LiF(Mg、Cu、P)玻璃管探测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导出相关数据。
职业健康体检项目:询问一般项目包括既往史、家族史、职业史。体格检查由各专科医师进行,内科检查包括甲状腺,心脏听诊,肝脏,肺,询问自觉症状等。眼科检查包括用裂隙灯监测晶状体是否混浊,玻璃体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的检测即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GBZ/T 248—2014)[4]的要求,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量全血培养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观察畸变率,参考值为0%~3%,大于3%为异常。淋巴细胞微核分析计数胞浆完整转化的淋巴细胞中的微核细胞数,参考值为0%~8%。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的描述主要使用均数和构成比,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职业类别调查对象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参与此次调查的放射工作人员共160名,年平均有效剂量在0.675 3~2.312 mSv之间,不同职业类别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同,放射治疗组年平均有效剂量最高为1.552 3 mSv,牙科放射学最低0.564 3 mSv。见表 1。
数据显示不同职业类别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分布情况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08,P<0.01),核医学、放射治疗组年平均有效剂量5~10mSv组分布相对较高,诊断放射学相对较低。见表 2。
数据显示,放射组的晶状体总异常率为11.2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见表 3。
数据显示,放射组调查对象外周血的白细胞值(5.03×109/L)、血红蛋白值(146.34 g/L)、血小板值(180.87×109/L)均低于对照组(6.33×109/L、169.48 g/L、222.12×109/L)。见图 1。
数据显示,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约为0.04%,对照组0.03%,两组之间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放射组的微核细胞率为1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90,P<0.01)。见表 4、表 5。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该医疗机构的各职业类别的人均年有效剂量(0.675 3~2.312 mSv)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5]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限值(连续五年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不超过20 mSv,任何一年不能超过50 mSv),与2015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6]相近,也接近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中2009—2013年的平均年有效剂量[7],表明该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是相对安全的,能够满足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能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其中放射治疗学(1.552 3 mSv)、介入放射学(1.254 1 mSv)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偏高,应加强对上述两类放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及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增强放射防护意识,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将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控制到合理可行并尽可能低的水平,切实提高上述工作人群职业健康。
3.2 晶状体异常情况对晶状体异常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放射组的晶状体总异常率11.25%(18/160)高于对照组3.75%(6/160)。研究表明,眼晶状体对电离辐射具有高度敏感性,长期接触会引起损伤导致混浊,发生时间与照射剂量和频度密切相关[8-10]。由于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放射环境随着辐射剂量和工作时间的增加,晶状体蓄积危害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介入人员和核医学工作人员多是同室近台操作,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受照剂量相对更大,晶状体损伤情况相对更严重。
3.3 外周血象情况外周血象的调查数据显示,放射组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研究表明,造血系统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放射线能直接抑制细胞分化,血象的改变是放射性损害的早期表现[11]。外周血象在慢性放射损伤病例以白细胞减少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为主,该变化与脱离射线与否及防护水平好坏密切相关[1],此次调查结果得到了一致结论。
3.4 染色体畸变情况、外周血淋巴微核情况此次调查数据染色体畸变率低于2016年甘肃省共有3 454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为9.22%)[12]。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和机体细胞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有关,长期职业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能诱导出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13];可能与对被调查的放射工作人员规范的健康监护状况有待提高相关;还有可能是因为此次调查对象只来源于一个医疗机构且样本量偏低,抽样存在偏差,代表性不强有关。此次调查得到的放射组的微核细胞率(10.63‰)高于牛惠芳等[14]基于全国2011—2015年所发表相关文献数据,汇总分析得出的医用放射组人员的微核异常率4.36%,究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此次调查的医用放射工作人员构成中从事放射治疗工作和介入工作的比重相对较高。且此次调查数据放射组的微核细胞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今后对放射工作人员工作安全问题仍应予以重视与防范。
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规范的健康监护至关重要[15]。由于他们长时间处于放射工作环境中,对身体各组织器官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尤其是介入工作人员同室近台操作,长时间、大剂量、近距离接触射线以及核医学工作场所大都是开放型且某些放射性核素具有挥发性[16],对身体损伤程度更加严重。因此要不断加强放射工作的防护措施与防范手段,加大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与防护教育,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特别是将介入、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作为今后职业健康监护的重点,切实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
[1] |
陈以水, 王琦, 李巍. 江西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10): 931-933. |
[2] |
白玉书, 陈德清. 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T 248-2014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6] |
谭维维, 钟恩德, 桑军阳, 等. 2015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6): 666-668. |
[7] |
秦永春, 杨小勇, 陈维, 等. 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五年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 35(9): 702-704. |
[8] |
毛雪松, 李洁清, 李全太, 等. 电离辐射诱发眼晶状体混浊的研究现状[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6): 702-704. |
[9] |
张浦龄, 谢玖如, 朱梅.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检查的情况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01, 17(10): 18-19.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1.10.013 |
[10] |
张艳艳, 李侠, 白金, 等.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的影响[J]. 中国辐射卫生, 2015, 24(5): 497-498. |
[11] |
周丽丽, 迟江朋, 左太, 等. 某轧钢厂放射工作人员静脉血细胞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2, 38(2): 107. |
[12] |
牛丽梅, 刘刚, 张荣, 等. 甘肃省2016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5): 442-445. |
[13] |
张燕, 黄强, 谭秀洪, 等. 某医院230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5): 534-535, 53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5.008 |
[14] |
牛惠芳, 刘静, 赵可辉, 等.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308-310. |
[15] |
刘长安.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4.
|
[16] |
贾晓筠. 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2): 18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