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是染色体断片或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未能进入子细胞参与子细胞核的形成,游离于细胞质中形成的小核。淋巴细胞微核检查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测定方法简单、快速[1]。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是从事及涉及放射工作的人员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2],若放射工作人员有微核细胞出现并且增多,意味着身体处于高度应急状态[3],为避免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更进一步的危害,则需要改善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合理调整其在做的工作[4]。因此,对贵州省1 220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调查对象分为放射组和对照组,放射组:从事放射诊断学(2A)、牙科放射学(2B)、核医学(2C)、放射治疗(2D)、介入放射学(2E)、工业辐照(3A)、工业探伤(3B)、放射性同位素(3D)、其他(2F)的放射工作人员1 220名,其中男性888名,女性332名;年龄20~60岁, 平均33.8岁,工龄1~40年,平均7.8年;对照组: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20.8岁,半年内无电离辐射接触史。
1.2 方法 1.2.1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制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187—1999,采用常规培养法,在无菌条件下,将0.3 ml新鲜静脉血滴入预先准备好的RPMI 1640培养基中,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培养箱中,培养72 h后收获制片、滴片、染色。镜检:油镜下选择1 000个胞体较大,胞质丰富,胞膜完整的细胞进行分析。分析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5]。
1.2.2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放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微核检测结果比较放射组与对照组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有较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3, P<0.01(见表 1)。
1 220名放射工作人员中,微核率为0的有356人;微核率为1 ‰的有286人;微核率为2 ‰的有249人;微核率为3 ‰的有147人;微核率为4 ‰的有92人;微核率为5 ‰的有48人;微核率为6 ‰的有19人;微核率为>6 ‰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1.89%。
2.3 不同年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检测结果不同年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不同,χ2=2 929.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不同放射工龄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不同,χ2=1 869.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男、女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差别不大(见表 4),χ2=1.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7个不同放射工种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辐照(3A)、牙科放射学(2B)、放射诊断学(2A)、其他(2F)、介入放射学(2E)、工业探伤(3B)、放射治疗(2D)、核医学(2C)、放射性同位素(3D),χ2=1 439.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5)。
放射组与对照组相比,从事放射性工作的放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小剂量职业性电离辐射引起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大多以大于6‰为判断值[6-7],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目前仍有23人处于异常,占总人数的1.89%。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随着年龄与工龄的增加有增加趋势,可见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年龄大于60岁、工龄大于20年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这些放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主要是指导年轻人的工作,实际操作较少,因此微核率开始下降;男性与女性微核率略有差别,但差别不大P>0.05,说明电离辐射与性别无关[8]。
9个工种,工业辐照微核率最高为2.08‰,其次是牙科放射学为1.78‰;微核率高可能是由于近距离操作容易受污染产生照射,也可能与工作人员不穿铅衣、铅围裙、不戴铅眼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因素有关[9]。
微核率的大小是与作用因子的剂量和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的,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遗传物质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问题是放射工作的重中之重,需有计划地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了解相关的卫生法规和防护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提高工作者的技术水平,缩短受照时间,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1] |
张杰, 郝世宾, 杨子栋, 等. 廊坊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5(4): 453-455.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4.026 |
[2] |
刘莉莉, 翁丽娜, 王恰, 等.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9): 1037-1039. |
[3] |
杜飞平, 朱朝辉, 熊小兵. 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淋巴细胞微核的相关性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8, 6(4): 197-199. |
[4] |
凌攀, 何玲, 赵仪, 等. 2008-2013年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J].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5, 30(2): 74-76.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 187—1999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
[6] |
张霞, 张燕, 石雯. 沧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14, 30(10): 封二-封三. |
[7] |
贾晓筠, 郑丽仙, 赵小爱, 等.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J]. 疾病监测, 2008, 23(3): 175-176.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08.03.015 |
[8] |
牛惠芳, 刘静, 赵可辉, 等. 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308-310. |
[9] |
姜红, 龙高群. 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5): 423-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