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当具有辐射细胞遗传学检测能力和设备,具备生物学方法估算受照人员剂量的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1],在核与辐射事故发生后,应尽早估算出人员所受的剂量,为及时进行医学救治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2]。除物理剂量外,生物剂量估算也是重要的补充,它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人体所受到的剂量照射。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对可疑受照者,生物学方法更具优点。其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的金指标[3];为保证对估算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及监测技术的规范化,我中心参加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所组织的全国生物剂量盲样考核,现就2015年考核情况及结果分析如下。
1 仪器与方法 1.1 实验室仪器设备ZEISS数码显微镜染色体分析系统,恒温培养箱,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冰箱,干燥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水浴箱等。
1.2 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辐射流行病学研究室组织,在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进行60Co γ射线分批照射离体血样,剂量率0.38 Gy/min,剂量范围0.5~5.0 Gy,参加单位分别取两个不同剂量的照射盲样按照GB/T 28236-2011《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4]进行培养、制片、染色;按照公式要求分析足够的有丝分裂相,n=[(1-p)×96.04]/jp,式中p为双着丝粒+环畸变细胞率,n为分析的细胞数,p可在计数分析到一定数量畸变细胞后求出;或者每个样本至少分析100个双着丝粒加着丝粒环或1 000个有丝分裂相,然后进行生物剂量的估算。
2 结果与分析 2.12015年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报告表(表 1)
2015年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剂量估算结果表(表 2)
由表 1分析:14A分析细胞数为360个,发现(双着丝粒+环)111个,畸变率30.83%;算出$\hat y = 111/360 = 0.3083\left(1 \right)$,$Sp = \sqrt {111} /360 = 0.0293(2)$, “Dic+r”/细胞的95%可信限为P±1.96 Sp(3), 分别把(1)(2)代入(3)得到0.3657和0.2509,选用估算剂量效应曲线的回归方程式$\hat y$=7.1466D1.8923,将0.3083、0.3657和0.2509、分别代入$\hat y$项($\hat y$=p), 求D。得出剂量平均值2.16 Gy, 95%的可信限为1.94~2.36 Gy。同理,14B得出剂量平均值2.88 Gy, 95%的可信限为2.58~3.15 Gy,按照n=[(1-p)×96.04]/p公式,计算出14A分析细胞数不低于215个,实际分析细胞数360个,发现双着丝粒+环畸变细胞111个;计算出14B分析细胞数不低于85个,实际分析细胞数200个,发现双着丝粒+环畸变细胞106个,满足公式中对分析细胞数的要求。从表 2中可知,14A的估算剂量值与照射剂量值的相对偏差为-10%,14B的估算剂量值与照射剂量值的相对偏差为-7.10%,两个估算剂量值的相对偏差均在20%的允许范围内, 说明本单位生物剂量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5]。
3 讨论综合以上分析,虽然两个盲样考核估算剂量在允许的相对偏差范围内,但是均为负数,说明双着丝粒体和环的识别数量比实际数量低,究其原因:①选相满足46±1条染色体条件下, 选择分裂相时,造成的丢失;②在同一细胞内染色体过于分散,不能在一个油镜视野内观察到造成的丢失[5]; ③人为取舍造成的丢失;④其他原因造成的丢失。造成以上原因说明我们的生物剂量估算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加强和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双+环)分析是事故早期常用的生物剂量计,也是长期接触低剂量照射条件下最敏感的指标之一[7],它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好,灵敏和特异的特点。在事故情况下,进行剂量测定首要的目的是对受照者做出剂量诊断,作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的依据[8],也为远期健康影响评价提供参考[9]。全国生物剂量盲样考核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考核,不但是对本实验室生物剂量估算能力的一个权衡,而且能够让实验方法标准化,报告信息完整化,名词术语及符号规范化,使实验室的总体技术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实验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可靠,使西部省级放射性服务机构在能力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以适应核和辐射技术广泛应用,满足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的关注和日益提高的要求[10]。
[1] |
卫生部网站.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S/OL].http://www.gov.cn/gzdt/2006-02/28/content_213129.htm.2006-02-28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国家标准出版社, 2011.
|
[3] |
苏旭, 等. 实用辐射防护与剂量学[M]. 北京: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2013: 118.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28236-2011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
[5] |
白玉书, 等. 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99-200.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T 248-2014放射工作人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7] |
赖专华, 路建超, 张克俭, 等. 接触工业γ射线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损伤敏感指标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312-315.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13-2006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理原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67-2014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响应程序[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10] |
姚竹, 贾天娇, 王昕, 等. 全国省级放射卫生技术机构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6, 25(3): 285-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