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 disease,CHD)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我国总发病率为6‰~8‰[1]。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目前,CHD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外科修补治疗和介入治疗法(又称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介入治疗法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风险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2],逐渐成为治疗CHD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心脏介入手术比较复杂,透视和摄影时间较长,而儿童是辐射敏感人群,很可能会造成辐射损伤,国际上对儿童介入手术非常关注[3-4],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5-7],包括儿童心脏介入手术记录的辐射剂量,及对儿童介入手术后期的辐射影响。
本次研究以2016年某三甲级医院收治的CHD患儿中选出常见的手术类型,从中选取5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详细收集相关手术参数和辐射剂量,了解儿童心脏介入手术的情况,为后续人体模型实验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调查某三甲级医院2016年经胸透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等确诊为CHD的患儿,搜集手术例数50名CHD患儿的手术过程的相关参数和受照剂量。年龄范围1~16岁,其中男童21人,女童19人,手术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房间隔缺损封堵术(ASD)、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射频消融术(RFCA)、肺动脉瓣扩张术(PBPV)等。
1.2 方法使用医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信息选择心血管造影模式,自动调节管电压(kV)、管电流(mA)等,并记录透视时间、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等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次研究中收集的5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从表 1中不同手术的患儿的年龄构成比可以看出,10岁之前的患儿比例较高,尤其是PDA封堵术,占到总数的83%,男童与女童之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 2中可以看出术中总的透视时间范围为2.1~21.8min,摄影帧数范围为11~355帧,其中透视时间最长的是射频消融术(RFCA)为21.8min,摄影帧数最多的是VSD封堵术355帧,各组间透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摄影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表 3中可以看出DSA自身记录的累积剂量(C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中,最高的为VSD封堵术的728 mGy和1 415 mGy·cm2,其次为VSD封堵术和PDA封堵术,不同疾病类型中CD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不同地区的医疗条件、患者年龄、性别发病率和疾病类型[5-9]等不同,所以介入诊疗的种类、手术时间等会有差异。
本次研究中收集的5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术中总的透视时间范围为2.1~21.8 min,摄影帧数范围为11~355帧,其中透视时间最长的是射频消融术(RFCA)为21.8 min,摄影帧数最多的是VSD封堵术355帧,同种先心病介入诊疗的手术时间差别较大,这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患儿自身状况有很大原因,从而造成患儿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 各组间透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摄影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手术较为复杂,摄影时投照参数一般高于透视时间,同样时间受照剂量也高于透视条件,摄影时间差异更具代表性。DSA自身记录的累积剂量(C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中,最高的为VSD封堵术的728 mGy和1 415mGy·cm2,其次为VSD封堵术和PDA封堵术,从表 1不同手术的患儿的年龄构成比可以看出,10岁之前的患儿比例较高,尤其是PDA封堵术,占到总数的83%。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冯俊等人[6]研究结果一致,DAP用于评价确定性效应不如CD有代表性。儿童处于发育高峰期,其对辐射的敏感性远高于成人[8-11]。人体接受射线照射后诱发随机性效应的几率是个概率事件,随着剂量的增加,这个概率事件会增加,与性别和年龄相关,10岁以内[8]患儿增加随机性效应几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因此,如何减少患儿受照剂量,合理优化地进行介入诊疗,仍是关注的重点。从适应证的选择、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介入医师防护意识和操作经验与患儿的受照剂量有很大的关系。心内科医师应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除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解剖和影像学,应对如何对射线进行合理运用,最优化的选择条件参数、如何对患儿进行辐射防护等进行严格的培训, 才能在实际手术操作中,缩短辐射时间,减少患儿的辐射剂量,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
[1] |
俞劲.28772例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部, 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5-2009154312.htm
|
[2] |
王惠珊, 袁雪, 奚一生, 等. 19432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 9(4): 236-238. DOI:10.3969/j.issn.1008-6579.2001.04.008 |
[3] |
Ayanian J Z. Rising rates of cardiac procedu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J]. Circulation, 2006, 113(3): 333-335.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05.598789 |
[4] |
Justino H. The ALARA concept in pediatr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techniques and tactics for managing radiation dose[J]. Pediatr Radiol, 2006, 36(Suppl 2): 146-153. |
[5] |
王平, 苏垠平, 高宇, 等. 介入治疗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辐射敏感组织影响的随访研究[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1): 37-42.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1.008 |
[6] |
冯俊, 程景林, 郭杰, 等.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辐射剂量的评价[J]. 安徽医药, 2012, 16(2): 184-186.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2.02.018 |
[7] |
高秉仁, 岳凤珍. 甘肃省六地市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00, l5(5): 298-299. DOI:10.3321/j.issn:1000-3614.2000.05.022 |
[8] |
Massin M M, Astadicko I, Dessy H. Epidemiology of heart failure in a tertiary pediatric center[J]. Clinical Cardiology, 2008, 31(8): 388-391. DOI:10.1002/clc.v31:8 |
[9] |
Swoboda N A, Armstrong D G, Smith J, et al. Pediatric patient surface doses in neuroangiography[J]. Pediatric Radiology, 2005, 35(9): 859-866. DOI:10.1007/s00247-005-1496-5 |
[10] |
李雅春, 杜国生, 马永忠, 等. 155例介入放射学受检者剂量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1): 51-53.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7.01.025 |
[11] |
赵军, 陈关良, 李秋香, 等. 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受照剂量的评价[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7): 518-520.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0.07.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