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技术日新月异,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医学诊断及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医用辐射越来越广泛普及应用,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有关公众和相关场所与环境的放射防护监测,各种医用辐射设备及设施的质量控制检测等系列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强烈的凸显[1]。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市、县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引入了大量医学影像设备,充分保障了我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由于西藏地域辽阔且长期处于高海拔、低温低压的气象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经济社会条件导致了我区现存的此类放射诊疗设备缺乏合理规范的质量控制检测及维护。为了提高医疗机构对西藏群众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发展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亦越发凸显。
1 材料与方法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放射诊疗质量控制情况的历史追溯,结合近年来医用辐射监测网项目支援下,对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进行放射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和场所检测,收集汇总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七地市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介绍了在组团式援藏模式下的西藏自治区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的发展历程,并以此叙述西藏自治区亟待加强的医用辐射监测现状。
2 结果 2.1 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2.1.1 中西医进入西藏的历史契机民主改革以后,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50年来,累计投入197亿元用于卫生事业发展。在“以农牧区为重点、预防为主、藏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全区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一批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与民主改革前相比:全区卫生机构由62个增加到1339个;卫生人员总数由791人增加到11 571人[2]。在上述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引下,中西医逐渐被引入西藏,一大批放射诊疗设备也随之进入西藏,大大提高了医疗保健水平。
2.1.2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的发展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健康委)的组织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对我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医用辐射监测工作。本文以2016年、2017年西藏监测医院为例,介绍两年间西藏监测点医院放射诊疗设备的配置情况,西藏监测点医院在连续两年调查中均未配置核医学设备、放射治疗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及X射线诊断设备配置情况见表 1。两年间,西藏监测点医院放射诊疗设备总数由96台增加到114台,增长率18.75%,2017年监测点医院首次出现介入放射学设备。随着当前我区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区内民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将更加广阔,我区放射诊疗水平预计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西藏放射诊疗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积极形势,但医用辐射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对应学科与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回顾西藏放射卫生工作,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西藏经济条件落后,一些医院使用的医用诊断设备技术落后,防护性能较差;另外,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放射卫生知识匮乏,医用辐射防护意识比较淡薄,也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应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意思及专业人员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检测工作环境和设备性能是否达到防护标准[3]。
2.2.2 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启动加强日常放射诊疗设备的自主稳定性和状态检测,是减少或消除放射诊疗事件的有效手段[4]。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作为医疗机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辅助诊断设备之一,其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日益受到重视。X射线影像检查时,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辐射损伤,降低辐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因此定期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5]。长期以来因缺乏经费支撑,西藏医用辐射监测人员流失严重,放射诊疗安全运行难以保障。2012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放射卫生监测以来,主要针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与质量安全控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开展监测工作[6]。西藏首次加入监测队列,着手开展医用辐射监测相关工作。2012年,西藏作为监测队列一员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全区各级监测单位无从事放射诊疗监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无具备开展放射诊疗监测资质的专业机构。
2.3 组团式援藏建立从零到有的监测网络与队伍 2.3.1 连续投入师资培训,培养当地监测队伍自西藏2012年加入监测工作队列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分关注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的发展,分别于2012年、2014年至2017年共计5年在拉萨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投入培训师资32人次,累计培训监测技术人员220人次,为西藏培养了一批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后续西藏各级监测单位开展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储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
2.3.2 组团式援藏实现西藏医用辐射监测零的突破2016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4家对口支援单位42名专业技术人员分赴西藏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拉萨市开展医用辐射监测工作。4个工作组共监测了4地市29家放射诊疗机构,总计监测放射诊断设备76台,包括CT机、透视机、DR摄影机、牙科机、数字肠胃机等。见表 2。
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34名专家分3组分赴昌都、那曲、阿里3地市开展医用辐射监测工作。3个监测工作组监测了18家放射诊疗机构,监测设备共计29台,包括CT机、透视机、DR摄影机、牙科机、数字胃肠机等,实现了西藏地市级监测全覆盖。见表 3。通过连续两年来监测不难发现,两年间监测设备总体合格率基本持平,但仍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也是我区进一步规范放射诊疗工作的主要方向。
各级疾控机构应完善和加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履行强化疾控工作职能,配备相应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检测设备,规范开展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7]。在连续几年的组团式援藏帮扶下,已为西藏培养了数名监测工作人员。2017年11月西藏自采监测设备到位,随后组建了医用辐射监测组完成了山南市监测点医院的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累计开展4家医疗卫生机构共计7台放射诊疗设备。本次监测工作的开展,迈出了西藏自主监测的第一步。
3 讨论 3.1 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现状在持续数年来组团式援藏工作的推动下,西藏自治区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已初步开启,省级监测机构已正式启动监测工作,地市级、县级机构检测完全不具备检测能力,尚无法开展医用辐射监测工作。2008年,同为西部省份甘肃省对放射卫生监测机构开展了现状调查,调查指出医疗机构大多数未开展放射卫生相关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地、市级机构开展的工作以防护性能检测为主,县级机构的检测能力严重不足[8],从调查中不难发现,西藏自治区医用辐射监测工作起步已远远落后于同为西部省份的甘肃省,在全国放射卫生监测中更是严重落后。
3.2 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前景医用辐射监测工作的发展,不仅是西藏现代医学发展及放射卫生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西藏放射卫生职业人群健康的迫切需要。面广量多的医疗照射防护已经成为涉及所有公众成员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切实加强照射防护是21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9]。西藏医用辐射监测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三年的组团式援藏帮扶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西藏卫生健康委连续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各级监测队伍正在组建,监测人员放射诊疗资质及放射诊疗设备监测实验室认证认可工作也在同步推进,申报西藏第一家具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曙光已悄然到来。
[1] |
郑钧正, 李君利. 关注现代医学物理进展, 加强医用辐射防护[J]. 辐射防护, 2008, 28(6): 377-384. |
[2] |
卫生事业五十年造福西藏各民族[N].西藏日报, 2009-03-28.
|
[3] |
李烨, 刘银银, 刘刚, 等. 2015年甘肃省县乡两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辐射效应的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7, 26(5): 536-53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17.05.009 |
[4] |
李津, 林晓燕, 林丹. 56家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调查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6, 22(6): 61-63. |
[5] |
石建华, 石建忠. 山西省部分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 2018, 27(3): 231-233. |
[6] |
卫生部将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试点工作[J].中国药房, 2010, 21(27): 2516.
|
[7] |
王少敏. 襄阳市2016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 961-962. |
[8] |
邬家龙, 孙卫, 王赟, 罗伟立. 甘肃省放射卫生机构现状调查[J]. 中国辐射卫生, 2008, 17(2): 166-167. DOI:10.3969/j.issn.1004-714X.2008.02.017 |
[9] |
郑钧正.切实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新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A]//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香港辐射防护学会.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香港辐射防护学会:, 2003: 10.
|